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_科技论文

我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_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状及论文,指标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C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并推动了科技统计工作的快速发展。建立一套适合国情需要、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科技指标,始终是中国科技统计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也一直是中国科技统计工作发展的主线。

1 中国科技指标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指标的发展与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沿革密切相关。中国较为系统地提出科技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常规科技统计调查,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到目前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这一阶段中国的科技指标是以科技投入为重心,并主要仿照国外科技指标来开展我们的工作。1985年我国实施了首次全国科技普查,在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科技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中国科技活动特点,以描述科技资源、科技活动及其产出为主体的科技指标体系。1989~1991年,我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全社会科技投入调查。通过这次调查,不仅掌握了我国科技投入的规模、来源、结构、布局,满足了决策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研究制定出一套科技投入的口径、分类、核算方法,确定了反映我国国情的科技活动的三分类,即R&D活动、R&D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其中“R&D成果应用”这一概念在我国科技统计理论方面是一次创新。

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科技指标的研究工作得到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需要的科技指标体系,这一阶段以《中国科学技术指标》一书(即科学技术黄皮书)的出版为标志。科学技术黄皮书以政府出版物的方式每两年一次向社会公布。自1991年以来,已出版了四期。它以比较翔实的国内外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资源、能力、实力和在国际科技活动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我国制定科技发展政策,研究中国科研发展态势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和数据。

在这一阶段,中国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在理论与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进步,所涉及的领域方面也有较大的扩展。随着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研究建立了一套反映计划的目标、环境和效果的统计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完成了《学科分类和代码》国家标准的制定;开展了中国公众科学技术素养调查;完善了科技产出指标,如高技术产品进出口、专利、科技成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技论文统计等;进行了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和试点调查,为科技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依据。

我国科技指标研究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同时,由于中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方针、政策方面的有力推动,使中国的科技指标内容和结构基本适应政府决策的需要,增加了社会公众对科技的了解和监督。中国科技指标研究已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2 目前中国科技指标的基本框架

中国科技指标具有从多个侧面描述国家科技活动状况和科技政策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人力资源指标。科技人力资源指标包括具有中等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人员及其中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从事R&D活动的人员及其中的科学家与工程师。R&D机构的科技人员按研究、管理和科技服务分类。

科技财力资源指标。科技财力资源指标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科技活动经费和R&D经费支出等方面的内容。

科技活动指标。科技活动指标将科技活动分为五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R&D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各类活动分别按政府R&D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全日制高等学校三个主要的执行部门描述。

上述指标反映了包括参加R&D人员的全时当量(EFT),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并将其按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社会——经济目标等分类。

反映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的指标,包括项目属性指标(所属学科及技术领域。社会—经济目标、技术来源等),参加人员的全时当量(EFT)、经费来源和支出类别、项目执行进度及受阻情况、成果及产生的经济效益。

科技活动指标还设立了一些反映政府R&D机构体制改革、与经济结合的指标,如与企业及社会其他方面签订技术合同、与企业在技术方面结合的方式、出口创汇、面向社会的技术服务等指标。

科技产出指标。科技产出指标包括专利、科技论文(向国外发表的论文以《SCI》为统计依据,国内论文取自1200余种主要国内期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基于美国商务部DOC的统计标准)、科技成果和科技奖励、国内及国际技术贸易等项。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指标。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研究建立了反映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综合指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制造业增加值、生活质量与水平、环境与生态、公众的科学素养等几方面。

技术创新指标。我国的技术创新指标正在逐步完善,在1996年原国家科委、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的六省(市)企业技术创新调查中,我们初步设计的技术创新指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面向企业的调查,以定量指标为主;另一部分用于面向企业领导人的调查,为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包括:经济指标、技术基础、技术创新活动、技术获得与转让、技术创新活动经费、技术创新活动的结果与影响、技术创新成功和失败的因素等。

定性指标包括:企业家对技术创新概念的了解及对技术创新作用的看法、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来源、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技术战略及措施、企业技术创新目标、企业与高等学校或政府R&D机构的合作方式、影响企业从高等学校或政府R&D机构获得R&D成果的因素、对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的看法、对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政策的看法等。

3 支撑中国科技指标的统计调查及数据来源

中国政府部门各类统计调查为我国科技指标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主要的全国性常规科技统计调查有:

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调查

2.政府R&D机构及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STID)调查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活动调查

4.专业技术人员统计

5.国家科技计划执行情况调查

6.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统计

7.科技论文统计

8.专利统计

9.科技成果与奖励统计

10.国内技术贸易统计

11.国际技术贸易统计

12.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统计

1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查

14.民营科技型企业调查

15.软科学研究机构及科技咨询业调查

16国际科技交流情况调查

上述1~3项的调查反映了全国科技活动的基本情况,也是科技统计调查的主体。

4 目前中国科技指标发展中关注的问题

技术创新指标。1999年8月我国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构筑中国创新体系的思路、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特别强调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如何建立一套测度国家创新体系、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评价政策环境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等系统的技术创新指标,是目前我们关注的焦点。

高技术产业发展指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后,政府各部门及有关的各界人士已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如何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科技指标研究者提出一套既符合我国管理实际情况,又有利于国际比较的分类和指标。目前的情况是虽有一些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无法作为一个整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状况进行描述,与管理层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人力资源指标。由于现代高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掌握知识的人才的竞争,可以预见到在科技指标中人力资源指标将日趋重要。但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缺乏以人口为统计范围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在劳动人口统计中也刚刚加入几个反映科技人力资源指标;另一方面,在这个领域中的指标研究开展得很少,不能满足指标发展的需要。

反映科技对经济的作用的指标。中国政府近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为配合这一战略的实施,急需建立一套反映科技对经济作用的指标。目前我们希望通过发展一些指标,较好地描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科技的回报的指标,让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科技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有更确定的了解,从而促进全社会对科技工作的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科技指标在十多年的应用过程中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这个过程是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是我国制定科技政策的强烈需求和国际科技指标的发展驱动的结果。中国科技指标研究者将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合作,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又兼顾国际可比性的指标体系,为国际科技指标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标签:;  ;  ;  ;  

我国科技指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