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卷烟厂 四川省西昌市615042
摘要: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国有企业转型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发展平台的机遇期,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更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快人才培育步伐和力度,打造思维开放、业务精通、善于创新的专业管理团队;学习能力强、技术精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团队;执行力强、技能水平高,严谨务实的生产操作团队,从而为企业持续提高制造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
十三五”期间,是国有企业转型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发展平台的机遇期。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更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为核心,以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优化完善制度体系,统筹推进各类别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使用、激励等工作,努力挖掘人力资源潜能,提升人才管理使用效能,才为企业新一轮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着力抓好三项建设,整体优化员工队伍
(一)着力抓好员工队伍梯次化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随着企业员工退休,人才缺口将会显现,因此,必须要有计划引入新鲜血液进行补充,使员工队伍数量保持稳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要强化对新进人员的培养,根据所学专业和工厂实际需求,全面作好人员储备考虑,有针对性进行实践培养,实现人才队伍的梯次化配备,解决人员新陈代谢问题。
(二)着力抓好青年员工素质建设,加快人才成长
一是以职业发展规划为抓手,引导青年员工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观念,通过有效的学习引导,让广大青年职工看到成长的前途,明确发展的方向,从而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同时,注重为青年职工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多给青年员工提供机会,使他们立足岗位,主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瓶颈,既能展示和发挥自身才能,又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
二是建立青年员工职业发展辅导机制,及时了解青年职工的工作、学习情况,以及个人职业发展意愿,结合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情况和实际所需,建立青年职工职业发展信息库,系统规划出每名青年职工的职业发展“路线图”,在此基础上实行“定向培养”,使他们尽快成长、成才。
三是创新培训形式。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采取案例培训、模拟演练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培养职工的创新思维。
(三)着力抓好精英队伍能力建设,发挥带头引路作用
一是强化精英队伍提升性培训。根据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针对性组织高管理、高技术、高技能参加提升性培训,通过培训掌握新管理方法、新技术知识。同时,有计划组织开展各序列的工作交流和技术交流活动,取长补短,进步提升。
二是逐步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并探索与定点合作高等院校共同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方法、途径。
三是积极鼓励技能人才和技术人才双向发展,对双向发展的人员将在使用和岗位聘任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使他们成长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素养,又具备高超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二、着力打造三个团队,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一)着力打造复合型管理团队,提升管理质效
一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执行力。针对干部队伍重点进行政治理论、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培训,增强“四个意识”,提高管理水平、领导艺术、风险防范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针对专业管理人员培训重点以提高执行力和岗位业务能力为主,按照分类分层和主题模块化定向培训的方式,完成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更新与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健全机制,优化干部队伍。建立中层干部轮岗交流机制,根据干部的年龄、工作经历、任职年限等情况,合理进行岗位轮换,使干部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拓展管理思路,激发创新潜能,成长为复合型管理人才。
三是注重基层管理人员实践锻炼。加强基层专业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鼓励和组织他们针对本专业、本领域工作,开展QC活动、项目制活动,在改进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流程的实践中提升管理能力。
(二)着力打造创新型技术团队,推动技术进步
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通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技术项目攻关或独立承担专项课题,加强对他们的实践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具有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三)着力打造精益型技能团队,切实做精制造
一是强化技能培训。开办专题培训班,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师带徒、学习交流活动等,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
二是着力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鼓励职工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不仅要精通本岗位的工作,还要了解其它岗位的工作。对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实行AB角工作制,相互备岗,使岗位职工能掌握相互的岗位操作技能。
三是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带头、领路作用。组织高级技师、技师团队中理论水平高、实操经验丰富、具有授课能力的优秀人员对职工开展内部专题培训,传授理论、实操知识和技巧,促进操作向精准、规范发展。
三、着力完善三个机制,有效增强队伍活力
(一)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素质提升
一是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完善学习、运用机制。制定出能促使员工勤于和善于学习的配套制度,包括学习考勤制度、考试测评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制度等,促进学习的制度化、常态化,保证学习成果。
二是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系统编制《教育培训大纲》,将员工在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应当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内容,以模块化形式予以明确,使职工能够直观地了解自身在每个阶段应该学习的科目和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三是以岗位胜任力评价为基础,建立自我完善机制。完善岗位说明书,根据各类岗位的任职条件和要求,逐步推进岗位胜任力评价,建立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岗位胜任达标活动,从而使员工增强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主动意识。
(二)着力完善岗位成长机制,推动职业生涯发展
一是优化用人机制。完善职工上岗管理规定,对岗位调整、竞聘上岗等流程进行优化,注重员工日常工作业绩、工作表现的考察评价,健全优秀员工脱颖而出的机制。
二是优化岗位发展机制。着力推进岗位纵向发展,鼓励职工在达到现岗位任职条件的基础上,取得更高技术、技能等级,为向更高岗位晋升打好基础;建立内部人才交流市场,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促进内部人才科学、主动、有序流动。
(三)着力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队伍活力
一是突出重点,强化薪酬分配激励。坚持分配向一线,向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倾斜的原则,健全薪 二是完善岗位绩效管理机制。以促进各项目标指标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和员工职业发展为目的,层层分解生产管理目标、指标,有效实施岗位绩效目标考核,注重优化绩效目标考核方式,由偏重考核奖罚向绩效沟通、绩效改进、有效激励等方面转变,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国有企业必须紧跟形势、练好内功,方能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这当中,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只有打开新思路、谋求新突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论文作者:庞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岗位论文; 人才论文; 员工论文; 职工论文; 机制论文; 技能论文; 队伍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