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

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

黄玉兰[1]2003年在《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的隐喻观不同,认知隐喻观认为隐喻是认知的,概念的,它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有利工具。 为了进一步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和不同文化中隐喻的特征,本文首次尝试对英汉时间和爱情谚语中的隐喻进行比较研究。 虽然许多知名的语言学家都将谚语归类为隐喻,但是本文所做的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谚语都可被称作隐喻,因为一部分谚语只有字面意义并无隐喻意义。 研究发现在英汉谚语中两民族对于同一概念的理解运用了一些相同的隐喻,但更多地使用了不同的隐喻。这些不同的隐喻的产生主要是受各自文化的影响,体现了较为明显的中英文化特征。这一发现进一步验证了隐喻既有普遍性又有差异性的观点。 由于隐喻的使用,一个概念中某些与此隐喻一致的特征得到突显而其它一些与该隐喻不一致的特征将被隐藏。同样,由于隐喻的使用,时间和爱情概念中的某些特征得到突显,而这些特征所反映的正是谚语中的民间智慧,因此隐喻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强化包含在谚语中的民间智慧。

刘法公[2]2008年在《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隐喻研究中以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为代表的隐喻学派以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为基点开展研究,提出了很多隐喻新观点。国内许多语言学者近年来热衷于介绍和研究西方隐喻理论,却大多忽视将其用于汉英隐喻比较,使引进的隐喻理论未发挥出潜在的价值。本论文尝试把隐喻的思维观和隐喻的文化关联理论用于汉英隐喻分析,把隐喻与思维的关系同隐喻翻译与思维的关系相结合,开展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由此提升隐喻翻译的理论层次。本论文比较汉英隐喻的文化相互关联性和文化缺失性,分析隐喻翻译的主要困难、问题和前人的尝试,提出隐喻是思维方式可拓展到隐喻汉英翻译也是思维方式上,隐喻源于思维,思维决定隐喻的寓意;没有思维就没有隐喻,也没有隐喻的正确理解,同样,没有认真思维就无法实现恰当的隐喻汉英翻译。本论文用从西方隐喻研究理论新观点中得到的隐喻翻译新认识,剖析隐喻汉英翻译中比较典型的翻译缺陷问题,完成了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翻译方法论和与译文衡量标准等方面的基本研究,具体成果有四项:1.提出了隐喻汉英翻译的叁原则与内涵:(1)保持隐喻特征;(2)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3)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该原则总要求是:隐喻翻译完成后,汉语者思维中的喻体意象能够在英语译文读者的思维中“映射”;2.提出了保持隐喻特征,实现汉英隐喻的喻体意象转换的两条衡量标准:(1)泽文与原文喻源域的映射意象一致,(2)译文与原文的“喻体共知性”一致。该衡量标准可判断译文与汉语喻体内涵上是否一致,文化意象转换是否适当;3.提出了接通汉英隐喻关联文化内涵的叁个翻译方法与内涵:(1)转换喻体,(2)扩展隐喻,补出寓意,(3)直译喻体,增加释义;为译文喻体在内涵上与不同的汉语文化喻体“一脉相承”确立翻译方法;4.创立了为实施“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翻译原则的一个新译法:“文化喻体直译+内涵“解”译”。该新译法是从汉语歇后语的构成引发的思维创新,能够基本保障“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这一原则,保全汉语隐喻的文化喻体及其寓意在译文中显现。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探讨了西方隐喻理论和隐喻翻译理论可以给隐喻汉英翻译研究提供的四点新认识、隐喻的本质与研究价值、隐喻的可译性与隐喻翻译研究的必然性、国内外隐喻与隐喻翻译研究现状、隐喻翻译的研究意义与目标、研究方法等问题。第二章西方隐喻学研究发展历程与对隐喻汉英翻译的启示本章简要回顾并解读了Lakoff前后的西方隐喻研究成果,联系汉语隐喻实际阐述西方隐喻观点对隐喻汉英翻译研究的思维启示:智力正常的语言者可成为隐喻能力的强者;同理,优秀译者必须先做隐喻翻译的强者。本章提出了隐喻汉英翻译衡量标准的思路,认为汉英概念隐喻具有较强的对比基础。第叁章隐喻的认知与隐喻翻译的探索本章认为西方“隐喻”概念非常宽泛,能够涵盖汉语“明喻”之外的许多比喻,而汉语的“隐喻”则是比喻中的一支,或曰“隐喻”,或曰“暗喻”,提出把“喻体共知性”作为隐喻翻译喻体转换的衡量标准之一,用具体的汉英隐喻译例验证了该标准的适用性。本章提出隐喻汉英翻译原则要保障隐喻译文能达到认知对应的目标,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有限。第四章隐喻汉英翻译原则本章通过研究汉英隐喻翻译原则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汉英隐喻翻译的叁原则,用大量隐喻汉英翻译实例验证该原则的功能和应用价值,指出该原则可供我们理据充分地评判前人的隐喻译文,比较贴切地翻译隐喻,同时把目前的隐喻研究理论和隐喻翻译理论提升到更高的研究层面。