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高点”_军事高技术论文

高科技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高点”_军事高技术论文

高技术开发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高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高点论文,高技术论文,科教兴国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本文概述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基本趋势和我国高技术开发状况、以及高技术开发的三个环节和三个层次,强调冲破高技术开发的“盲区”、“误区”和“禁区”,占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高点”。

关键词:高技术 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开发区 科教兴国

1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基本趋势和我国高技术开发的两个阶段

高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从本世纪中叶起,在新技术革命浪潮冲击下,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高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正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革,以高技术领域活动为基础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取得经济及军事竞争的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从长期的战略考虑出发,以高技术研究开发为主攻方向,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开拓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力争在下一世纪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纷纷制定和实施规模宏大的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发展高技术的步伐,跻身于世界范围内发展高技术的竞争行列。研究开发高技术及其产业,运用高技术发展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和竞争的焦点,也是现阶段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基本趋势。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发展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十年,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国防工业和空间技术上,这个阶段的主要成就是两弹爆炸与卫星上天,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影响较小。八十年代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向其他领域扩展,这一阶段突出的成果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及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服务领域。1986年国家批准实施“863”计划,1988 年国务院又批准实施了“火炬”计划。1991年4月23日,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题词的发表,对于推进我国高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作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英明决策,规定国家在产业政策、发展规划、财税信贷等方面,把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摆到优先位置,高技术开发已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高点。

2 切实把握高技术开发的三个环节和三个层次

高技术开发是现代科学知识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结合体,是潜在的以知识形态方式存在的间接生产力物化为具有先导作用的直接生产力的过程。这一物化过程可分为三个环节:⑴原理研究。其任务是对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进行探索,从而得出描述其运动及规律的原理与理论,进而将这些原理与理论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取得相应的技术原理与构想。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是由技术发明专家和科研人员进行的。⑵技术实现。其任务是运用研究成果,根据技术原理,形成具有可操作的图纸、模型、样机等,并付诸实施,以达到实际生产的要求。这一环节的工作主要是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的。⑶生产发展。其任务是继续对技术产品进行改进,并进而进行中间试验,以达到规模生产能力,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这一环节的工作是由科研机构协同企业以及有关单位(包括工程设计部门、生产设备制造厂家、金融投资部门、合资合作单位等)共同进行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可使其中每个环节运行的周期缩短,但不能随意取消某个环节。而且,随着开发过程的一步步深化,投入资金强度的增加相当可观,一般是按1:10:100的比例递增的。

依据高技术发展的规律,综观国内外的情况,高技术开发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规模,一是高技术企业,二是高技术产业,三是高技术园区(开发区)。

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高技术企业是从经济角度对一类新企业的评价。在这类企业中,知识和技术所占的比重大大高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并且有2/3的利润投入研究、开发。 它的产品或工艺的全部或部分,是建立在创新和应用新技术的基础上的。高技术企业具有高投资、高效率与高效益、高风险,以及研究开发目标明确、产品和生产工艺变化迅速等一系列特点。高技术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活跃因素,是改造老企业的有力手段,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载体,亦是国际科技交流、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迄今我国已认定的六千余个高技术企业,为高技术开发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他们是加速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基础和摇篮,应十分珍惜,尽力扶持,使之沿着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的路子健康发展。

