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建设为例_课程论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建设为例_课程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育人体系建构的案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清华论文,大学附属论文,新课改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新课程改革与实验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如何处理这三级课程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何校本化实施三级课程,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发展要面临的实际问题。面对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构建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并带动学校教学和管理的系统整合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出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秉承既往“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教学理念,运用“主题教学”中“整合”的思维方式,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及学生情况,构建了“1+X课程”育人体系,以“主题”为抓手,整合教材和课程资源,衔接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等因素,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学校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1+X课程”的理论构想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权利,为课程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清华附小创建的“1+X课程”育人体系,紧密结合学校发展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着眼于中小学课程目标的实施,并以课程作为杠杆,撬动了学校全方位的改革。

(一)“1+X课程”的课程观

课程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最突出的表征。当前,无论是知识观还是知识增长方式的变化,对课程的发展都具有直接的影响。“人们确实需要重新考虑学校课程的结构,将综合化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反映了人类知识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影响人类知识增长因素的复杂性,也反映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整体性。”[1]知识观的变革映射到课程领域,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单一的分科课程,不是以“学会知识”,而是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指向设计课程。以往的分科知识积累,虽然丰富,但学生接受的知识却是碎片式的、零散的,缺少统整,难以形成结构,与学生既有的经验无法很好衔接。因此,进入21世纪,课程整合作为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并且在实践层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课程整合最初来源于英美教育界专用术语"integrated curriculum"和"curriculum integration"。关于课程整合的概念内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整合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2]清华附小“1+X课程”整合实践是建立在广义的课程整合理念之上的实践探索。在课程领域,打破原有课程学科间的壁垒,有效地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丰富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整合既在宏观上涉及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认知、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以及知识的各个系列要素的成分,乃至逐步延伸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这种整合,不是叠加,而是通过合理的结构搭配,形成学校多方面育人的合力。

(二)“1+X课程”的发展观

基础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教育要作用于学生,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应该具有完整的思维,健全的心灵。课程设计,也应当把每一个学生看作一个需要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生命体”,开展对学生身心发展本身的研究,并基于此进行课程设计。

如何为“完整的生命体”打下基础?清华附小首先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育人观念。经过家长、教师、学生反复论证,学校提出“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把“健康”、“阳光”、“乐学”作为小学阶段的成长样态。办学使命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聪慧”与“高尚”是“完整的生命体”的终极追求。“健康”、“阳光”、“乐学”则是“完整的生命体”在小学阶段的表现。梳理学校办学使命,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定位学校发展,以学生个性成长把握学校改革的方向,进而让学生在清华文化的润泽下,拥有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能力,正体现了清华附小办学的追求。

基于办学使命,学校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素养的立体式发展,而这仅靠传统的分科课程的教学难以实现。“分科课程注重系统知识的掌握,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与呈现方式(从易到难,按照成人学术领域的划分来编排课程等)、教学方式(灌输式)、师生关系(权威型的教师)和课程评价(偏重记忆)方面不利于照顾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的主动性。”[3]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实践,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寻求构建适合学生整体、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已有经验和未来生活的需要为依据,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社会化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1+X课程”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

课程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传统课程模式遵循严格的“班级授课制”,学生要在固定的40分钟时间,在固定的课堂上,接受以讲授法为主要授课方式的线性推进式的学习。而“1+X课程”大胆突破传统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限制,整合多版本教科书,优化教学资源,弹性安排课时,进行“走班”学习探索。学校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了以课程为支柱,以优化组织管理、创新教师聘任为辅助的育人体系。

(一)总体设计

当前,基础教育实施的主要是分科课程,而且分科过细,教学内容窄而深,缺少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与生活之间的横向联结。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现实问题本来是综合的、立体的、紧密联系的,而且现代社会变革加快,职业流动性增加,许多人原有的专业身份淡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华附小顺应时代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总体规划。

