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目前,中压线路重合闸多数无检无压或检同期,当线路故障时,直接重合闸将导致上网水电机组造成冲击,影响系统稳定,且线路跳闸后,极易影响用户用电设备的安全。为提高小型水电站接入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本文梳理了几种发供分离的方案,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水电;发供分离;自动化断路器
1.引言
中国南方地区,幅员辽阔,水电资源丰富,有大量小型水电站(以下简称小水电)通过接入电网开发水电资源。由于地形限制,小水电分布较为分散,通常位于用户用电负荷附近,在中压线路中间或末端接入系统。
随着小水电的大量接入,传统的配电网由单电源辐射型变成了复杂的双电源甚至多电源网络,由于小水电大都属于装机容量小、可调节能力差的径流式水电站,存在丰水期多发抢发、枯水期少发停发的特点,其上网电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波动幅度巨大,对电网的稳定及电力调度造成巨大的影响。
2.重要性
目前,中压线路重合闸多数无检无压或检同期,当线路故障时,直接重合闸将导致上网水电机组造成冲击,影响系统稳定,且线路跳闸后,短时间内上网小水电与线路上用户保持孤岛运行,当水电出力大于用户用电负荷时,极易出现高压、高频的情况,对用户用电设备造成大电流冲击,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从而可能引起投诉。
允许小水电接入电网使得电网公司承担了巨大的成本,包括管理成本以及接入系统引起而又无法或者难以直接观察和计算量化的各种成本。根据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要求,为提高小水电接入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小水电局部发供分离显得尤为重要。
3.方案指引
对于小水电接入线路较多的地区,应优化局部网架,综合考虑小水电数量、挂接容量、及改造方案的经济性与可实施性等,结合线路实际特点,合理选择改造方案,实现发供分离。
下面提供发供分离的几种主要方案:
3.1方案一:与周边现有或新建线路实现主干线发供分离
主要做法:利用已有线路资源或新出线调整网架,尽可能做到主干线发供分离。
技术要点:1、主干线发供分离项目要经过技术经济性论证;2、发供分离后,要避免小水电送出线路,丰水期重过载,线路损耗过大;3、发供分离后,小水电送出线路,建议主干分段采用断路器,与变电站馈线开关配合设置速断保护,检无压重合。
3.2方案二:分支线局部发供分离
主要做法:可考虑新建或利用现有支线将小水电集中到一条支线,尽量调整至用户支线后端,实现局部发供分离。
技术要点:1、局部发供分离需根据小水电的数量、分布进行经济性比较(新建支线与每个小水电支线安装断路器的造价),选择经济且利于运行的方案(加装断路器方案无明显优势时,应优先考虑分支线发供分离);2、发供混供线路,主干分段按指导原则,水电支线安装断路器,设置过压过流、高频解列、检无压闭锁合闸、检同期合闸功能等保护功能,并配置双侧PT。
3.3方案三:直接设置自动化断路器实现发供分离
主要做法:在无法实现主干线发供分离与支线发供分离、线路上的用电台区无法转移到其他线路的前提下,主要分三类情况讨论:1、线路上水电出力小于用电负荷,且小水电数量较少,可考虑在小水电接入端安装自动化断路器;2、线路上水电出力大于用电负荷,线路主要以水电发电为主,可考虑在公用台区接入端按装自动化断路器;3、经技术与经济论证的前提下,当小水电满功率送电情况下其出力仍小于线路正常负载时,小水电故障时对整个电网冲击较小,不会引起电网故障,可不考虑实现发供分离。
技术要点:1、适用于主干线发供分离和分支线发供分离都比较困难的单辐射线路;2、应综合考虑小水电与用电负荷的数量、挂接容量比例,充分考虑小水电故障时对线路上用户的影响,确保不会对用户用电设备造成冲击。
注:小水电发供分离过程中采用的支线开关、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等均需具备过电压、高频解列、检无压闭锁合闸、检同期重合等保护功能的自动化断路器,并配置双侧PT。
4.结束语
小水电发供分离方案应立足实际情况,在避免大拆大建的同时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小水电与用电负荷的数量、挂接容量比例、经济性与可实施性等因素,多方案比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几种方案结合起来应用,提高发供分离的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DL/T 5729-2016.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S]
[2] 方丽华.广东电网配电网规划方案技术指引 [R] .广东电网.2018年03月
论文作者:叶锋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线路论文; 小水电论文; 支线论文; 断路器论文; 方案论文; 电网论文; 水电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