第五章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的应用本章回答了“如何保持隐喻特征”、“如何接通汉英隐喻的关联文化内涵”、“如何根据语境弥补文化喻体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前两条原则的检验标准,确立保障实施第二条翻译原则的叁个翻译方法,创立了一个新译法,以期解决“文化喻体缺失”的隐喻翻译历史难题。第六章研究的主要结论本章归纳了全文的隐喻汉英翻译研究结果,即;四点新认识、叁个翻译原则、两个衡量标准、叁个构建的翻译方法、一个创新的翻译方法,指出本论文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3]2008年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研究》文中指出我们通过本课题主要对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现象进行了基础研究,对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的基本类型从句法层面和词汇层进行了初步分类并进行了认知解释。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国内外的比喻前沿研究概况,介绍了维吾尔语比喻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确立了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中,我们首先梳理了维吾尔语中表达同一关系、相似关系和差异关系的话语结构表达形式及其主要的语言标记。因为认知结构表现为语义结构,而语义结构是通过语言结构来体现的。所以理清表示这些认知关系的话语形式在比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探讨了使用比喻的认知意图即人们使用比喻有哪些主要的意图并怎样通过话语形式来实现这种认知意图等问题。第叁章探讨了比喻的两大类话语形式即话语形式的显喻和话语形式的隐喻及其次类的话语结构特点。第四章我们探讨了维吾尔语中比喻的凝缩形式。比喻的凝缩形式是经过历史和文化的筛选而形成的比喻固定格式。其中有固定的话语形式和词语形式。固定话语形式就是凝固的句子,短语。从类型上看,谚语、格言、经典文本中的比喻都是这类话语形式的直接凝固。而词语形式则是比喻词汇层面的凝缩形式。我们重点讨论了谚语中的比喻形式及其各种比喻类型的特点和比喻凝固的词语形式及其各种类型的特征。其中重点讨论了维吾尔语谚语中的显喻和隐喻的各种次类型及其特征。谚语中的显喻包括明喻和暗喻。我们对明喻和暗喻的变化格式进行了简单分析。谚语中的隐喻包括比拟、借喻和象征。我们分别对比拟的子类型拟人和拟物及其特征以及借喻和象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把维语中的词语形式分为显喻词和隐喻词。显喻词是指通过比喻关系创造的复合词。显喻词包括无标记性显喻词和有标记性显喻词。本体语素和喻体语素的直接组合就构成无标记性显喻词。本体语素和喻体语素通过表示相似关系的词缀语素间接组合就构成有标记性显喻词。隐喻词是指通过隐喻认知模式产生的词。隐喻词包括比拟词,借喻词和象征词。比拟词中有名词性复合词和动词两种。名词性复合词结构中只出现本体语素和喻体特征语素,本体语素是名词性的,喻体特征语素是形容词性的。维语中的名词性复合词,从语义特征上看是比拟中的拟人,但数量不多。我们根据动词的语义语用特征把比拟式动词区分为拟人式动词和拟物式动词。借喻词是指通过隐喻认知模式产生的词。我们根据借喻词是否带有表示相似关系的语素标记为标准把借喻词分为无标记性借喻词和有标记性借喻词。词典中无标记性借喻词比较多见。其中多义词就是这样产生的,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基本义以外的附加义部分是通过隐喻拓展而产生的,此类借喻词中名词和动词较多见。还有一部分复合词性借喻词。如:tφgεtapan(骆驼+蹄)骆驼蹄草,qa(?)itum∫uq(乌鸦+嘴)门扣儿,门鼻儿,elektir dolquni电子波,semantikmεjdan语义场等等。有标记性借喻词就是那些带有表示相似关系的构词词缀构成的词,它们作为备用的喻体来使用并凸显本体的某一形状、性质、颜色等方面的特征。维吾尔语中“-siman”这一构词能力较强的词缀就是构造借喻词的典型词缀,一般用此词缀构成形容词。如:adεmsiman类似人的,gylsiman像花一样,dolqunsiman波浪式、∫εpεqsiman朝霞似的等等。维语中的象征词是通过隐喻认知模式产生的。维语中有许多象征词的意义是人们通过长期使用而稳定下来的,成了人们熟知的知识储备体,它们是约定俗成的固定的备用单位。维语中“at马”象征助手,“tφgε骆驼”象征有耐心的人和大老粗等等。维吾尔古代文学中有一部分象征人物代表某种象征义。如:“(?)εm∫id杰木西德”象征勇士,大胆的人;慷慨,大方的人;“loqmanhekim罗克曼合克木”象征医术高明的医生和长寿明星。第五章我们首先依据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考察探讨了维语中作为始源域的空间概念对数量、社会等级、状态和质量等目标域概念的隐喻投射特征并对产生这种隐喻投射的隐喻认知基础进行了初步分析。其次,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维语中表达喜悦、愤怒、恐惧、悲伤等四种基本情感的语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发现这些基本情感都是在某些隐喻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并初步解释了这种隐喻表达产生的隐喻概念基础和认知经验基础。第六章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及理论探索作了总结,说明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尚待研究的地方。

