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广东怀集 526400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建筑工程的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因此在具体的执行阶段为了能够使质量管理得到有效保证,需要以工程建设单位为责任主体,并结合当前工作的实施重点,使质量管理标准化进程能够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具体要求,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
前言
新时期进行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情况以及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实现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使其能够在当前工作背景下,做好新时期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本文对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对标准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坚持的原则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质标评价体系的建设,对质量管理标准化进行了实践探索。
1.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着高、大、精、深等方向进行发展,各个地市基础性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整个行业的装备不断升级,施工工艺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了稳步提升,形成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这样的大潮下,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建筑市场的不协调现象依然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制约建筑行业的发展,归根究底是一些验收规范性文件的指导性较差,难以形成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指导,这就为当施工工作带来着诸多挑战,使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因此,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建筑行业了健康发展[1]。
2.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必要性
在建筑施工环节,由于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各个岗位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相关质量管理难以到位,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标准可供参考,质量监督关键岗位缺乏有效监管,无法有效履行自己职责。还有就是检查验收环节流于形式,存在着施工企业承接的建设任务和实际管理能能力不相符的情况,这些都造成了企业监管的脱节现象。缺乏量化评价数据。因此,进行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就非常有必要了,使建筑工程能够在一定标准下有效进行,促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3.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工程质量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来看,需要管理标准化和施工作业标准化。包括对覆盖工程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各个方面,在量化考核建设中对建筑行业进行了深入调查之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后发现,一些单位开展的施工作业标准化建设,能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和制约着标准化进程的发展。还有一些企业过分强调标准化,而忽视了其它方面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反而降低了建筑市场发展活力,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非常不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等进行有效联系,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抓住在建筑管理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并采用新思想、新方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将作业标准化、施工质量、制度执行力等得到良好发挥。
4.质量标准化进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4.1 标准化工作理念和质标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对施工工程进行全面的管理,需要结合施工质量标准化进程,融入先进的标准化管理理念,推进建筑企业能够更好的落实质量管理以及标准规范,通过将标准化工作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阶段,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以及效率。形成科学的施工管理框架,还要将安全标准化融入到工作中去,并实现现场试点检验,确定总体工作,完善质标管理的有效建设,实现申报、过程评价管理、竣工登记以及企业年度评价等管理细则,并按照规定按时间如每个月度、季度的评价工作、做好巡查工作。基本架构以及层次分布如图一,质标评价的工作框架。
图一 质标评价的工作框架
4.2 质标评价内容分析
在进行质标评价管理阶段需要结合相应的评价模块以及操作规则,进行质标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阶段需要结合实际的工作状况,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规律,对现行的建设法规、标准等详细的质量规范行为,实现施工现场主体责任的落实等。需要在质标试点工作中,结合试点项目与各方准确度进行有效评判,使其能够更深层次的解决质标工作的基本问题,完成评价规则的制定工作,遵守自主完善、效应积累、权重平移以及成因追溯等,作为相应评分制度标准工作的制定。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实践分析
5.1 阶段式推进工作
为了能够总结出在标准化进程中的实际效果,并能够及时的完成对时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改进策略,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工作的重点。对建筑工程标准化分阶段进行。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以上海建筑企业的标准化进程为例进行探讨,在初期根据项目的区域、工程特点以及企业的规模等作为参考指标,并经过企业的自我推荐,选定了部分企业为试点项目,进行标准化进程的有效尝试。在阶段性尝试后,需要进行经验总结,为进一步推广标准化进程提供帮助[2]。
5.2 管理机制的形成
在进行试点项目推荐过程中,通过培训,以及现场模拟等进行有效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具体实施阶段需要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使试点项目在不断的改进中稳步向前发展,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实践和探讨,总结在标准化进程中的出现问题。积极采用新思想和新方法,指导接下来的工作。并逐步形成定点巡回辅导制度,定期和各方进行综合会谈,通过对质标工作核心理念、体系框架、操作规则等的具体的工作,进行的充分的探讨以及方案的制定,并结合试点工作,进行必要的检验,最终能够编制出符合当地政策和发展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手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重要的操作标准[3]。
5.3 优化管理配置,提升质标评价
根据相应试点项目,要求各个施工承建单位进行自我审查工作,并根据各施工企业的合同、标准以及规范性的文件和现场施工情况进行比对,不仅能优化挡墙的质量管理工作,也能够对人员配置以及岗位管理职责分工等细节工作,进行了清晰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避免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麻烦。同时对检查制度等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做出相关规定,使工作能够按照相关要求顺利进行。质标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涵盖了施工的各个方面,如材料、技术、管理、分包、验收等基础模块,还可以根据企业负责项目以及管理职责进行选择好合适的质标方案,使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5.4 质标评价和实体质量的关系
质标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具体的实际施工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如技术交底、材料管控以及材料验收等阶段,对施工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在对比各项数据的后发现在施工现场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和质标评价呈现正比例的关系,有些项目的施工质量甚至做到行业领先,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认可。并根据相关要点,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将质标进程中的成功的经验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分享,为建筑行业内的质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指导,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试运营,为建筑施工质量工作的提升提供了一定标准[4]。
5.5 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工程质量管理方式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因此在具体的执行阶段,需要和现实管理手段相协调,实现工程质量管理思维的深刻转变,从而使数据管理方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让操作流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并让复杂的操作流程进行有效简化,提升质标工作的在建筑行业市场管理综合应用效果。经过一系列深入改革和优化,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实现了线上操作的流程,和现场数据评价和企业进行的数据库进行了实时对接,使质标管理工作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技术条件下做好地建筑质量管理工作。
6.总结
总之,在新时期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进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工作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实现阶段式工作推进方案,需要不断总结标准化进程中的得失,促进科学管理机制的形成,并对管理配置进行深度优化,提升质标评价,并结合新技术进行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喆麟. 浅谈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标准化[J]. 工程质量,2016(10):25-27.
[2]周峰,张烨. 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探索和实践[J]. 工程质量,2017(10):1-4.
[3]盛海浪,王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环球市场,2016(21):164-164.
[4]从海虎,孙则树.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探析[J]. 中国标准化,2018(10):164-165.
论文作者:陈嘉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工作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现场论文; 评价论文; 进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