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1]2004年在《江淮地区5—7月降水异常及其与我国近海海温异常的关系》文中指出把江淮地区进行分区再分别对江淮各区5~7月降水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区梅雨期(6~7月)降水异常以及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进行了研究,在寻求降水异常的机理研究中,侧重于寻求海温异常这个因子对江淮各区梅雨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淮南区雨季为5~7月份,6月为峰值月,而江淮北区雨季为6~7月,峰值月为7月份。(2)近50年来江淮地区5~7月降水都呈上升趋势,均具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但南区变化趋势比北区明显。5~7月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位相分布特征。(3)江淮南区5~7月降水存在着3.3~3.6年的主周期振荡,而江淮北区存在着2.5年的主周期和6.3年次周期振荡。(4)江淮南、北区的降水在降水偏多、偏少年都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成同位相分布,但江淮北区的降水不论在多雨、少雨年都与华南地区呈现反位相的分布,南区始终与华南地区呈同位相分布。(5)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北方冷空气异常密切相关,与印度西南季风关系并不密切。(6)江淮南区梅雨期降水与前一年10~12月平均台湾岛以南到马来西亚以北的海区附近海温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整个江淮南区和Key区(4°~24°N,112°~122°E)为耦合相关的显着部位。(7)江淮北区梅雨期降水与当年1-2月勘察加半岛以南的海域海温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江淮北区以北地区和Key区(44°~50°N,152°~166°E)为耦合相关的显着部位。
谭红建[2]2011年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热力变异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中国752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东亚夏季环流异常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海温异常的关系,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东亚夏季环流异常对东中国海及邻近海海域海温变化的敏感性,还进一步探讨了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热力变异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可能机制,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江淮流域、东北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的海温异常有明显相关。当东中国海及邻近海为暖(冷)异常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流域的降水偏少(偏多),而东北南部降水偏多(偏少)。(2)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海温的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有较明显的影响。当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偏暖时,将引起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流域、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减少,而使得华南地区、东北南部和朝鲜等半岛地区夏季降水的增加;相反,当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偏冷时,将引起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流域和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增加,而使得华南地区、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等地区夏季降水的减少。(3)由理论分析结合再分析资料和数值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升温后,其东侧大气低空辐合,而高空辐散,产生上升运动,在其西侧的长江中、下游、黄淮流域和华北地区引起低空辐散,高空辐合,产生下沉运动,这不利于这些地区夏季降水,从而使这些地区夏季降水减少;并在华南地区引起低空辐合,高空辐散,从而产生上升气流,这有利于该地区夏季降水,从而使这些地区夏季降水增加。(4)数值试验还表明:东中国海和邻近海域的海温异常还影响东亚地区夏季的经向环流。当东中国海偏暖时,华南地区有强的上升运动,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流域有下沉运动,这将有利于华南地区夏季降水,而不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的夏季降水。因此,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的热力异常通过影响东亚地区上空纬向和经向环流来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王然[3]2013年在《与浒苔爆发趋势有关的淮河流域降水异常和苏北近海海温变异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淮河流域春季降水异常和苏北近海春、夏季SSTA对黄海浒苔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于黄海中西部浒苔爆发的预测有重要的意义。利用1951-2011年共61年的降水资料以及1982-2011年共30年的SST卫星数据(AVHRR),分析了淮河流域春季降水异常和苏北近海SST的年代和年代际变化规律,并且探讨ENSO、IOD、PDO以及东亚冬季风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年前后,淮河流域春季降水异常由负位相向正位相转变,与长江流域的降水反位相变化,苏北近海部分海域(32°N-33.5°N,121°E-123.5°E)春、夏季SSTA也由负异常向正异常转变。