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论文,教育科研论文,常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做到既要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又要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几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认识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关键。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一)
首先,我们逐步调整、健全和严密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系统,即由校长统一领导,教导处全面负责,教研组和年级组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交互把关,备课组和班主任具体落实,课任教师直接操作实施。这里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认识处于学校常规管理系统中承上启下关键位置的教研组和年级组的作用。
对教研组和年级组的作用,我们的认识大致有这样一个过程:“教研组管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年级组管理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行政事务——教研组管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年级组对本年级的教育和教学全面负责——教研组(从纵向)和年级组(从横向)共同对教育和教学两方面负责。”认识上这一深化,大大加强了我校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地位、作用及互补效应,大大加强了我校以教研组和年级组为“支点”的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的力度。
基于这一点,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活动方式,采取分级管理与校长重点深入教研组、年级组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这不仅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经纬交织而又层次清晰,分工协作而又职责分明,而且使校长能真正做到了解教学、参与教学、指导教学和保证教学。我们实行了较严格的教学流程管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表——运转教学操作系统(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测验考试)——教学质量分析(诊断、反馈、矫正)——制定新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回环往复的流程管理,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993年,我们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学大纲》的精神,总结了以往的实践经验,制定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工作常规。这个常规共36条,简明扼要;以贯彻“两纲”精神,加强改革力度,提高我校总体教学水平为目标;以“优化教风”和“端正学风”、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为抓手;以7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考试、听课、课外活动、教科研)为重点,以考核评估为保证。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正是这些常规,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正常运转,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地制约和排除了干扰正常教学工作的不利因素,有效地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的优化。
我们感到,教学常规必须具备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学校教学常规,是学校每天教学活动的规范要求和基本准则,是全校师生教学活动的依据。如果教学常规脱离实际,不被广大师生认可,那么就不会变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如果教学常规过于笼统,无法操作,那么也会形同虚设,无异于一纸空文。因此,在制定教学常规时,不急于一步到位。制定之后,让广大教师充分发表意见,再召开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会议,逐条征求意见。经过分析,对常规条文作进一步修订,然后付之实施,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
最后,我们认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必须有明确的检查、考核措施。我们在制定每一项教学常规的同时,都落实检查考核的途径和方法。并且把常规的基本内容,概括量化成各项考核指标,逐项逐级地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全学期的结构工资中的奖金挂钩。
我们的常规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因而考核也是分级考核:课任教师由教研组长和本年级的年级组长考核,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由教导主任考核(指标着重于全组整体效应),教导主任由校长考核。此外,所有教师和班主任还要接受学生的考评(采用问卷征答形式)。我们把分级考评的结果与学生问卷的结果统一起来,由计算机统计排序,校考评组审阅批准,并用适当方式把有关内容反馈给有关教师,以利改进今后的工作。
(二)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探求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更重要的一条途径。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对教学目标管理效度的研究,已在我校教学质量的管理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1)教学目标的管理。
除执行一般教学常规中的目标管理外,我们强化了测验考试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测量与诊断。我们规定:凡进行阶段测验或考试,必须先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按知识点(或知识块)及认知水平的要求,确定试题的合理分布,以提高测试的内容效度。
(2)反馈分析的管理。
我校考试的流程是:以双向细目表为蓝图命题——实施考试——阅卷评分——把试卷和双向细目表一起发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把各题小分填入表内,计算各知识点和认知水平的得分率,绘制成统计直方图。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诊断出自己在掌握知识点和提高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任课教师则通过每位学生的统计,汇成班级的目标达成度(知识点的达成度和认知水平的达成度),及时地把握全班学生的学习现状,并进而做到五个知道:学校领导知道,班主任知道,任课教师知道,学生知道,家长也知道。这样就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为矫正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偏差,提供了依据。学生通过自我分析,作出自我评价;教师通过汇总,既可在宏观上控制班级或年级在知识点和认知水平上的达成度,又可在微观上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结构,有利于对学生作有的放矢的指导。
(3)矫正和补偿的管理。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反馈分析而没有矫正和补偿的管理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处理的信息仍然停留在表面,久而久之,获得的信息将重新丢失,不起作用。因此我们十分重视矫正与补偿的管理。具体可分以下几方面:
①在掌握知识而和提高能力方面的矫正与补偿。
在教的方面,我们通过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反馈分析和诊断,调整速度,改进教法,加强45分钟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的方面,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启发他们进行自我矫正和补偿;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要加强督促,于集体指导之外,再作个别补正;对于学习困难大的学生,则需要教师进行个别强化辅导。
我们外语教师的记分册上,不仅记录了每位学生测验的总分,还记录了各知识点的小分,以便辨症施治,对症下药,在课堂内外为那些知识点掌握有缺漏的学生,创设多学习、多锻炼的机会。
②学习心理的矫正与补偿。
测验考试的效果是一种内化了的教与学的信息,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习惯以至个性,都在试卷中有所反映。在考试与测验的反馈分析的直方图中,不仅能直接测出学生的知识层次,还能间接测到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偏差。因此,我们在注重知识上的矫正与补偿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学习心理偏差的矫正与补偿。
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即强化“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又把它分为集体矫正和个体矫正两种:
集体矫正。是通过客观评价(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找出集体共同性心理偏差,用集体订正的方法加以的矫正与补偿。
个体矫正。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辅以心理点拨、疏导,达到自我矫正与补偿的目的。这种自我评价,大致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我内差异评价。例如,有位学生,对数学学科刻苦攻读了半学期,可在一次测验中只得了61分。面对这样的成绩,他感到痛苦和茫然。半学期的辛勤,究竟有没有成效?下一步该怎么办?他通过两个直方图的分析,终于找到了症结,找到了方向和途径。二是自我探由式评价。有个学生考试得了83分,而他自己估测的是95分。这12分是如何丢失的,起初他也闹不清。通过直方图分析,他很快就找到了知识点的缺门:作业不规范。由于他的学习态度出现了偏差,平时教师多次提醒也无效果,因此,作业马虎的毛病一直得不到纠正。现在经自我探由,终于明白了作业规范的意义,从而狠下决心改正了这个缺点。三是个性差异对比性评价。比如,甲、乙两学生在同一次考试中,成绩都是85分。但认知水平与心理结构是不同的。学生甲平时聪明,灵活,反应快,但做事草率,不拘小节,常丢三落四;学生乙平时老实,做事一板一眼,反应虽不及甲灵敏,但很讲规范,知识掌握的层次性鲜明。这些个性在测验分析中被逼真地反映出来。通过对比个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他们发觉了各自的弱点,产生了更新层次的需要,从而对自己进行有计划的矫正与补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这几年中,在贯彻执行市、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同时,我们通过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使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随之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郭元华、张良玉 执笔)
标签:自我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