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电力设备出现的异常事故,严重地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升变电运维人员技能水平和处理异常事故效率,对于快速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设备的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提升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能力,保障电力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变电运维;异常事故;处理能力
1影响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处理能力的因素
1.1操作人员工作分配不合理
由于运维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能力也高低不等,因此,如何合理分配现场的所有工作是变电站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通常来说,复杂的工作都是由少部分的主力人员来承担的,这部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背景较为薄弱,实际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这也就给主力人员带来了较高强度的劳动,会使其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中,非常不利于操作人员对其工作中出现的事故做出及时而灵活的反应,也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准确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其对异常事故的处理。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常常需要变电站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中加班工作,这也会影响变电站工作的正常开展。
1.2技术水平不高
变电行业综合了多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要求相关运维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一定要达标,同时也要具备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相结合,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工作。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充足的变电运维业务能力,这也会给变电运维工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变电站对于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不足,导致了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不到提升,无法掌握变电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使运维人员在工作时出现差错的几率提高,提高了异常事故的发生几率。
2变电运行异常事故处理程序和处理原则
在变电异常以及运行事故出现之前,会出现一定的前兆,例如,电灯光会不断进行闪烁、电流以及电压频率指示针呈现下降图标,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不正常的声音。甚至会出现警报器报警、断路器跳闸以及爆炸、放电等异常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要关注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仔细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护动作的实际情况和故障录波器的波形信息进行检查,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处理方案,并对运行事故的处理过程进行跟踪;其次,在变电设备出现异常的情况下,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认真听取操作人员讲述事故现场状况,并对产生变电设备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天气状况找出变电设备异常的原因,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加以解决。针对比较严重的异常情况,由于其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较大的损失,相关技术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使变电设备停止运行,避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排出相关故障,对已经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相关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进而能够快速的恢复供电。
3提升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处理能力的措施
3.1安全教育的学习
对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学习是提高变电安全运行的核心内容之一。变电设备和财物并不是电力系统的工作最为重要的内容,技术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在提供变电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学习,注重加强变电站技术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习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安全生产、安全运行放在首要位置,把加强安全生产和运行需要相应的纪律和制度问题提上日程。技术操作人员只有加强安全教育的学习,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将变电运行的危险和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最终促进变电工作安全运行的持续、稳定的提升。
3.2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操作水平
提高技术操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技能水平是提高变电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变电的运行与操作,对技术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任何变电技术操作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进行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需要经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进行现场操作。经测试合格的工作人员,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还可以有效保证变电操作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了提高技术操作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其学习和培训需要以下几个阶段:(1)变电站的相应部门应对变电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保障操作人员在掌握变电操作技术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熟悉工作中的电气设备,促进变电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稳步升高。(2)大力发展变电技术操作平台通信技术建设,同时提高平台的发展水平,保证变电数据的信息的传输和交换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3)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信息和数据的采集技术、信息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和转换技术。数据分析是自动化设备接受指令的基础。在变电工作的实际操作中,变电信息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质量,是保证变电信息的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4)应当重视智能化设备的自动报警系统这一功能。应用自动化报警技术的能够提高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和稳定等方面的性能。随着变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推广,降低了电力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在人工方面的成本,让人员结构更加的合理,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使用效率。变电系统自动化技术为变电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但是也存不足之处:变电自动化技术相关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面的工作。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需要素质高、技能高的专业化团队,不仅需要优秀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进行负责和维护,能够及时处理自动化设备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求应对变电运行工作进行明确细分,更责任化,更规范化,从而提高变电工作管理效率。
3.3加强变电运维团队建设
(1)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应按照事故异常处理环节的内容将变电运维人员以小组形式划分,负责不同的事故异常处理的任务,实现变电运维管理中异常事故信息共享,通过建设变电运维团队,进行分工协作,提高对异常事故的辨识度,提高异常事故处理效率。(2)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对各小组进行任务分配,一般分为信息报送小组、设备检查小组、异常事故操作小组等,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作为事故处理的指挥,根据异常事故发生的范围和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情况及影响范围,及时根据调度及现场规程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设备的运行,降低电网的运行风险。当设备损坏无法自行处理,应立即向变电部门汇报,待检修专业班组处理。(3)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对各小组需要保持信息的通畅,及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和一二次设备的状况。在许多情况下,设备的事故或异常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异常事故过程,指挥人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必须冷静面对各种突发情况,互相提醒小组人员的安全事项和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4结束语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提升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处理的意识和技能,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综合素质,并通过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变电运维团队,在实战演练中不断丰富变电运维人员的经验,提升异常事故处理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处理能力,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兴,王孜航,牛明珠,祁广源,于泓漪,吴江宁.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探讨[J].电子技术应用,2015,4112:141-143+147.
[2]洪雪娥.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5,17:13.
[3]张又力.探析变电运维生产工作中的主要危险点及预控措施[J].低碳世界,2018,12:57-58.
论文作者:张浩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异常论文; 事故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