(2)淮河流域春季降水,具有显着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淮河流域春季降水异常与ENSO之间是滞后正相关的关系,与PDO和IOD之间是滞后负相关的关系。(3)东亚冬季风和淮河流域春季降水的存在同步相关性,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二者之间负相关明显,而在90年代以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转变为正相关,在该转变的前后,淮河流域春季降水异常的位相也产生了突变。(4)东亚冬季风与苏北沿岸部分海域(32°N-33.5°N,121°E-123.5°E)的春、夏季SST存在正相关关系,东亚冬季风指数为正值时,东亚冬季风偏弱,苏北沿岸部分海域春、夏季SST正异常值较高。东亚冬季风对于春季该海域SSTA的影响更为显着。(5)ENSO(NINO3.4)和PDO指数与春、夏季苏北沿岸海域(32°N-33.5°N,121°E-123.5°E)SSTA表现出反位相变化的趋势。该海域春、夏季SSTA在滞后NINO3.4指数12个月时,达到最大负相关,并且春季的滞后负相关性要强于夏季。PDO与春季该海域SSTA有很强的同步相关性;夏季SSTA在滞后PDO指数一年时,二者达到最大负相关。PDO指数为正时,春季该海域SST将异常降低,一年后夏季该海域SST异常降低;反之,春季该海域SST将异常上升,一年后夏季该海域SST异常上升。
陈科艺[4]2005年在《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与海温的SVD分析及相关数值模拟》文中提出本文从气候角度出发,在探求海温与梅雨降水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江淮地区区域气候与海温关系的数值模拟试验,力图探讨海温异常影响江淮地区梅雨降水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1) 江淮南区梅雨期降水与前一年10~12月南海海域海温异常有较高且较为持续的正相关关系,Key海区(6°N-22°N,114°E-124°E)主要海温分布型为西正东负型。(2) 南区梅雨期降水与前一年8~12月赤道东太平洋Key海区(10°S-0,120-100°W)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同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3) 与南区梅雨期降水耦合正相关的南海和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异常分布实际上属于同一种海温分布型,但两个海温Key区所影响到的南区的范围是不相同的。(4) 南海正负海温试验均能充分说明当南海关键区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升高(降低)时,江淮南区850hpa上空气流辐合增强(辐散增强),海洋提供的水汽输送加强(减弱),梅雨季节降水增加(减少)。(5) 江淮北区梅雨期降水与当年1~2月北太平洋(150°E-165°E,42°N-47°N)附近海域,及前一年10~12月北大西洋东部(14°W-4°W,43°N-52°N)海域维持了较好的正相关,江淮北区和这两个Key区为耦合相关的显着部位。(6) 北太平洋正海温试验模拟结果较负海温试验好,能够大致反映当北太平洋关键区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升高时,江淮北区850hpa上空气流辐合增强,来自大洋上的水汽辐合加强,梅雨时期降水增加。
韩赓[5]2013年在《黄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江淮梅雨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采用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GPCP)逐候降水资料、Japanese25-years Reanalysis(JRA-25)逐日资料及Climate Forecast SystemReanalysis(CFSR)逐日资料等再分析资料,结合青岛站雾日资料、International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ICODAS)船测资料等实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黄海夏季(6月15日到7月14日)海雾与江淮地区梅雨这两种天气现象在年际变化尺度上是否相关,并分析两者在空间上一北一南分布与哪些气象要素相关。为了得到整个黄海的海雾分布,文中利用CFSR逐日资料中975hPa云水混合比的值作为判断是否有雾的根据,得到了黄海夏季海雾频率分布,并以该数据为基础研究黄海夏季海雾。经研究发现:从逐候平均上来看,黄海夏季海雾频率高值以及江淮梅雨雨带均发生于34候到39候。从气候态平均上来看,海雾频率大值区位于黄海、日本海、黑潮延伸体以北,梅雨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日本本州岛、黑潮延伸体海域,两者均为东北西南走向且呈南北分布。通过对海雾频率做EOF分析可知,黄海海雾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变化,其第一模态为黄海一致型,变化中心位于黄海东北部。海雾的多寡与低层的环流形式密切相关,水汽条件是影响海雾多寡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边界层高度和海气温差对海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用降水和位势高度场做SVD分析得到第一模态时间序列与海雾频率EOF第一模态时间序列做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47,对应着黄海海雾偏少。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其可能的原因是,当副高位置异常偏南时,菲律宾以西位势高度正异常,对梅雨降水产生影响,此时梅雨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雨带与局地风场相互作用,导致低空水汽向梅雨雨带区辐合,而在黄海海域辐散,黄海海雾偏少。用降水和位势高度场做SVD分析得到第二模态时间序列与海雾频率EOF第一模态时间序列做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5,对应着黄海海雾偏多。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其可能的原因是,当副高位置异常偏西时,日本以南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存在异常反气旋,反气旋西北部位南风异常,对梅雨降水产生影响,此时梅雨雨带位于淮河流域,雨带与局地风场相互作用,导致低空水汽向梅雨雨带区辐合,黄海水汽辐合有利于成雾,同时降水北侧的下沉气流有利于促进边界层的稳定,黄海海雾偏多。
