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方法探究
1.引言
数学在所有学科当中可以说是一门基础性和抽象性都比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一步一步打好基础,对于数学来说解题的过程当中不能有半点马虎。学生如果想要掌握好并且应用好数学的话,就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个阶段中培养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有更为出色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应该怎样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的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和逻辑思维能力之间有比较深刻的关系,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我们第一印象是严谨,有条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些学生十分努力在许多学科中都会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唯独在数学这门学科上没有太大的进步,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方式,数学不能通过蛮劲学习的,我们需要善用巧劲,做一道题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整道题目的大体思路,然后在整理思路。这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解题方式,许多学生上来连题目都不分析仔细就开始解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十分错误的,我们需要把需要花的时间放在正确的地方。同时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有着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做到对题目的流程性做一个精准的分析和探究。数学需要钻研,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题目解答的过程当中都能够体验到这种感觉,感觉数学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去进行钻研和分析,但是基础较差的同学每次都是没有答案的,因为其自身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完全构建起来,在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就会有许多的问题。所以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必须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本质上就是认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分析、对比概况、整理在整个逻辑思维过程当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当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1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经常说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特别是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在这个阶段升学压力还不算太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来自于学习方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去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学会去在规划课程流程的过程当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体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去对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会有“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借用班级的组成进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师可以随意以班级学生某个学生为零点,然后让其他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教师在讲台上随意说一个坐标让在该坐标上的学生站起来,然后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会找到其中的关联,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难度的递增,不能上来就给学生一个难度比较高的问题,可以从班级上的一个角点进行举例,然后再慢慢移动最后再去随机找到一个点,让学生去找到自身所处的位置,同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去不断去提升自身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去主动找到学习中的小窍门,然后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去培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对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高的学科,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会认为数学这门学科理论性比较强,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要学会去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比较枯燥和乏味,长期以往这种教学氛围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并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将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处理去对基础理论的巩固。当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列举一些基本的案例,去帮助学生加强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比如在教师在讲解集合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加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像是在在公园中的艺术品,就有很多的球体,学生通过想象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并且像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主动让学生去主动动手制作一些几何图形,比如让学生去制作一些几何图形,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的组合和搭配最后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领悟到知识的深度,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
3.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来说,教师不能去约束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思考,这个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性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当中的学习可以让自身得到质的提升,然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去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发散,在初中阶段我们会讲述到一些平面几何的问题,像是同旁内角、平行、相交之类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学生会针对问题的有不同的想法,一部分学生对于题目的题干要求没有理解,所以在解题中没有找到问题的所在。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往往会走一个比较繁琐的方向。教师需要对这两部分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去进行一些小提示,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在解答的过程中,善于用两种的解题方式,通过不同的解题方式解答问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去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有更为出色的表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可以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成绩密切相关,我们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向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在学习数学学习中有更高的效率和学习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彬.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62.
[2]贾怀明.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28.
[3]林启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18+220.
论文作者:陈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逻辑思维能力论文; 过程论文; 教师论文; 阶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