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在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的启示_农民论文

“三农”在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的启示_农民论文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成功实践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三下乡论文,卫生论文,文化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十周年。11月24日,中宣部等14部委在河北衡水联合召开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0周年工作座谈会,5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并联合对全国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发出倡议: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自觉贯彻中央确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做好“三下乡”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

2.深入村寨农舍、田间地头、果园林场等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宣传党的有关政策,送图书报刊、电影戏剧、文艺演出,开展科技咨询、传授实用技术,看病治病、送医送药,把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文化科技卫生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往农村。

3.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农民群众需要出发,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4.带着感情下乡,在下乡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情况,虚心向农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农民群众同甘共苦,不铺张浪费,不增加负担,以实际行动树立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十年来,在中宣部等十四个部委的大力推动下,“三下乡”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只要看看广大农民欣赏演出时的喜悦、学到实用农业技术时的兴奋、受到医疗救治时的欣慰,就可以知道“三下乡”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在众多服务“三农”的社会事业中,“三下乡”的影响越来越大。

经过十年的实践,“三下乡”内容不断丰富,活动更加完善,一系列涉农的知识、技能、信息、物资、法规等,都已经纳入“三下乡”活动的范畴,“三下乡”正在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群众受益面日益扩大。

“三下乡”深受农民欢迎,靠的就是服务“三农”的扎实工作。十年来,许多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不畏艰苦,深入基层,在田间地头、在风霜雨雪中奔走,使广大农村群众获得了精神文化的享受,获得了致富的信息和技术,获得了健康知识和医疗服务。

十年的实践表明,“三下乡”是新时期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三下乡”把党的方针政策,党对农村、农民、农业的关心送到了亿万农民的心中,使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也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深入了解农村的现状,提高了制定政策的针对性和开展服务的实效性。“三下乡”所体现的正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十年的实践表明,“三下乡”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效举措。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稳定农业生产、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现代化建设。“三下乡”向广大乡村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倡导文明生活,符合亿万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为那些急需文化、科技、医疗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和西部农村雪中送炭,为改变那里的落后面貌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际行动。

十年的实践表明,“三下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社会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革,农村也同样处于这一历史变革的进程之中。“三下乡”对于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化解农村的各种矛盾,改变农村的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三下乡”一定能够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年奋斗,十年辉煌。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把“三下乡”推向深入,就必须持之以恒,就必须开拓创新,就必须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在“三下乡”活动中能直接受益的农民毕竟有限,只有坚持不懈,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才能使更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三下乡”十年来已经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涌现出大批优秀典型,但是如何使“三下乡”制度化、规范化,如何调动更多部门的力量投入“三下乡”,仍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各地发展条件各异,经济水平不同,风俗习惯有别,如何结合实际,使“三下乡”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们要在十年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工作,城乡携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标签:;  ;  ;  ;  ;  ;  ;  

“三农”在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的启示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