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张志军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张志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龙平小学,广西 河池市 546413)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方法也逐渐从传统的围绕书本讲解向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转移。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理念,学习情境的创设已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完善,通过情境创设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质疑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创新意识,成为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新一代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小学数学是以后所有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的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提高数学逻辑能力,那么对于他们以后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1、借助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数学这门学科对提升小学生数据处理能力与计算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一味的运用说教式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求。借助生活中的情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们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让其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另外,运用生活化的情景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新课标提出教师应重视小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同时还需要了解小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只有掌握学生们的心理活动,教师才能够了解到学生们的发展水平。生活情景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教学方法。生活情景教学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符合小学生们的认知水平,让小学生们在遇到类似的情景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熟悉感,进而激发小学生想要学习数学的动力。

2、借助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阶段,做好导入阶段的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为后续数学知识的讲解奠定基础,显著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中,教师常用言语导入,这样常常不能获得良好的课堂导入教学效果。考虑到小学生活泼活动的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导入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元、角、分》这一课时,在课堂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商店购买物品的生活化场景,并提出如下问题:小明周末去文具店买铅笔,总共带来10元钱,小明计划买8支铅笔,每支铅笔1元钱,还剩几元钱?商店中糖果2角钱一个,余下的钱可以买几个糖果?这个生活化情境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纷纷进行思考与探究,有学生在得出购买铅笔剩余后,不知道怎样计算糖果购买数量,此时教师就可以回答到:学习完下面的内容你就知道怎样计算了?如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引入数学新课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布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课后作业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让教师详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促使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上,为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生活化作业内容同已学内容相联系,可以由学生本人或者学生同家长一同完成,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放的巩固数学相关知识,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教学完苏教版小学数学《千克与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生活化作业:放学后,利用测量体重的仪器,测量自己和家人的体重,结果精准到克。这样的生活化作业不会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高涨,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对课堂中讲解的千克与克知识获得深刻的理解,并且意识到该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掌握一项技能,这样使得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著提升。

2.3 用多种资源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

当前,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辅助课堂教学设备不断出现。这些设备能够帮助数学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下面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进行阐述,多媒体技术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同时也可以渠道“黑板、粉笔”的传统辅助教学设备。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以便让小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乘法口诀》这一内容中,小学生如果单纯的进行记忆会十分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将数字字体变成多种颜色和形式,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如《年、月、日》这一内容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行道路,然后对其进行解释,让小学生们对知识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进而激发出小学生们的探索欲望。

2.4 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

现阶段问题和探究已经开始占据数学课程的重要位置,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决定了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向和动机。一般情况下,数学问题的提出依据的是数学教材,没有目的性的提问只会更多地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因此,要想数学课堂上发挥重要的提问作用,就必须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了解每一章节教材所要阐述的教学重点。在适当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并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明确每一章节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要求也要明确,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会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式的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还要发展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式。应该针对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投入地学习。这样做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维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过程由教师指导变为学生自主,实现互动交流,人人成为实践者、观察者、探索者;让他们在探索中实现个人的自我表现欲望,达到了教师设置问题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生活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会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生活情境的导入可以通过建立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相关知识,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春波.关于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15,117.

[2]陈雪琼.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12):131.

[3]李艳红.探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7):96.

论文作者:张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论文_张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