黄玉兰[4]2006年在《英汉时间谚语中隐喻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谚语对研究人类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英、汉两语言中有关时间的谚语的研究发现,两民族基本都使用了隐喻性表达将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然而,由于互动体验、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民族在对时间概念的具体认知上却又不尽相同。

寇福明[5]2007年在《汉英谚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谚语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单位。它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人民大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体现了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以往的汉英谚语对比研究由于受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着重研究谚语的形式特征和谚语的文化观,即谚语的语言结构、修辞特点以及文化特征等。关于谚语认知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英汉谚语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本文在对比汉英谚语语音、语法和词汇以及修辞的共性和差异等类型学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谚语的认知特点和形成机制,阐述了谚语形成和理解的文化理据,分析了汉英谚语的语义结构和语义特征,并运用当代隐喻理论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谚语理解的认知机制。本文把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建立了谚语理解的认知语言学框架。我们认为,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同时其形成和理解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文章主要立足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隐喻理论为主线,从以下叁个方面对汉英谚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阐释。首先,谚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语言类型学和标记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汉英谚语的结构形式、韵律特征、词汇特点和语义特征进行了描写,对比分析了汉英谚语在语言类型上的共性和差异。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意义固化的隐喻,从结构上看,谚语或是本体和喻体同现的隐喻,或是隐含了本体的隐喻。按照谚语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它可分为隐喻性谚语和字面性谚语。其次,谚语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大多数谚语是隐喻性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了现代隐喻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汉英谚语形成和理解机制作了尝试性的探索,认为谚语作为具有真实值的命题是以经验性为存在基础的,谚语的形成是客观世界与人类思维互动的结果,是一个认知域的概念在另一认知域的投射。谚语的理解是以一个概念域的事物去理解或经历另一概念域的事物。作为一种常规化的映射模式,谚语常常超越了一般隐喻所使用的语境,可在更普遍、更广泛的相关语境下使用,它能够概括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经验。在谚语形成、发展及其理解过程中,动态的概念整合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本质特性。最后,谚语的形成和理解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谚语所表达的道理是通过将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情况与生活中更为普通、常见、具体的概念联系起来而突显出来的。谚语有着超出各种文化背景差异性之外的一些共同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谚语的运用往往建立在其比喻意义而非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的。谚语的运用反映了概念隐喻在人们认识理解世界中的普遍作用,同时,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又是决定隐喻产生、使用和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他们根植于不同民族的观念中,也反映在谚语的使用中。总之,本文立足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通过对其结构形式、韵律特征、词汇特点等微观层面以及谚语的文化特征等宏观层面的对比,探讨了汉英谚语产生的共性和差异及其原因,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英谚语意义的形成机制以及谚语理解的认知模式做了初步的探索,进一步证实了经验和认知在语言结构和功能构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张方方[6]2017年在《隐喻认知视角下的汉维谚语意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在传统的谚语研究中,隐喻被当做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不断的发展,隐喻也被当作一种认知手段,变成了人类体验世界的方法,成了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被Lakoff和Johnson视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谚语是生动形象的语言集合,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当中,人们却没意识到这些谚语运用的是隐喻的思维。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的框架下,汉维谚语中的源域、目标域是人或和人的行为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利用了人与谚语源域的相似性把人类的情感表现出来。本研究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汉维谚语中源域形象所具有的隐喻意义的相似性与相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概念隐喻是有普遍性的,将其运用到汉维谚语的研究中是切实可行的;(2)汉维谚语中,源域因其自身的生理特征是基本相同的,故在两种语言中对源域的理解也具有相似性。但汉维谚语目标域中所蕴含的隐喻意义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完全对应的;(3)由于汉维两个民族各自的认知方式、文化价值观等不同,造成了谚语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杨昭[7]2016年在《阿拉伯语隐喻性谚语的认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谚语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髓。