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论文,语文论文,现象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们处在传统语文教学向现代语文教学转型的时期,教学目标从单一追求知识到讲求“三维”;教学内容从较为明确定型的知识走向开放的学习活动;教学手段从教师单向教转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及网络化;教学的基本任务从把已有的东西给学生转为提供条件、支持人的自主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学逐渐挣脱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操作程式、预设僵化的藩篱,呈现出关注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融合各科优势的欣欣向荣之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语文教学也出现了矫枉过正,脱离传统教学优势的现象。“非语文现象”充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逐渐地空泛和虚化。“非语文现象”可以表现为不具有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活动,也可以是无助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师行为,还可以是无关语文教学的环节。它脱离了语文学习的语言性、工具性、人文性、知识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特点。这样的“非语文现象”该“下岗”了!
一、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依托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青睐。信息技术的合理介入,突破了单一时空的限制,网罗了多方位的信息资源,创设了跨时空的学习情境。它是带来学习方式变革的“头等功臣”。然而如果设计语文教学时不优先考虑学习主体——学生和学习资源之一的教材,而是首先考虑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就会本末倒置,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地跳入“非语文现象”挤占语文学习活动的怪圈。
在执教《小露珠》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目睹小露珠富于生命活力的美,为了让他们感受“闪亮”“透明”“圆润”等特点,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露珠图片加以展示,又播放了一段某知名导演拍摄的露珠影像。在悦耳的音乐背景下欣赏,真是美仑美奂、亦幻亦真。再看学生反应,有的瞠目结舌作惊讶状,有的交头接耳作交流状,有的齐声惊叹作感慨状……我内心不禁窃喜,这重难点突破得如此轻松,哪还用费时费力地反复诵读,深入剖析语言文字呢?课后,专家点评,期待一片赞扬。然而,专家淡淡地说一句“你想让学生学什么?”学什么?这是语文学习最本质的问题。我在设计教学时竟没有深入考虑,而一门心思地在搜集课件素材……那一场评课,不为专家犀利的点评感到难堪,只为自己的浅薄感到难过。静下心来思考,从表面看教学的目的好像达到了,即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露珠的美丽。但如果只是用欣赏课件取代语言文字的品味、赏析、感悟,就如登山一样,是坐缆车到达峰顶,却没有自己攀爬来得深刻。由此,我想到每一次活动策略的采纳,哪怕是对一次学习方法的选择,都要对其所关涉的正负面影响做出权衡。必须全盘考虑在学习结果上的质性差异和潜在利弊,要把握好“目的——工具”的关系。高花费、高技术不一定带来学习的高效益。信息技术是个好帮手,但不可无原则、无节制地滥用,否则,具有语文特征的学习活动少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就会成为虚幻的“海市蜃楼”。
二、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
学科整合是课程改革中最热门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对学科整合理念的诠释,这也是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
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引下,语文课堂呈现出“大语文”的繁荣景象。教师不再单纯“咀嚼”教材,而是多渠道地寻找学习资源,多方位地运用学习手段。在语文课上大做“加法”,使语文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壮”过。在学科整合的大旗下,语文学习的状况如何呢?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最真实的语文课堂,看一组镜头:
镜头一:教学《瀑布》
师:(初读过后)同学们,作者笔下的瀑布多美呀!请你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瀑布。待会儿请同学展示。
(因为要分组、勾线、涂色、展示,此活动共费时20分钟。)
镜头二:教学《泉水》
师:泉水流过哪些地方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一读,可以自由地和同学交流感受。
(学生还没有“多读一读”,就忙着找交流的对象。教室里一阵喧闹。)
镜头三:教学《计算机和多媒体》
师: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媒体和多媒体有什么区别?
(在学生摸不着头脑之时,教师利用精心制作的课件大讲多媒体知识。)
镜头四:教学《春晓》
师:(出示中英文卡片)“春”——“spring”;“鸟”——“bird”;“花”——“flower”
(教师范读中英文读音,学生跟读。说课时她称这是双语教学。)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看到这样的语文教学,我们不禁质疑“这是语文课吗?”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或孤立地加入了画、演、唱、舞等艺术表现手段;或大量欣赏影像和图片;或盲目拓展、介绍其它学科的知识;或不明主题地自由讨论……甚至教起了英语单词,珍贵的课堂时间就这样大量浪费在与语文学习无关的非语文活动上。所以,我们在实践语文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理念时,不仅要关注“合”,即融汇历史、自然、社会、艺术、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更要重视“整”,即判断、选择、分析,把与语文学科相关的、有利于语言文字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调整、修改,然后渗透进入语文学习的活动中,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学科整合是一种“无痕”的教学。借用一句古诗所描写的,其内容应是与语文学科内容相联系的“好雨”,其投放应是“当春”(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需求时)那样的恰当时机,其方式应是“随风(教学知识点)潜入夜(教学过程)”,其效果应是“润物(学生的心田)细无声”。
三、“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
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说:“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我常常将自己当作一个儿童,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往往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这样的解读,我们就会发现适合儿童阅读,适合儿童学习的最有趣、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薛老师这种童眼看世界的本领来源于他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和对学生需求的顺应。
“尊重学生意愿、顺应学生需要、倾听学生呼声”是我们大力倡导的教师“蹲下来看孩子”的理念,但有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师生平等的思想,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学生这一“主体”放在了“主宰”的地位,丧失了教师的主体,放弃了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职责,沦为“讨好”学生的“小丑”。
我观摩一位教师在大礼堂上《梅兰芳学艺》,在讲到梅兰芳刻苦练习的时候,教师讲到自己学戏的故事,学生说:“来一段京剧。”教师说:“真的想听我唱戏?”在学生鼓掌声不够热烈的情况下,又故意说:“掌声不够热烈,能不能再来一点掌声鼓励鼓励我!”如此调侃下,声情并茂地唱了一段梅兰芳的经典唱段,台上台下掌声雷动。这前后花了近十分钟的表演“讨好”了学生和“观众”,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京剧艺术的兴趣,但我们进行的是语文学习,不是艺术启蒙或个人表演,教师的这一行为无疑是“赔本赚吆喝”,更具体地说就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观摩性、趣味性,赔了语文学习的“本”——语言文字的学习、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建构。这种现象在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中常常可见。
我们还常常见到课堂上教师宣布“你喜欢学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找同学自由交流”。难道不喜欢的部分就不用学习了吗?到底有哪些方式可供学生选择用于学习呢?总是找那几个合得来的同学交流吗?……学生喜欢怎样就怎样的“时尚”模式,其实无视语文教学自身的内涵和规律,无目标、无限制地放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课堂上过分地迁就放任,学生脱离文本、生活的“伪学习”,会使课堂显得杂乱无章,使过多的教学时间花在非语文活动上。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反对一味从学生的一时兴趣出发,从听课的评委、领导、教师等“观众”的喜好出发进行教学,而要积极倡导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和培养他们富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盘点“非语文现象”,为了剖析教学中的暗伤;质疑“非语文现象”,为了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清扫“非语文现象”,为了打造教学中的亮点。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抓住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开展具有语文特性的学习活动,不失语文教学的传统和本真。
标签:语文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