胡娅敏[6]2007年在《江淮梅雨异常的数值模拟及土壤湿度资料同化对其模拟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定义的“广义梅雨评定标准”研究了江淮地区(28~34°N,110~122°E)梅雨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BCC_RegCM 1.0,以下简称RegCM)模拟了1991~2005年中国夏季气候的异常变化,分析了区域模式对江淮梅雨的模拟能力。同时,研究了春季土壤湿度初值异常对夏季气候的影响,最后采用Nudging张弛法对土壤湿度初始场进行了同化及模拟影响的试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采用Cressman客观分析方法得到我国1954~2005年0.5°×0.5°的逐日降水格点资料,定义了一个江淮地区的“广义梅雨评定标准”,该标准可以基本反映出包括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江淮地区的梅雨特征。REOF分析得出,江淮梅雨具有江淮型、江南型、淮河型和两湖型4种主要模态,近十几年江南梅雨型呈减少、而淮河梅雨型呈增加趋势。(2)周期分析得到江淮梅雨主要存在2~3、6~8、12~15和18~20年的周期变化,其中的准两年周期主要是受TBO的影响。对江淮梅雨进行突变分析,发现其在1965年前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发生了叁次显着的气候跃变。(3) RegCM对中国夏季气候态模拟能力的研究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夏季平均环流场;RegCM对地表温度的量级和空间分布形式的模拟较好,且东部地区的模拟较西部好;RegCM基本上能模拟出降水的空间分布,不考虑西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虚假降水,其它地区的模拟偏差在2.6%~73%范围内变化,对夏季风雨带推进的模拟存在一定缺陷,但对6月以后降水的北进模拟较好,尤其是对江淮梅雨的模拟;此外,RegCM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陆面过程变量的空间分布。(4)区域气候模式具有模拟江淮梅雨年际变化的能力,对大部分正常梅雨年模拟较好,尤其是能模拟出1996、1998、1999年的强梅雨。就15年平均状态而言,模式模拟的入梅日和出梅日分别较观测提前,梅雨长度缩短3天,梅雨强度模拟偏弱。(5)通过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春季江淮地区的表层(根区)土壤湿度与夏季地表温度呈反(正)相关,而江淮地区的表层和根区土壤湿度和夏季降水呈现正相关。用RegCM对不同层次的土壤湿度初值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指出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初值加倍(减半)都能使夏季平均地表温度降低(升高);弱季风年整层和表层的土壤湿度对降水影响较大,而强季风年根区和表层对降水的影响较大;土壤湿度初值无论加倍还是减半,均使强、弱季风年中国东部大部分季风区的降水增加,且土壤湿度减半造成的夏季降水反而在区域范围和量值上均比土壤湿度加倍试验要大,弱季风年的这种影响更明显。(6)采用GSWP2土壤湿度进行初值场资料同化,发现能显着的改善强季风年夏季中国地区地表温度和江淮地区降水量的模拟。
于群[7]2011年在《山东降水的多尺度性与地域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降水是描述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气候系统各因子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降水变化有高随机特点、多尺度特征,局地降水的气候问题通常着眼于降水量或距平的变化。降水不仅具有日、年固有的气候周期振荡,还有低频振荡,年际、年代际变化。本文主要关注山东降水气候形成的多尺度性,及其地域特征。山东雨季降水的季节内变化、年际变化都主要表现为全区一致性,夏季降水日变化、冬季降水存在显着的地域性。采用山东多年地面、高空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统计方法,根据气候变化固有和常现规律,从降水年序列中分解出年循环、季节变化、30—70d季节内振荡、10—28d月内振荡四种气候分量,并称其为气候模态。分析了不同尺度之间山东与周边地区降水的联系与差异,山东降水与东亚高空急流的关系;主雨季起讫、降水量及不同尺度分量方差贡献的异常变化,主雨季降水异常与环流低频振荡传播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分析了降水的日变化及地域特征,冬季山东半岛和内陆降水的地域差异。深入分析一个地区降水的各气候分量,有利于把握气候变化规律,了解降水异常的气候背景,对提高降水预测和减灾防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山东降水日变化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年际变化特征,分为内陆型、半岛南部型和半岛北部型,内陆和半岛北部为双峰型,半岛南部为单峰型,夏季尤其7、8月降水日变化最为显着,偏涝年日变化接近气候平均,偏旱年偏离气候态较大。并提出夜间边界层惯性振荡易激发对流引起降水可能是夜间—清晨降水峰值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2)中国东部降水年循环体现了雨带自南向北的移动,季节变化清楚地反映了夏半年东部各区的主要雨季。山东与淮河流域、华北都只有一个雨季(即主雨季)。季节内振荡(CISO)尺度,4—7月山东与淮河流域步调一致,7月底—9月底二者各不相同;4—9月山东与华北北部呈反位相变化。月内尺度上,山东与华北北部8月上半月位相相反,而主雨季开始、结束时段振荡相位一致。山东降水与东亚高空急流各模态间有着密切关系,年循环和季节变化降水与东亚高空急流指数(EAWJI)呈现较为一致的反位相,夏季风活跃期间CISO尺度二者基本同步振荡。3)山东5—9月夏半年降水相对冬半年存在明显的低频振荡,而且振幅起伏大。5—9月雨季降水主要存在叁次突变,第一、叁次突变对应着山东主雨季(即汛期)的起、讫时间。