谚语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言简意赅,涵盖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地记录了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活化石”。通过研究谚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以及该民族所持的语言。所以,谚语也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语言学通常从语用、语义、句法等角度来研究谚语。直到1980年,随着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By)一书的出版,认知语言学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这也给谚语研究提供了个新的视角。隐喻是人们运用熟悉、具体事物和已有的经验去了解未知抽象事物的认知方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手段。隐喻包括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隐喻过程就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过程。隐喻的存在取决于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阿拉伯语谚语作为阿拉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阿拉伯人认知活动的产物,且常常建立在比喻义而非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这样就产生了众多的阿拉伯语谚语隐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通过对阿拉伯语谚语隐喻的认知分析,一方面能揭示出隐喻认知机制,另一方面可以总结出阿拉伯语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阿拉伯民族思维、认知、性格特征的某些侧面。本文对阿拉伯语谚语所包含的隐喻进行认知分析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解读阿拉伯语谚语隐喻的认知机制;第二,通过对身体、人物、情感、品德等四个方面隐喻的认知分析,总结出阿拉伯语谚语所融合的阿拉伯民族的思维、认知、民族性格特征的某些侧面。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正文共分成四章。分别是身体隐喻、人物隐喻、情感隐喻及品德隐喻。本文采用分析、归纳、演绎叁种方法对阿拉伯语谚语进行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阿拉伯人日常交际中选词遵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二、身体器官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存在,由此产生的身体隐喻是阿拉伯人认识其他相对抽象事物的基础,即阿拉伯人的认知方式多为具体事物通过隐喻映射到抽象概念;叁、从阿拉伯语谚语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重血缘、重亲情的社会习俗;四、从阿拉伯语谚语中可以看出阿拉伯民族性格的基本特点:坚忍不屈、知足常乐、尚武勇敢等。通过研究阿拉伯语谚语中的隐喻,笔者期望能够在揭示隐喻认知机制的同时一窥阿拉伯民族认知方式、民族性格的某些侧而。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陈晦[8]2011年在《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植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原本用来指称各种自然植物的名词,除概念意义外,还被附加上了引申义。植物名不仅有助于我们区别植物特征、称谓成千上万的植物,而且经过长期锤炼、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日常交际中有助于信息编码和解码的富有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英语和汉语都有丰富的植物词语,它们洗练、形象地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认知模式,是语言与思维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的观察对象是英汉物名、名词短语、习语、谚语、经典句子及文学语篇中所出现的植物名词,包括专业俗名和多义名词或短语。依据认知语言学、文化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理论,并参照植物分类学标准,从概念隐喻、范畴化、原型和互动体验、百科知识角度入手,以英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通过对植物名称的理据性考察、植物词语意义的演变以及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文化和语用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对比,同时对英汉植物词语语义形成和理解的主要因素进行解释及系统总结,深入探讨植物词语隐喻化的认知特征,系统对比英汉植物词语意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主要的方法是描写与解释互相结合、认知与文化共述其缘,但在对植物俗名理据进行归纳、对英汉植物词语引申义进行综合比较时,也采用归纳和演绎法及统计分析法。研究的目标为:从植物俗名出发,依据整体植物概念和植物构成部分的中心概念词为范畴划分层次结构,分析对比由这些中心词组成的英汉植物词语的认知、文化、语用特点,如词义的词源概貌、概念隐喻与隐喻概念、语法形态特征、组合构词特征,提出“自然名物—类比映射—添加合成—民俗派生”的英汉植物词语的立体认知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描述英汉基本植物词的语言表现和文化印迹,为全面而系统地研究英汉植物词语及其认知和语用差异提供一种新的借鉴。本研究从纵向的线和横向的面对英汉植物词语进行了解析及对比。纵向线的研究包含对植物词语词义生成、概念映射、词义扩大、词义演变、词形组合、文化内涵、语用功能等进行系统归纳分析,横向面的研究主要在纵向的每一个层面上对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总结。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我们认为,植物词语是人类与植物有关的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体验所形成文字符号的结果。植物词语的引申义是建立在植物概念隐喻基础之上的,具体的概念是身体与外部世界互动的直接感知的结果,与植物相关的抽象概念则是通过植物概念隐喻构建的。因而,植物俗名和植物词语的引申义本质上属于概念性的,是隐喻的结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植物俗名的理据是人类概念系统的产物,大多数植物名通过具象类比、感官联想获得,植物名词的语言划分与植物学分类无关;植物词语的多义性是人类隐喻性思维与外部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但认知路径呈现扩散辐射的特点;基本义、隐喻义和文化义的形成遵循感官感知、心理感知、文化感知这样一个递进上升的路径。常用植物词语的搭配能力较强、语用广泛,但英汉具体词语表现不同,且汉语的植物词语搭配更灵活,语法表现更自由;英汉植物词语的共性和差异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英汉前10个基本植物词不尽相同,以它们为中心词的词群数量不同、各具特点,汉语的植物词群大于英语。