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敏
(泾阳县医院 陕西咸阳 713700)
【摘要】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不仅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严重者甚至可能会由于引发全身炎症而致死。本文笔者基于外科手术患者切口的概念对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给同行业医疗事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051-02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后的30天内都可能会发生术后切口浅表层、深层以及腔隙感染,这也是医院内发生感染的一个主要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展开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控制。
1.手术部位感染概况
从我国各医院整体的感染状况来看,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感染原因,进行腹外清洁手术的病人有约5%的病人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而进行腹内手术的病人有20%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相比于手术后并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患者发生再次住院的风险更高、住院时间更长、死亡危险也更高。并且,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其发生严重感染的概率也相应的越高,因为大型手术所用的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也会更多,术中病人的表皮以及粘膜被划开,失去了人体的病菌保护屏障,所有的病菌都可能会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2.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影响因素
2.1 操作人员相关的的因素
在手术过程中,相关的医务人员应当拥有良好的无菌意识,但很多医生依然存在无菌意识观念淡薄的问题,特别是资历不高的医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污染、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在手术过程中,不带手套、手未冲洗干净就接触无菌台,给无菌台造成了污染。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手套破裂却未及时进行更换的问题。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进行腹腔手术的过程中,开打开腹腔脏器时忽略了对腹腔的保护,或存在操作过程清洁不彻底的问题。有些手术由于用时较长,而操作者如果手术不熟练,消耗过多的时间便会导致切口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这也大大增加了感染的发生几率。
还有些外科手术在进行的过程中,有些人员进行参观,但往往有些参观人员并非专业医护人员,他们缺乏应有的医疗常识,加之医院方面管理不足,参观者在手术间乱窜,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患者内在因素
相关调查显示,手术完成后,患者的免疫力会下降,并且会受到患者年龄、肥胖程度以及病情状况的影响,并与患者术前的住院时间、营养状况、身体病症、手术部位有很大关系。
2.3 抗生素药物应用不当
在实际的医疗过程当中,往往有些医护人员为了提高医疗效果,受利益趋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过长、药量大,并将多种药物混合使用,给患者身体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4 手术环境因素
我国外科医疗设备紧张,手术室病人的床位常常不够用,人流过于密集,并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空气质量不佳也会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增加,手术室内空气质量对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飞沫、尘埃等都可能携带并将,进入切口,造成患者切口感染。
3.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干预措施
3.1 手术室感染控制
各医院应当建设新型洁净的手术室环境,确保手术室无菌清洁,所有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佩带手术室专用的衣帽、口罩和鞋子,有关工作人员也要尽可能的不要随意在手术室走动;手术期间不可抖动衣服,控制好手术参观人数,严禁患有传染病的人员进行手术区域;相关的医疗人员不可携带手机进行手术室;对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严格控制,降低气流流动,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菌落数不会超标。
3.2 规范相关操作
一般来说,病原菌是寄居在腹腔脏器的条件致病菌,腹部手术则多数为可能污染手术,若不手术技巧不足或忽略了对切口的保护,会产生较多的脓液和消化道内容物,一旦吸引不净便会对手术切口的愈合状况造成直接影响。要对切口感染进行预防,医生的无菌观念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术中应对切口进行重点保护,避免残留进入伤口。在处理化脓病之前,需对周围正常组织进行保护,若脓液过多,应利用吸引器迅速吸干,之后再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必要时可利用甲硝唑进行清洗,之后用吸引器迅速吸干。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不要结扎大块组织,拉钩时用力不能过大,手术中所使用的纱布以及医疗器械也要立即撤走。在进行清脓操作时,尽可能的使用器械,手套污染后及时的进行更换。
3.3 科学管理
应制定一个完善的卫生制度,确保外科手术室每天都会有相应的人员进行定时的消毒;并按将对手术所需的一次性医疗接卸的管理,设置专门的科室对其进行保管,确保一次性使用;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之前也要严格执行有效洗手,并对医护人员手部细菌数进行定期的检测,否则很容易通过手部将细菌带入患者伤口,引发切口感染;并确保患者营养盗到位,缩短住院时间,确保其所需热量,缩短手术等候时间,安排病人早日手术,尽可能的缩短病患的在院时间。充分考虑患者的手术类型、感染部位以及具体状况,合理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4.结语
综上所述,可能造成手术干扰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其控制办法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预防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技能,合理使用药物,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9):786-789.
作者简介:朱小敏(1980.9.20-),女,汉族,本科学历,现为泾阳县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
论文作者:朱小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外科手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