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近几年来,建筑事故的发生也非常多,每年的建筑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和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数都在不断的上升,我国的政府非常重视建筑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生,引发了我们对我国采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处理
引言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投入的人数逐渐增多,但是目前安全生产工作仍然做的不够到位,每年都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工作,针对建筑安全事故成因进行分析,并加强预警管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行业稳定、长久的发展。
1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进行基本建设,而且规模较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以满足基本建设的需求。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容乐观。每年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都较高,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对建筑事故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利用有关的预警以及管理知识知识,建立完善的预警管理系统,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多元成因
2.1人的原因
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了许多不安全行为,如工作时不认真、施工操作不规范以及奔跑作业等等,进而引起安全事故。
2.2物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物”代表使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机械、能源等方面。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倒塌事件,给施工增加了负担,也对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机械的质量和规格不符合要求,设备的零部件缺失,会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行能力,再加上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不当,设备陈旧,都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能源燃料使用不当,造成人员烧伤,重者引发爆炸事故,伤害施工人员和附近的居民等。
2.3管理因素
常见的管理缺陷主要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以及未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一些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分析
3.1预警系统研究概述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研究是在企业预警系统的指导下,对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现在的建筑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提出的一种有创造意义的研究课题。首先通过对现在的建筑安全生产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能够诊断、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预警系统,这是一种建筑安全管理的新模式。
3.2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预警模型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及安全预警系统,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预警模型。下面从四个方进行探讨。
3.2.1危险源监测平台
通过建筑施工现场危险监测平台的建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如中小型施工机械是否操作正确、安全网以及脚手架是否合理搭设以及施工人员是否配电安全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连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利用Internet传输,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图像、语音的形式传入给领导,领导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做好施工的协调及指挥工作,这样大大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便捷性以及有效性。
3.2.2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能及时提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成为各个决策的依据。并且能根据以往的信息对未来的状况进行预测,能够根据不同的方面做出不同的报告,从而对建筑施工进行控制;还可以辅助管理者进行控制,不仅降低了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还提高了建筑安全工作的效率,使建筑安全管理更加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
3.2.3设立监管平台
设立监管平台是通过对基础监测技术平台的设置,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并对基本数据的汇总。在预警过程中,要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与控制,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施工升降机、施工设备、安全网、钢丝等基本的安全设备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此外,监控系统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检测,要安装监控摄像头,以确保管理中心通过摄像头对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信息管理平台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平台随时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项目物资供应的进展情况。同时,安全预警系统通过采集基础数据,并根据监测信息管理与处理的原理以及数据库的对比,进而监督并确保动态图的基本优化并生成报告,记录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预警信息。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数学模型,优化监控系统的基本信息并预测工程项目的发展方向,可以根据项目管理报告中的不同数据实现全面的监测管理。
3.2.4对基本的预警系统进行管理升级
在实际预警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工程项目的进展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按照项目的进展进行推进。项目施工过程中集中对项目设备、项目人员配备、项目的基于环境以及项目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这是预警系统的重要价值。在处理预警数据的过程中,人员要通过不同方向的审计,以确保预警数据的失真。基于相关标准进行数据生成时,要确保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国家在相关的评级中规定了一定的标准。例如,当预警等级为四级时,警告信号对应的颜色为蓝色,这就表明风险的等级较低,管理人员只需要对项目中的危险源予以关注和维护;如果预警等级为三级时,警告信号就会呈现为黄色,这就需要管理人员结合相关的问题进行排查,并对参与人员进行检查;但当预警级别为二级甚至是一级时,警告信号的颜色就会变成橙色甚至是红色,这就说明安全风险一定达到了中高段,随时可能引起安全事故,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立即进行排查并加以解决。在预警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建立具体的预警数据库并实时的对数据进行更新,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的警告信号进行不同的应对,及时处理解决各种安全事故的危险源。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构建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不仅仅局限于安全管理方面。
3.2.5应急控制系统
应急控制系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安全进行预控,就是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监测,当可能发生事故的警源超过临界状态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对应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当采取的措施没有防止危险源继续恶化时,最终超出了临界状态,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个时候就实施应用方案,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将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结语
总之,想要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就应深入分析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管理系统,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并对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及时的调整,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应制定合理的预案,减少安全事故的带来的损失,保证项目建设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2):154+163.
[2]韩志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96.
[3]袁海林.建筑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论文作者:程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论文; 危险源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发生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成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