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体验、个性论文_蔡妙琴

问题、体验、个性论文_蔡妙琴

——浅谈新课程条件下中职德育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蔡妙琴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汕头 515041

摘 要:本文将着重就问题式、体验式和个性化教学方式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展开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个性”,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 新课程 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和学生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改变教学方式的任务,“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现实教学实践也反复提醒我们,传统的固化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代学生特别是中职生的要求,与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式、体验式、个性化、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探究式、情境式等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动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如何开展问题式、体验式和个性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体验”中感知,在“个性”中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一、问题式教学方式

问题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利用根据教学内容而精心设计的“问题”有意识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调节和控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的一种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也有提问、有质疑,但往往是教师简单地预设几个问题,然后像抛饵钓鱼那样一步步把学生引向课文中已有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学生只需要根据老师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即可,缺乏甚至于不需要主动的思考,因为答案都是课文已经有的。这样的教学,学生充其量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容器,课堂上的“答问机”而已,学生是难以真正学会学习的。

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要真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每位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通过问题设置和运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让学生觉得知识不是老师给的,而是自己通过探索而获得的,经历一个知识的探索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而且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但对知识印象深刻,而且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这样的教学,课前、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通过自读、自思、自问,将知识内化吸收,进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然后通过学生独立的探索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寻找到新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学生运用探索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既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旦学生能够发现知识上的重点或难点,并大胆地问,就可以证明该学生的思考已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讲到《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依法保护人身权”时用课件展示一组侵害人身权的图片,以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2.“恶作剧”。

3.偷看他人信件。

4.网上说别人坏话。

5.拍广告。

<引思>根据课件展示的五幅图片,设置问题组,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上述案例侵害了哪些人身权?

2.民法有哪些保护人身权的规定?

3.图片中的侵害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明理>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逐一导出知识。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去自主地探究,比单纯的教师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二、体验式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主体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以自主独特的方式认识、思考、体验、感悟周围世界,最终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方式包括演讲、游戏、角色模拟、师生置换、社会调查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亲口尝尝的感觉,绝对和只听说梨的滋味的感觉不一样的,也绝对和只看着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那是自己的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了,内心才会有感受,这种感受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别人的感受;真正感受到了,学生才会对知识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才会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收获。自主寻求答案的过程,还能使学生感到德育课亲切、实际、可信、可行、适用,从而喜欢学、主动地学。

体验式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体验,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学习活动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使学生自己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讲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的“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请几位同学现场表演坐、立、行、走,让其他学生评价场上同学的形体姿态,挑出毛病,谈谈感受,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的具体要求。学生上台既是表演,也是行为的展示,更是一种体验,教师则借此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道德是“里”,礼仪是“表”,注重自己的仪容姿态,加强养成训练,才能通过自己的举手投足展示出内在的尊严、美德和魅力。通过设置情境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这节课老师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与以前的讲授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有效地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生活。

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个性化教学方式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基础,以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至高无上的权威”观念,构建师生之间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观察,尊重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提出不同的分层目标,使之面向现实,面向生活,面向学生,促进学生个体全面成长。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单一的,而且常常出于照顾大多数的考虑而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教学成了一种中等生的特权。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以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知识特点,提出不同的分层目标,并且以分层达标为目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引导、激励学生探索、认识、研究知识,构建适应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也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用成功激励学生,点燃学生学习信心之火,使全体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活的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灵,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当然,并不是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符合事实的,在学生提出多种见解之后,教师应明确哪一种或哪几种见解更符合事实的属性和自身的规律,观点更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问题”、“体验”、“个性”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体验、感悟、内化,学会自主建构探索,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均得到良好发展。当然,问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是新事物,是每位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新课程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韦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1。

[2]李琴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6。

[3]王昱 浅谈体验式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05,25。

[4]张健凤 如何开展问题式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王全义 情景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2,12,08。

论文作者:蔡妙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3月总第1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  ;  ;  ;  ;  ;  ;  ;  

问题、体验、个性论文_蔡妙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