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余叶子 卜婧 吉首大学

摘要: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写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神,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译介现状,旨在探究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挖掘翻译教学服务地方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多维价值。

关键词: 民族文化;翻译教学;人才培养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涉及民族的生活设施、生产资料;精神文化则涵盖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在博大精深、灿烂多姿的中华文化中,56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各殊,文学异彩纷呈,自有特色,各领风骚。传世的民族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世界罕见。

一、民族传统文化译介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典籍保护传承、搜集整理、多语翻译、出版宣介和梳理研究工作获得了可喜成果,整理出版的少数民族典籍多达3000余种,如《格萨尔王传》、《阿诗玛》等。典籍民族色彩浓郁,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及学术研究意义。据统计,近20年整理出版的典籍图书,占新中国典籍整理出版物总量的80%以上,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典籍整理出版所取得的成就。(汪榕培,黄中习2008)为了推动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社会各界所做的共同努力与所获的诸多成就有目共睹,但民族文化外译的传播效果与接受情况却并非同样乐观。现有民族文化译介集中反映了译介内容、翻译质量、接受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一)译介内容尚需拓宽,译介受众有待发展

1.我国民族文化的译介与研究在民族间、地域、时代等方面极度不平衡。55个少数民族中,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最多,比较权威的代表作也以海外汉学家译本居多,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的大卫·尼尔英译本、蒙古族典籍《蒙古秘史》的柯立甫英译本、彝族叙事诗《阿诗玛》的戴乃迭英译本以及维吾尔族典籍《福乐智慧》的丹柯夫英译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译者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生力军,如王国振等英译《格萨尔》,韩家权等英译壮族典籍《麽经布洛陀》及张立玉等英译土家族典籍《梯玛歌》、《摆手歌》,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译介则待不同程度的推动。

2.确定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在全球启动的时间表。确定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在全球启动的时间表,旨在通过启动国家和地区间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共同打击离岸金融账户逃税行为。

2.民族文化译介受众极其有限。目前,民族文化译介多聚焦典籍翻译,虽然存在于报表数据中的民族文化典籍的确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髓,但典籍的精准受众却极其有限、涉及人群相对单一,多为汉学家或相关学者。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面貌,它来源于民间,也理应交流于民间。民族文化译介受众的圈层有待拓宽、受众数量亦有待增加。

通信行业是与前沿信息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行业,因而对相关的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绩效与薪酬管理对通信公司人员的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结合,不仅是评价员工在工作中贡献的重要参考,还是对员工在工作中付出的回馈[3]。通过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企业员工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不足,能够明确在未来的工作中重点提升的方向,因而有利于促进员工的自我实现。为促使薪酬与绩效管理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对通信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应针对培训需求,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以满足通信企业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进而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外人眼里,老伴是个贤妻良母,在我看来,老伴仍然是个良母,可不是一个贤妻。年轻的时候,我们是同学,走到一起顺理成章,感情基础非常好。后来,有了孩子,生活的琐碎也没有影响我们的感情,小日子越过越滋润。没想到,到了晚年,因为忙碌小孙子的事,我们少了交流,遇到事情就会争吵,而且越吵越远。

(二)语用失误亟需减少,文化差异尚待弥合

1.语用层面问题主要表现为语用语言失误问题和交际语用失误问题。关于语用语言失误,多由于翻译者无意识地把母语表达方式直接转换到译入语中,忽略了文本翻译语用意义,或者对译语中不恰当表达方式加以使用所致。民族文化原文本中的引经据典未必需要全都逐一翻译。关于民族文本翻译中的交际语用失误,相对语用语言失误来说,与文化之间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该种失误通常源于对译语社会文化习惯了解不够深入,如对译语文化禁忌不够了解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该种失误比较常见。

利用先进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补充主体教学模式、丰富了学习渠道,依托各技术平台进行的教学活动也为传统的教学定性研究提供了有据可依的定量研究,不仅为教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分析手段,也拓展了师生在应用现代技术广泛获取知识的能力与素养。此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创新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亦为重要。建立校校协同、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的协作育人机制,以满足学界、地方、社会、国际不同层面的发展需求。

2.文化差异问题主要与忽视特定文化约定有关。一些译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够重视,对于译语受众所处的语言与文化情境欠缺考虑,进而致使翻译过程中出现文化层面问题,译者未能充分理解原语文化内涵,仅仅依据字面意思机械英译,常造成原语信息无法有效传递。