1.确立“十个一”课程目标

整合课程和优化课堂的目的是帮助儿童更好地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与世界的开放联系中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创生意义,从而更加有效地面对现实问题。秉承清华附小“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课程体系的整体目标描述为“十个一”: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其中,前“五个一”是基础目标,后“五个一”是特色目标,省略号表示允许并鼓励师生创生独有目标。所有目标通过“1+X课程”落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方面,传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智能,而忽略了其他几种智能的发展和提高。而这“十个一”力求较为全面地涵盖一个优秀人才所具备的发展素养,体现了小学教育培养“完整的生命体”的基础性。

2.明晰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沿着“十个一”课程目标的思路,学校拟定了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1+X课程”育人体系。“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强调回到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是基础、是底线。“X”指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这是在“1”的基础上的补充、延伸与创新。一是体现学校个性的课程,如清华文化课程;二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如对卓越学生的扶植(“一条龙”课程),对特殊学生的呵护(“种子”课程),以及师生自创课程等。

在“1+X课程”的结构设置中,“1”与“X”寻找黄金分割点。“1”强调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接近总课程的70%;“X”课程占总课程的30%,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1”与“X”相辅相成,平衡互补,达成课程目标,而最终实现基础的、完整的、大写的“一”。

同时,学校将课程改革立足在改造课堂,以“兴趣值(是否愿意学)、方法值(是否会学)、容量值(是否学得丰富)、意义值(是否促进生命发展)”的四个增值点考量学生学习是否“增值”;变革学习方式,以“小组化学习”为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将学生的问题转变为课程资源,发挥主体建构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课程与课堂设计,同样体现了清华附小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尊重。

(二)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没有统一的模式,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培养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清华附小基于学校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了课程整合的三条途径。

1.学科内整合

学科内整合是指在某一学科内,在国家统一标准、地方统一教材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只使用一个版本教材的局限,通过引入多版本教材、调整学习内容与教学的重点和进度、重新设定课时长短来实现的一种整合方式。从目前国内教材来看,现在的教材大多是一纲多本,各版本的教材各具特色,适用性各异。通过超越教材,实现各教材的优势互补是学科内整合的有效途径。清华附小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研发了学科目标体系,编制出版了每学年一册的语文、数学、英语的《质量目标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使课程标准清晰化。《指南》梳理了每个年级学生应当达成的学习水平,以及教师的实施策略,搭建了课程标准与学科教材之间的桥梁。一册在手,教师能够明确每个学年本学科知识、能力的经纬线,以此为依据,能比较清楚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为优质的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在《指南》的基础上,学校编制了用以实现每一课课堂教学目标的学科《课堂乐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使课堂目标操作化,实现了学习过程的自主化。《手册》为每一课精读精学的教材内容设计了“乐学单”,分为三个板块:预学、共学、延学。预学——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发现不懂的问题,带着准备和疑问走进课堂,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共学——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师生、生生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在质疑、释疑的循环中获得持续的提高。延学——学生带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课后继续思考,鼓励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手册》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的通道,使课堂上的多方对话有了依凭,明确了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练的问题。同时,因为《手册》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兴趣、增进了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

2.学科间整合

学科间整合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打破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的界限,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连接不同学科。学科间整合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其中,以“主题”统领课程,开展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最具实效。清华附小尝试将国家十几门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课程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可以迁移的方法,整合为五大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情境。五大领域的划分,并不是否认学科课程的重要性,而是依据学科属性,体现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的转变,在领域命名中充分体现学科共有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彼此教学内容差异性很大的学科走向整合。

在学科间整合的探索中,学校还找到了“戏剧”这一跨学科整合的有效形式。借助戏剧,每个学期,每个班级选择一个主题,编排校园剧。从选题、剧本创作到节目排练、道具制作、舞台效果设计等则都由学生完成,语文、音乐、体育、舞蹈、美术、书法、数学、科学等多学科教师围绕学生在排演中的需要,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增长了各学科知识,领悟了真善美,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艺术审美、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