在年循环和季节变化背景下,月内尺度振荡对CISO的调制过程中导致降水突变,其中月内振荡起着决定作用。4)主雨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明显,1975年之前降水偏多,21世纪开始降水持续偏多,期间约20年为偏旱期,出现中间旱、两头降水偏多的趋势。分离为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降水量序列分别表现出显着的2—3a和11a周期振荡,年际变化两次突变发生在1976年和2005年前后,前一次突变与11a周期振荡关系密切,第二次突变由两个振荡周期共同调制所致。5)历年各模态振幅和相位变化对于气候平均的偏离各不相同,方差贡献也不同,这也是导致主雨季降水年际变化大的根本原因。主雨季起讫时间与降水量异常有明确的统计相关关系。主雨季开始偏晚,主雨季降水量可能偏少:主雨季结束和持续时间与主雨季降水量显着正相关。主雨季开始、结束偏早/晚年主要发生在山东降水年代际偏旱时期,即偏早期主雨季起讫时间偏离气候平均幅度较大。6)主雨季偏涝年北太平洋自春季出现较为明显的“南冷北暖”SSTA分布,并持续到秋季,可引起哈得莱环流显着减弱,其后夏季500hPa副高脊线位置偏北,导致降水明显偏多;反之亦然。主雨季偏涝年同期500hPa位势高度山东半岛至日本岛南部异常偏高,贝加尔湖和巴尔喀什湖南部区域位势高度异常偏低,表明副高易偏北,西风带多有低槽发展;200hPa位势高度沿40N有类似正CGT的波列存在,同时40°N以南/北西风急流分别表现为显着减弱/增强,即副热带急流偏北、加强。7)主雨季降水量异常与年循环、季节变化方差贡献显着相关(超过99.9%),但主雨季降水的起伏、突变主要是由低频振荡决定的。典型偏涝年(1998)大气环流季节内振荡传播信号显着,季节内振荡降水峰值与经向风、纬向风经向在35°N附近、120°E附近峰值出现时间同步,经向风、纬向风传播位相一致。月内振荡这种同步存在阶段性。典型偏旱年(1999)则不然。旱、涝年大气环流低频振荡在纬向传播上差异显着,偏涝年不仅季节内振荡西传较强,月内振荡也同样比偏旱年明显。8)山东内陆及周边包括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有很高的一致性,但半岛东北部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产生这一局地气候现象的原因并非单一的“半岛效应”,也不是主要由半岛地形所致。冬季风背景下大气环流的高低指数循环导致冷、暖位相交替,大地形和海陆分布在环渤黄海的低层大气形成区域性次天气尺度的定常扰动;中高层大气层结稳定,低层不稳定,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和水汽,以浅对流形式在半岛东北部产生降水。
刘明丽[8]2005年在《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给出五个描述极端降水的特征量的定义,在对江淮地区梅雨期(6~7月)极端降水场分区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江淮各区梅雨期极端降水的气候特征和梅雨期极端降水异常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1)江淮南、北两区的暴雨以上极端降水都主要集中在梅雨期,梅雨期的极端降水异常也最大;且江淮北区较江淮南区更加集中;江淮南区6月极端降水异常最大,而江淮北区最大值发生在7月份。(2)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对梅雨期总降水量的贡献都很大,多年平均梅雨期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四成左右,其中江淮南区的贡献较江淮北区还要略高一些;造成梅雨期降水量的异常主要是极端降水的异常。(3)1950年代中期之前及1990年代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都处于异常偏多状态,1990年代是近50年中极端降水最多的时期。(4)近50年来,江淮北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呈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而江淮南区呈较大的上升趋势,尤其是梅雨期暴雨日数的上升趋势非常显着。(5)江淮北区梅雨期暴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集中率都主要存在准5年和2~3年振荡的周期特征,梅雨期暴雨强度主要存在准7年的振荡周期,梅雨期暴雨贡献率则主要存在6年和3年的振荡周期。江淮南区的梅雨期极端降水特征量都是主要存在准5年和2~3年的振荡周期。(6)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北方冷空气密切相关,江淮南区极端降水与副热带高压关系密切,但北区与副高相关不很显着。
黄真[9]2011年在《气候态下我国梅雨范围及出入梅异常年份大气环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江淮流域梅雨是东亚副热带季风及其雨带自南向北季节推进的一个典型阶段。江淮梅雨开始日期的确定,其降水型和环流特征以及影响梅雨降水的影响因子的研究一直是气象学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61-2009年全国721个台站逐日降水、温度和日照资料,选用相关分析,REOF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通过合成分析,动力和天气学诊断,对上述与梅雨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应用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梅雨不仅出现在长江流域,其北部淮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都存在梅雨现象。对我国721个基本站1961-2009年梅汛期(6-7月)降水量进行REOF分析,得到梅雨区存在长江型、南部型、江淮型和东部型四个基本型态。以四个型态所包含的范围作为气候平均梅雨区的最初范围。各模态梅雨存在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总结前人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梅雨划分应把日照参数加入其中,以候平均降水为主,副高脊线为辅,综合南亚高压脊线、日照和温度等参数,确定了1979-2008年各型态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南亚高压各特征参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其与各型态梅雨量的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也很明显,近30年南亚高压面积、强度、东脊点指数与江淮型梅雨有显着正相关,脊线指数与南部型梅雨量的负相关性很好。
