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调整作文教学进程与发展趋势的手段。科学有效的作文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作文评价中的心理干扰,极易消极影响写作动力。
一、作文讲评过程中常见的干扰心理现象
作文评价中常见的干扰心理主要有:
首因效应。它是指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教师对学生作文先入为主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作文评价。这种评价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
理想效应。教师用完美的文章作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样,在评价中提高了期待要求,产生了求全求美的心理,因而在评价中产生不满意的体验。这种心理影响在作文评价中表现非常突出,一次作文下来,评语大多是“认识肤浅”、“缺少文采”、“构思平庸”、“言之无物”之类。其结果是使大多数学生在屡屡失败中丧失对作文的兴趣、积极性与自信心。
趋中效应。指评价者既不愿给优秀者以高的评价,也不愿给后进者以低的评价,而是尽量缩短差距,向中间状态集中的一种心理效应。教师给的评语也大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如此评价,最省时,最省力,但从很大程度来讲也是最无效的。
晕轮效应。即在作文评价中,教师对习作中的某一个方面印象十分深刻,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其他方面的认识与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某篇习作书写特别工整、美观,就作出该文为优秀作文的评价,其实,该文除了书写外,其他方面可能都不出色;而看到某篇习作书写马虎,版面不整洁,就可能无视其内容的创意、构思的新颖、思路的清晰而武断地评为一般甚至较差。这种评价心理,往往容易使我们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甚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对学生容易形成成见,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二、作文讲评过程中的教师心理调控对策
上述几种心理现象,都将或轻或重地干扰作文评价,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叶老说:“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学生写好一篇习作,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一句赞美的话语会极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信心,生成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作文评价中要调整心态,给学生以更多的鼓励。
(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习作。
作文是一项难度最大的语文综合性训练。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论作 文好与坏,都是他们尽心尽力的成果。所以,教师应对他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孩子,我会认真阅读你的作文的!”,“从你的习作中,我看到你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这是对孩子作文写成后最初的鼓励性评价。教师在习作评价的最初把握好了尺度,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指出问题,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自觉去弥补不足,从而产生最佳的心理效应。例如:有位同学在金雁湖观看菊展后的习作《金雁菊开》,原文结尾是这么写的:“透过似锦的繁花,我看见一只只辛勤的蜜蜂正酿着蜜。是的,劳动创造了美。”我在其文末评道:“结尾能用意向说话,提示中心,暗点比明点好,若能去掉那个尾巴(画横线处)就更好了。在发表时果然去掉了那个尾巴。后来这个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每每有作文见诸报端,这是多么欣慰的快事啊!
(二)、 以激励性的语言写好作文评语。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有时学生作文并未有意识地运用某种写作方法,经教师点明后,对学生既是一种鼓励和肯定,也是一种鞭策和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和自觉性大有裨益。例如:“能在开头创设悬念,扣人心弦,较好!”“过渡段承接上文,引启下文,较为自然!”“结尾用反问句强化主题耐人寻味!”
乍一看,这类评语很一般,但它妙在能让学生把对写作技巧的不经意的运用转化为自觉运用,让学生找到自信,对照全文一看,果然有此特点,必然刺激学生熟悉、了解、运用这些可能原先并不理解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一个好的评价,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点燃学生习作的热情,而一个否定性的、批判性的或不恰当的评价,则会使学生从此灰心丧气,甚至对写作产生排斥心理。
(三)、在正强化中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
鼓励性评价让孩子获得内驱力。我班的一个学生参加“德阳市校园文学夏令营”现场命题作文竞赛获得了小学组唯一的特等奖,我作了如下评语“能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从颜色、形态、味道等方面对景物作具体的描绘,如‘一行行……,一片片……,一支支……,一丝丝……’若局部的、重点的描写再斟酌下,就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作文讲评价要及时排除干扰心理,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荣誉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通过评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蔡登高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评价论文; 习作论文; 心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效应论文; 评语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