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广东中山 528403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功能锻炼,试验组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64.00%);试验组的住院时间(11.71±3.2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3.5±3.67)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的髋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康复;髋关节置换;临床研究
随着制造水平的进步,固定方法的改良,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其可以有效缓解髋关节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恢复患者正常的关节功能,使患者对治疗更加充满信心。而髋关节疾病患者的患髋若要尽快恢复正常功能,离不开医生的手术,以及系统、严格的康复训练,只有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运动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了更好地分析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特在我院选取近两年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收集其资料进行随机分组整理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55人,女患者45人,患者的年龄在54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01±18.31)岁;试验组中,男患者54人,女患者46人,患者的年龄在53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72±17.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临床表现、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没有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试验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对患者进行治疗:(1)中医康复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第2天,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下肢进行中药烫疗,药方准备:将1.5份防风、羌活、姜黄、透骨草、独活、葛根, 以及1份草乌、红花、川乌、木香、桂枝等药物混合、粉碎、加老陈醋,浸泡3个月。应用时,将药方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50~60℃之间,注意防止患者烫伤。于患者膝关节、大腿中下段处,对其在进行熨烫,治疗持续时间为30 min,药包冷却后,可进行加热,进而反复多次使用,每天更换1 次;对于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将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物煎水,放置在患者伤口处,促进患者血液循环;(2)西医康复治疗:于患者术后第1天,医务人员细致讲解并指导患者做主动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对患者患肢进行被动屈伸训练,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角度直到达到最大角度,每天2次被动屈伸训练,每次1h,并练习直腿抬高;同时术后每天2次对患者的刀口进行红外线照射,每次30 min,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对照组单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不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其功能锻炼同试验组术后康复训练一样。
1.3观察指标[2]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以及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判断标准: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法进行评分比较。其中Harris 评分内容包括关节功能、畸形、疼痛、关节活动度,将Harris评分中这四个方面的得分相加后进行评价,总计100 分,差:70分以下,中:70-79分,良:80-89分,优:90-100分,若患者总得分越高,则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优良=优+良。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检验计数资料,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64.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运用手术方法,将被某些因素所破坏的关节面用人工关节进行置换,进而切除患者病灶,缓解患者的痛苦。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关节功能障碍等,因此,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3-4]。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尽早消除患肢肿胀,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单纯功能锻炼后的优良率;其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单纯功能锻炼后的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因为术后加强中医康复治疗,即应用中药烫疗,可以使药物直达病灶处,疏通患者的血脉、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血、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修复损伤组织,还可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又积极配合功能锻炼等西医康复治疗,进而可以显著减轻患肢肿胀,预防肌肉发生萎缩,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5];再加上中医康复治疗与西医康复治疗两者互相协助,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更加减少。这与谢艳红等学者的观点是类似一样的。
综上所述,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来说,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正常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一帆.中西医结合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0):59-60.
[2]柳顺伟.浅析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62-63.
[3]张建方,金国强,姚航军,等.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3,25(2):19-21,24.
[4]刘书玲.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3(1):239-240.
[5]杨丽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114-116.
论文作者:邓宾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术后论文; 功能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