王慧美[10]2018年在《热带大西洋热力异常对我国南方夏季高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地区的极端高温事件(热浪)的持续时间、强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加,高温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深入研究该地区高温异常的影响因子和相应的物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持续性异常是造成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异常的直接原因,而这些大范围持续性的环流异常往往是下垫面异常强迫的结果,海温异常显然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中国站点观测、NCEP/NCAR再分析以及NOAA海温等资料,通过波活动通量、偏相关以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分别从年际和季节内两个尺度上,重点探讨了热带大西洋热力异常对我国南方夏季高温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各大洋间存在相互作用,本文也分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对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异常的协同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年际尺度上,前冬热带西大西洋(10°N-30°N,60°W-35°W和0°-10°N50°W-35°W)的热力异常与我国南方夏季平均气温具有紧密的联系。前冬热带大西洋热力异常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影响我国南方夏季气温。第一条途径是大西洋的独立影响: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热带西大西洋热力异常可从前冬维持到次年夏季,并引发热带大西洋和北大西洋之间的垂直环流异常,进而激发横跨欧亚大陆的Rossby波列影响下游地区的环流,最终通过一系列局地热通量反馈过程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异常的发生。第二条途径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协同影响:前冬热带大西洋通过调节北印度洋的海温异常,从而改变阿拉伯海和印度地区的降水和凝结潜热,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的异常,最终对我国南方夏季气温造成影响。(2)由于热带大西洋和印度洋对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既有独立贡献又有协同影响,两者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因此这里定义了前冬热带大西洋-印度洋协同热力指数。研究发现,与单独的大西洋或印度洋热力指数相比,这个前期指数与我国南方夏季平均气温的相关关系更显着、更稳定,因此可以更好地预测我国南方夏季平均气温。(3)热带西大西洋热力异常对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异常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夏季平均尺度上。从季节内尺度上看,热带西大西洋海温暖异常的阶段性增强,同样可以激发横跨欧亚大陆较为稳定的波列结构,对我国南方夏季高温事件的发生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季节内阶段性的异常增暖往往在高温事件前1个月即有体现,因此可作为一个有利于高温事件的前兆信号。除热带大西洋海温的贡献外,在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并向拉尼娜事件转换过程中,伴随的北印度洋海温暖异常的阶段性增强与维持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事件的一个重要背景条件。
参考文献:
[1]. 江淮地区5—7月降水异常及其与我国近海海温异常的关系[D]. 胡娟. 南京气象学院. 2004
[2].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热力变异的关系[D]. 谭红建. 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 2011
[3]. 与浒苔爆发趋势有关的淮河流域降水异常和苏北近海海温变异初探[D]. 王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4]. 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与海温的SVD分析及相关数值模拟[D]. 陈科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
[5]. 黄海夏季海雾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江淮梅雨关系的研究[D]. 韩赓.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6]. 江淮梅雨异常的数值模拟及土壤湿度资料同化对其模拟的改进[D]. 胡娅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
[7]. 山东降水的多尺度性与地域特征研究[D]. 于群.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8]. 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D]. 刘明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
[9]. 气候态下我国梅雨范围及出入梅异常年份大气环流特征研究[D]. 黄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10]. 热带大西洋热力异常对我国南方夏季高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慧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