(三)符号化现象明显,浅表认知更需深化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必须与时俱进。民族地区高校不仅要为从课程设置上突显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应该从课程内容上落实人才培养的亮点。除了课堂教学增设民族文化翻译课程以外,学生的课外学习也应推荐有关民族文化的典籍、书报、网络资源等多种媒介,甚至让学生参加本土典型的民族活动、切身地体验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足够多元化的途径去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此外,适当增加实践课程课时,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模拟翻译、大型赛事或国际活动志愿者、外宾陪同翻译等增强学生对翻译活动的实时体验,激发学生对翻译行业的认知、热爱及责任感。

2.民族文化典籍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总体的突破,但在传播和接受层面尚停留在浅表状态,通常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实际传播过程容易被符号化;亦容易自我效应化—通常译介工作仅存在数据或报表里,实际却难以被另外的文化形态所接受、深化或者吸收。如:谈到中国便想到长城、故宫、毛笔、十二生肖,符号化的标记听起来似乎是民族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正如说到巴西,就会联想到足球、狂欢节,提到印度就会想到印度教、佛陀等。实际上,自我效应化是值得引起警醒和注意:每个民族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刻性,符号化的浅表认知不是民族文化译介的本意。

二、民族文化译介现状对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外语语言能力成为助力社会发展的必要载体,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而新时代的外语教学也同时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机遇。民族文化译介现状给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重视民族文化的公共性与共享性,尊重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民族性。“公共性”包含着共享性,共享的前提是共享物由人群共同拥有;异质性与民族性又使民族文化各具特征。承认、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促成不同民族进行文化对话,形成大语境共同认可的话语格局,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自然的交流中得到理解认可与有效传播。调整文化身份和文化地位,促成不同文化间融合回馈,接受多元文化互通互动的格局。

1.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衡量标准,是各大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质量标准》规定翻译本科专业教学必须遵循“一个中心,四个坚持”的原则,即“以人为本”作为中心思想,坚持科学质量观,坚持标准规范化,坚持师生主体性,坚持原则性与多样化相统一。国标除了体现规约性,还给各校留出充分的自主办学空间,以体现各专业点的办学特色。(仲伟合,赵军峰 2015)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在坚守学科专业内涵的同时,又要突显民族地区高校培养人才培养的灵活与特色。

2.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镜鉴他者文化、反观自身文化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平等意识以理性追溯文化差异的根源,建构融通多元的跨文化意识,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继承、传播和发扬从而拥有强烈民族文化自豪感,望其在今后的实践或工作中能胜任文化传播使者,为促进民族文化在对外经济合作与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1.评价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译者素养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巩固学生的汉语能力、夯实学生的双语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视知识的储备积累、强调知识的灵活应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谙熟汉英语言差异、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与强烈的译者责任感,为社会发展输出优质的外语人才。

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不健全,决策、议事、协商、评估、监督、考核程序和机制不完善,治理制度化建设滞后;基层治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够,不少制度执行难、落实差,有些制度流于形式,陷入“空转”;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不足,制度之间的张力加大,制度体系的集成性不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合力。

4.培养学生专业的翻译技能

注重翻译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强化译者责任与使命,明确不同翻译目标、掌握翻译原则与策略,活用各种翻译技能,尊重民族文化的异质性、独特性与共享性、公共性,既彰显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又保障各种民族文化的融通。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育肥猪日粮中组合使用益生菌与中药提取物复合物替代抗生素,提高生长性能效果显著,降低育肥猪背膘厚和提高瘦肉率,效果优于金霉素。

大多高校现有的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多倾向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却忽视了汉语水平的巩固。要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必须重视双语能力的提升。科学设置课程尤为重要。大一、大二阶段的基础课程应涵盖汉语文化课程、英语基础课程、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等,而大三、大四的高阶课程中则设置翻译理论与实践、专题翻译课程等,再加入服务依托地方优势、服务地方发展的民族文化翻译相关理论与实践。此外,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翻译等课程也应列入现代翻译人才培养的范围,使学生具备充分的综合实力推介民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能够服务地方发展的优秀外语人才。

2.拓展教学内容

1.由于民族文化是与人相随、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文化传承,其本质是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社会经验中产生的文化差异,极具民族性;且地域色彩极其浓郁的文化概念,带着千百年来民众生活方式的印记,集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也具有最大程度的异质性。民族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接受认同异质文化的复杂和漫长。

3.利用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取决于教师把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物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这是笔者听完一节公开课后最深的感触.这节公开课的授课教师是天津市一位特级教师,学生来自天津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年级,授课内容是“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人教社A版教材必修2第三章).