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高技术产业,形成新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今世界高技术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柱。据统计,在80年代中期,全世界26000多亿美元贸易额中, 直接与高技术产业有关的商品贸易额高达6000多亿美元。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相对薄弱,我们应当总结经验,制定政策,选择技术力量较强、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能取得显著效益的高技术(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重点,组织联合攻关,形成有竞争力产业。以工业基础较好的山东省为例,199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331亿元, 绝对数在全国排第4位,但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只有5.54%,比全国平均数少2.38个百分点,排到第12位,可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是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该省拟按照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培植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三条战线的部署,立足现有的基础和优势,重点围绕电子、机电一体化、生物、信息、新材料、海洋开发等技术领域,从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着手,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起步,通过实施“火炬计划”,形成若干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将传统的科学、技术、生产相分离的局面加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高技术园区(开发区)就应运而生了。它将大专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制造业、商业等紧密地联系起来,缩短了从科研到生产的周期,加快了高技术开发速度,源源不断地将高技术产品推向市场。美国是高技术园区的发祥地,1951年加洲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技术园区——斯坦福科学公园,随后形成闻名于世的“硅谷”。日本则于1981年建立了筑波科学城。我国的国家级高技术园区即高技术开发区从80年代初起步,于1983年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个高技术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至1992年底全国已建起国家级高技术开发区52个,进区企业和区外火炬计划项目所形成的高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620.2亿元,利税总额120.7亿元,出口创汇14.6亿元,成为我国高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但由于这种模式本身的缺陷,以及在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以引进为主,本身研究发展能力较弱;孵化功能不完备,缺少中试环节,解决不了“接口”衔接问题,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改造脱节;产业结构趋同,起点低,规模上不去,商业化有余而产业化不足;管理模式单一、趋同,国际化程度不够,等等。有鉴于此,作为当前深化改革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建立若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等,使科研(包括中试)、开发、设计、生产、市场一体化,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3

冲破高技术开发的“盲区”、“误区”和“禁区”,占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高点

如前所述,高技术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间试验”。中试是产业化的起点,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世界发达国家在建设中试基地方面的投入都是相当惊人的。原因在于决策者们明白,他们强化中试,得到的将是高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其收益远远高出投入。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中试场所,基本上都是自生自灭的,国家对这一块的投入,说基本空白或称“盲区”是不过分的。中试,应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国家应该象对待能源、交通等基础性产业一样,在政策和投入上,列入优先支持和发展的领域。中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用商业性贷款,因其还贷周期短,利率高,承建单位(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一般无力负担,故应给予财政拨款或政策性贷款为宜。

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起来的,相当一部分是所谓民办型的或民营型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集资或多家单位出资,按照“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兴办的。这类企业所有制性质模糊,产权界定和归属不明。而我国现有企业立法多以所有制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由此造成多数高技术企业法律适用的困惑。加之目前我国的科技法制尚欠完善,国家对高技术的发展还是以政策引导为主,离法律化、制度化相距甚远。由这种情况引发的法律适用问题,成了高技术开发的一个“误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为解决企业产权问题指明了方向。1994年7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为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铺平了道路。按照《决议》和《公司法》的精神,凡是新建的高技术公司应实行股份制,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并对其中股份的组成即产权做出明确的界定。对原有的企业(包括民办型的和民营型的)应当有步骤地、稳妥地进行改造,使其逐步达到公司法所规定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应对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立法经验进行综合考察和借鉴,结合国情、省情。制定诸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管理条例”、“小企业高技术开发法”、“发展信息工业特别法”、“科学基金法”等法律法规,为我国的高技术开发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高技术开发需要巨额投资,目前国家财政紧张,企业积累较少,银行贷款又不能承受较大的风险,由此带来高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许多高技术企业不在国家计划之内,得不到国家资金的有力支持,银行贷款资金极其有限,往往被某些财政金融部门视为投资的“禁区”。鉴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它把智力与投资紧密结合起来,投资对象主要是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运用、新技术引进等,可承担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中的风险,以投资的综合效益保证资金回收,即以等项目的高额回收补偿另一些项目的风险亏损。世界发达国家已有12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资本总额达100 亿美元左右。美国的硅谷,就有500 余家高技术公司是利用风险投资建立起来的。我国虽在1985年9月建立了一家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但至今仍在试验阶段,且其资金来源仅是政府拨款,数额也不大,远不能满足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需要。我们还可以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完善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专门的风险企业证券市场,发行风险企业股票,支持高技术的发展。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投资结构,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高技术投入,并努力提高各项高技术经费的使用效益,尽快扭转我国高技术投入过低、效益较差的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和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都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1.5%, 第一次把对科技投入的指标确定下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应全力促其实现,为占领科教兴国的制高点——高技术开发做出新贡献。

标签:;  

高科技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制高点”_军事高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