摘要:生态土地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推进生态家园建设,需要从人类安全、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的角度,坚持生态文明定位、差异化空间推进、可持续顶层设计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生态国土;新时代;建设思路;方向;
生态土地建设与生态文明战略的内在关系说明了生态土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典型重点地区/城市生态土地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未来生态土地建设的思考基础上整理部门的工作实践,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土地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工作的新时代。
一、生态土地建设的内涵和社会价值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不断深化,“生态国土”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与目标,生态国土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功能为任务,并成为关系现代人居、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重大社会实践。作为科学问题,生态国土是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众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现代重大研究领域。从世界范围看,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大范围、长时间的生态环境公害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持续关注,并进一步引致学者对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生态等科学问题的不断思考。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促使美国成立了专门的政府组成机构,同时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启动了“人与生物圈”计划,这项研究计划专门设置了生态国土问题研究的课题,集中了当时国际在空间规划领域、生态环境领域等学者组成的专家组,推进以生态国土问题为明确指向,全球范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规划设计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总体来说,我国生态国土的科学研究,慢于实践发展。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生态国土建设多侧重于生态环境的营建,如“三北防护林”“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21世纪以来,针对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倾向于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与生态廊道的建设等,同时,注重顶层设计与生态国土制度的建设;微观层面上,则以人居环境营造、品质社区打造为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城市更新与棕地改造利用等。
二、土地整治
我国的土地整治虽然起步较晚,但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并对生态国土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以郊野单元为基础打造郊野公园模式,通过土地整治发挥农地观光、休闲、文化等复合功能;某县试点稻田公园模式,将项目区打造成为农业湿地公园,统筹考虑稻田的农业示范、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将塌陷的废弃矿修建成水塘、绿地、游乐兼顾的公园;东北黑土区的坡耕地改梯田,提高了国土保水保土能力,耕地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
三、新时代生态国土建设的目标及途径
1.战略目标。(1)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总体目标。基于生态文明和新发展理念,建立生态国土新范式。通过发展理念、建设内容、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全面转型,加快建立“经济、环境、文化、政治”相互促进的生态国土新发展范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一步提升国土质量和功能,提高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的供给规模,使绿色成为生态国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成为国土空间未来发展的普遍形态,为建设美丽中国、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资源”保障,并为促进全球生态国土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2)实现阶段目标,提出中国方案。第一阶段从2017年到2035年,是追赶与深化改革期。全面推进生态国土建设,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生态国土发展新格局。该阶段,生态国土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性框架基本建立,生态国土转型升级的主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国土在产业链条延伸、就业岗位创造、资源收益共建共享以及助力扶贫攻坚等方面实现共赢发展。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是引领和部分赶超期。围绕推动生态国土建设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建立形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国土发展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同全球资源节约、环境影响和保护先进水平的全面对标。推动建立生态国土转型升级的全球治理模式,为全球生态国土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2.近期拟开展的重大工程。(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生态环境两大突出问题。开展土壤污染加密调查。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优化保护未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轻中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环保搬迁后土壤污染治理,“十三五”期间,完成100个农用地和100个建设用地污染治理试点,开展1000万亩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2)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启动12个重金属综合防控国家示范区和10个典型流域重金属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加大有色重金属矿采选和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防控力度,推进涉重金属企业落后产能淘汰。(3)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对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居民点,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任务,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指导地方努力完成40万户140万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选择威胁人口众多、财产巨大,特别是威胁县城、集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规划部署300条特大型泥石流沟、1500处特大型及大型崩塌滑坡、20000处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比较严重的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等区域,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现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地面沉降风险可控。(4)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系统整治江河流域,保护和恢复江河生态系统及功能。综合运用河道治理、清淤疏浚、生物控制、自然修复、截污治污等措施,推进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重要生境和生态功能受损河湖的生态修复。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因地制宜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河湖水系连通体系。(5)修复海岛生态系统。开展海岛生态系统受损状况调查与评估,推进生态受损海岛的修复。实施珊瑚礁、红树林、海草(藻)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支持海岛周边渔业资源养护,开展海岛重要自然和历史人文遗迹保护。开展鸟类栖息地保护;优先选择乡土物种,推进植被恢复与修复,防治水土流失,构建水下、海岸和岛陆层级贯通的植被景观体系。采用恢复海岸沙丘、人工补沙、木质丁坝等亲合性手段开展海岛海岸和沙滩修复。加强海岛地区环境整治,提高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建立海岛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机制,加强对海岛整治修复的引导和管理。
总之,抓好促进生态国土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建立促进生态国土建设的财政支撑体系、加强促进生态国土建设的立法执法建设、制定促进生态国土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促进生态国土建设的协同议事制度和完善促进生态国土建设的土地管理政策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萍.生态文明旗帜下的海绵国土建设.2017.
[2]王绍鑫.浅谈生态国土建设思路与方向研究.2018.
论文作者:马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生态论文; 国土论文; 海岛论文; 耕地论文; 土地论文; 重金属论文; 体系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