4.建设师资队伍

“铁屋子”里锁闭了甘于做奴隶的下层庸众,也囚禁了具有反抗精神的觉醒者。他们的身体都面临着被吞噬的命运。《兔和猫》隐喻了生命在“悄悄默默”中消亡的“老中国”情境。两只小兔被猫谋害了,“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我”对于“鸽子”“狗”乃至“苍蝇”一类的小生命的消亡感到很凄凉,陷入了沉思。在鲁迅的小说中很多人物也像这些小生命一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什么也不见了”。为此,鲁迅没有克制地从小说中跳出来,发出这样的感叹:“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了,毁得太滥了”[18]580。

翻译教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翻译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翻译学学科背景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翻译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翻译教学素质、翻译研究素质和翻译实践素质(仲伟合,赵军峰2015:295)。确保翻译教学师资的专业背景,强化翻译专业特色,落实培养目标,避免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来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等基础学科的现象。通过访学、游学或参加权威的全国、国际会议,参加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等外出学习途径,开拓理论视角、强化教学实践、丰富教学组织方法。重视翻译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关注教师对于现代翻译技术的学习是促进翻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此外,加强校本培训,以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切入,通过专题研讨、会议交流、项目协作等解决实际问题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提高师资力量的长效途径。

(三)建立人才培养评价

我国目前暂无相关条款,但医院在预防CRE爆发性感染方面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防范意识,在耐药菌传播的高发科室如ICU,急诊科和手术科室等先实行小范围的筛查。

1.优化课程设置

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专业的理论水平、过硬的翻译技能及合格的职业素养,是否遵循翻译伦理道德规范,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综合知识通过翻译的形式推介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顺利实现不同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2.评价主体

为了尽量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翻译人才培养评价主体将尽量多元化,主要包括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行专家及服务对象评价等。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综合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表现。教师评价则从学术角度予以专业评估,同行专家从职业角度给出建议,服务对象从市场需求进行反馈,多方评价有利于评估结果的合理化,更有益于学生从不同层面对自己的翻译进行自我剖析,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补充。

3.评价标准

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评价实行多维标准,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进行综合衡量,评估学生是否能使用得当的目标语表达源语言之意、是否能将源语文化有效传递,实现等效交际,通过翻译达成交流协作的目标,为传播民族文化与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评价方法

当学生对专业课程有了学习兴趣后,主动的学习会让学习的效果成倍增加。科学的严谨性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度很高,Revit的引入有助于学生从三维图中快速分析出结构的传力途径和钢筋的布置方式、构造要求,从各种视图、方位图中有效了解施工细节,从明细表中准确读取材料数量[7]、结构性质等参数。

依托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结合指导老师研究项目或主攻领域,根据学生的意愿建立翻译实践团队,对于民族文化专题翻译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的记录与跟踪,通过翻译评价量表考察指导教师、学习团队及学生个体历时的综合表现,将师生参与翻译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评选优秀“指导老师”、优秀“译员”、优秀“翻译团队”,促进教师、学生的个体进步与团体协作的收获,以更深刻的责任意识、更合理的评价结构推动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让科学的评价体系、优化的教师队伍成为教学的源动力。

三、民族地区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时代,高素质外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既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求,也是地方发展的严峻挑战。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民族文化译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有待进一步发展,而民族地区高校对培养优秀翻译人才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民族文化自信、良好的译者素养、扎实的翻译技能为目标,以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利用多种资源、提升师资队伍为途径,以明确评价内容、标准、主体及方法为保障机制,旨在建构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设计跨学科翻译教学内容,使翻译教学更具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与实用性,推动民族文化的译介进程、丰富翻译学科发展的内涵、拓展民族文化交流的圈层、服务地方发展与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慧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7(09):50-53.

[2]施红梅,穆正礼.少数民族地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7(10):223-225.

[3]师琳,郭瑞.民族文化对外翻译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民族文化素养[J].贵州民族研究,2018(08):249-252.

[4]石蓉蓉.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民族文化版),2015(09):44-46.

[5]王宏印.关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中国文化研究,2015(02):59-68.

[6]王晶,史正刚.高校英语专业英汉翻译教学的民族文化融入及应用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06):243-246.

[7]汪榕培,黄中习.加强民族典籍的英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8(04):164-165.

[8]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9]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2):2-10.

[10]魏清光.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探索[J].民族翻译,2015(2):38-42.

[11]张立玉,李明.少数民族典籍对外译介的翻译生态体系构建—以土家族典籍英译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66-71.

[12]仲伟合.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创新与翻译专业教育[J].中国翻译,2014(05):11-15.

[13]仲伟合,赵军峰.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03):289-296.

作者简介: 余叶子(1982-),女,讲师,硕士,吉首大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标签:;  ;  ;  ;  

民族地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