建立在英汉植物词语命名理据、隐喻结构、词源语义、构词特征、词义对应、语用表现、民俗知识系统综合对比之上的语言学研究,其成果不仅有助于了解英汉民族的认知特征,有助于从不同文化角度认识植物词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元刚[9]2005年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叁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叁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叁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叁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叁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叁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叁,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叁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吴恩锋[10]2007年在《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基于由国内叁大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003-2006年共62307条文章标题构成的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采用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对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期揭示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引言,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节为隐喻定义探讨,探析四部汉语词典及六部英语辞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并介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和以Lakoff& 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第叁节为我国隐喻研究概况,分析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对隐喻认知观和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隐喻研究呈现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第四节为概念隐喻理论,回顾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详细介绍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第二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由叁节构成。第一节探讨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上;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下/行政级别高是上;行政级别低是下/发展是上;衰退是下/处于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上;离开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下/优先或受重视的是上;置后或不重视的是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下/力量强是上;力量弱是下/高端客户群体是上;低端客户群体是下/程度强是上;程度弱是下/评价好或名次高是上;评价差或名次低是下”等十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认知基础进行分析。第二节重点探讨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行政级别在上是高;行政级别在下是低/质量好、价格贵是高;质量差、价格便宜是低/程度强是高;程度弱是低/力量强是高;(力量弱是低)/评价好是高;(评价差是低)/(复杂的或明智的是高);简单的或弱智的是低/地位重要是高;(地位不重要是低)”等八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认知分析。第叁节为本章小结。第叁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是金”隐喻和“财富是水”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二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叁节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分别对以“身”、“手”、“头”、“下肢运动”、“其他身体部位”、“生育”等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四章为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由十一节构成。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数据,我们总结出十个结构隐喻类型,按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戏曲隐喻、博弈隐喻、饮食隐喻、教育隐喻、体育隐喻、医药隐喻、婚恋隐喻等。我们分十节对这十个结构隐喻类型分别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十一节为本章小结。第五章为结论,由两节构成。第一节总结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第二节探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D]. 黄玉兰. 苏州大学. 2003

[2]. 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 刘法公.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 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研究[D].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 英汉时间谚语中隐喻的对比研究[J]. 黄玉兰. 科技咨询导报. 2006

[5]. 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 寇福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6]. 隐喻认知视角下的汉维谚语意义对比研究[D]. 张方方. 新疆大学. 2017

[7]. 阿拉伯语隐喻性谚语的认知分析[D]. 杨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8]. 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D]. 陈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9].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 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 吴恩锋. 浙江大学. 2007

标签:;  ;  ;  ;  ;  ;  

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