3.学科内外整合

学校是缩小的世界,世界是放大的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应禁锢在学校中,而应该参与到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把这些密切相关的内容统整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迸发创造的火花。在清华附小的课堂上,教学内容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通过主题或项目研究,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使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意义。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实践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发生联系。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科或跨学科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某些方面的问题展开实际研究。学生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用调查报告、PPT发言、实践作业等多种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也积累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学科内外整合冲破课堂的空间束缚,学生不仅在“本班教室”学习,还要在“其他学习场所”进行“走班”学习。“走班”一是指学生离开班级,前往“专业教室”学习;二是指学生根据各自需要选择学习地点。在夯实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发展其个性。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相关的大学、博物馆、电影院、实践教育基地等,走向国内与国外广阔的天地,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加强学科内外整合的力度,学校每月都会举办至少一次月度活动,通过结合感恩节、复活节、劳动节、儿童节等主题节日,设计相关的读书、文艺汇演等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由学生创意、设计、实施。同时,校园里的晨练、校刊、电视台、广播站、网站都由学生自我管理,志愿者服务岗遍及校园及“水木秀场”,这一切都为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知识、积极展现自我的平台。以“整合”思维贯穿的附小的课程设计,将学校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落实到学生每日的校园生活中。

(三)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

为保障“1+X课程”育人体系的顺利推行,学校在原有单一的“扁平式”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简约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管理,形成了结构化的管理布局,为学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1.重组机构

学校管理聚焦于教师,服务于学生。为达成育人为本的服务格局,在学校管理布局上,转变教师工作思路,使所有工作立足研究,服务学生发展。为此,学校将校长室改为“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将学校繁多的各部门整合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1+X课程’研究中心”、“综合服务研究中心”。其中,前两个为核心部门,后者为保障部门。通过机构合并精简,使各个年级及科任学科组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各中心组织功能,加强协同配合,突出以学生为本。

2.学段捆绑

在各个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学校把六个年级整合为“低”、“中”、“高”三个学段。同时,根据教师所教学段,把原有的体育、美术、音乐、英语等多个科任部门的教师整编,使其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参与学段教育教学管理。各学段则自主安排作息时间、课时、人员、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独立小组。通过分学段管理,给予了各学段充分的自主权,使教师实现自主管理,避免重复管理与被管理,从而使管理真正保障学生的发展。

3.双聘选择

早在2003年,学校就通过实施双聘制,打破原有的“铁饭碗”,但当时仅仅停留在对教师任职的聘任合同上。现在学校进行结构化的岗位选择形式,采用多层“双聘制”。学校和教师投票聘任各研究中心负责人,各研究中心聘任自己所属部门负责人;学校和各中心负责人聘任学段主管,学段主管聘任学段班主任、副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同时,教师也自主选择适宜的学段和管理岗位。双聘制,一方面增强了各研究中心以及低、中、高各学段的工作自主性,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与创造性。

4.弹性课时

恰当的课程内容,需要适宜的课程组织形式加以配合,为此,学校调整了课时结构,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弹性化的灵活多变的课程组织形式,适应“1+X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保证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设置“基础课时35分钟”,“大课时60分钟”,“创新与实践90分钟”,以及10~20分钟的“小课时”。基础课时用于整合后基础性学科的教学,更强调课堂“精讲精学”。“大课时”主要用于学生开展学科间整合的研究性学习。比如需较长时间进行情境营造、情感酝酿的“语言与人文”板块,较长时间进行实践探究和动手操作的“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板块等。清华附小在整合国家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突出“母语学习”、“体育健康”、“创新与实践”三大特征。这样根据学科与教学内容的不同,长短课时交错,张弛有度,时间安排趋于合理,学生学习也更加轻松自由。

“整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经过几年的尝试,清华附小“1+X课程”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课程整合中,通过优化课堂,增加实践,使教学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学生能够快乐、自由、主动地发现自我、发展个性,清华附小学生“健康、阳光、乐学”的样态逐渐形成。教师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知识结构,走出了原来“左手教材、右手教参、学科本位、各自为战”的工作方式,由原来的课程执行者变成了课程创生者,增强了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形成了再实践、再研究、再学习的氛围。对学校课程文化而言,整合课程、优化课堂推动了学校管理机制、考试评价、教学研究、教师综合素养、后勤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学校的育人特色初步形成。

标签:;  ;  ;  ;  ;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建设为例_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