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定语的语义定位与判断方法_定语论文

形容词定语的语义定位与判断方法_定语论文

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与判定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语论文,语义论文,形容词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问题的提出

形容词定语在句法上修饰它后面的中心语,但是在语义上却可以指向多种句法成分。比如下面例(1a)中形容词定语指向的是句子的宾语,例(1b)的形容词定语则指向句子的主语,例(1c)的形容词定语则指向宾语的定语。(本文用黑体来突显形容词定语,用加下画线来表示形容词定语的指向对象)

(1)a.我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b.绰约的云影投在那一片蔷薇花上。

c.他住进了新教师的宿舍。

事实上,例(1)中的现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这里形容词定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它可以跟随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跑到很多句法位置。比如上面例(1a)中的形容词定语就处于句子的宾语位置,例(1b)中的形容词定语就处于句子的主语位置,例(1c)中的形容词定语就处于句子宾语中的定语位置。可是,形容词定语所指向的对象并没有变,都是指向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这种现象似乎可以用詹人凤(2000)的一句话来概括:“定语的语义指向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都指向它后边的中心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请看(“→”表示向后指向,“←”表示向前指向):

(2)a.这是一件干净的衣服。(干净→宾语)

b.我不该喝了那三杯猛酒。(猛→述语)

c.他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主语←愉快)

上面例(2)中的形容词定语都处于句子的宾语位置,在句法上都是宾语的修饰语,但是在语义上仍然可以指向多种句法成分。其中,(2a)中的形容词定语指向句子的宾语,(2b)中的形容词定语指向句子的述语动词,(2c)中的形容词定语指向句子的主语。并且,例(2)中的现象无法用詹人凤(2000)的规则来解释,(2b)和(2c)中的形容词定语都不是指向它后面的中心语,而是指向前面的述语动词或者句子主语。

既然形容词定语在某一位置上可以指向多种句法成分,那么在一个包含形容词定语的现实句子中,形容词定语就有指向多个对象的可能性。以上面(2b)为例,如果我们对这个句子缺乏语感的话,我们对句子中形容词定语的指向就会有三种可能的解读:指向主语、指向述语动词或者是指向宾语。那么,哪一种解读才是正确的、符合句子原意的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方法来进行判断。如何判定一个句子中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这个问题前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本文所讨论的形容词范围是广义的,既包括一般的性质形容词,也包括区别词和状态词。为了考察的方便,本文只讨论句子中出现一个一价形容词定语的情况。

鉴于目前语法学界对语义指向的定义很多,也很不一致,所以有必要首先对语义指向进行定义。我们在这里把语义指向定义为句子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有直接联系的可能性,但是实际上只与其中某一个或两个成分发生直接语义联系的情况。

一、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语义指向情况

关于形容词定语的指向情况,前人做了一些研究。王景丹(1999)从指向方向的角度考察了形容词定语的指向情况,认为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可分为顺向指向和逆向指向两种。顺向是和形容词定语句法修饰的方向一致,也就是向后指向;逆向就是和形容词定语句法修饰的方向相反,也就是向前指向。下面例(3)中的形容词定语就是顺向指向,例(4)中的形容词定语就是逆向指向:

(3)a.悠扬的歌声响起来了。(悠扬→歌声)

b.他挖了一个深深的坑。(深深→坑)

(4)a.今天他总算吃了顿饱饭。(他←饱)

b.他刚才睡了会安稳觉。(他←安稳)

丁凌云(1999)则详细探讨了形容词定语指向多种句法成分的可能性,认为:“定语的语义不仅可以指向各种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定语,还能指向某一行为。”形容词作定语也可以指向多种成分,丁文中举的例子有下面一些:

(5)a.这是一件干净的衣服。(干净→宾语)

b.他住进了新教师的宿舍。(新→宾语的定语)

c.他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主语←愉快)

除了指向宾语、宾语的定语、主语之外,形容词定语似乎还能指向谓语动词。吕叔湘(1979)举到下面的例子:

(6)走了一大截冤枉路。(走得冤枉)

吕先生的原文是这样说的:“也有这种情形:论结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是在语义上指向C,例如:(a)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圆的圈);(b)走了一大截冤枉路(走得冤枉);(c)几个大商场我都跑了(‘都’总括‘几个’)。”(注:参见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第70小节,北京:商务印书馆。)按照我们的理解,吕先生认为这里的“冤枉”是指向谓语动词“走”的。

吕先生的例子可能会引起争议,比如有人会认为这里的“冤枉”是指向动词“走”的施事,而不指向谓语动词“走”。但下面彭兰玉(2001)的例子就不会有疑义了,见例(7):

(7)a.我不该喝了那三杯猛酒。(张天翼《华威先生》)(谓语动词←猛)

b.别人在他后背上击一猛掌。(毛泽东《这个乡两年就合作化了》)(谓语动词←猛)

以上研究有一个很大的局限,那就是形容词定语都处于句子宾语的位置上。而事实上,形容词定语的位置是非常灵活的,它既可以在句子宾语的位置上,也可以在主语位置上,还可以在介词宾语位置上。只考察形容词定语在宾语位置上的指向情况,不能够完全反映形容词定语的指向特点。

下面,我们将全面考察形容词定语在三种句法位置上的指向情况:主语位置、介词宾语位置、宾语位置。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语位置不是指形容词充当主语,而是指形容词定语作为主语的一部分而处于主语的位置上。其他介词宾语位置、宾语位置也是如此。为了保证考察的结果具有真实性,我们尽量从语料中寻找例句。我们考察的语料主要来自于下面四部小说:张贤亮的《绿化树》(中篇)和《习惯死亡》(长篇),刘绍棠《鹊桥儿女》(中篇)和《蒲剑》(中篇)。(注:张贤亮的两篇小说选自《张贤亮小说自选集》(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刘绍棠的两篇小说选自《瓜棚柳巷》(吉林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为节省篇幅,下面一律采用简称。《绿化树》简称为《绿》,《习惯死亡》简称为《习》,《鹊桥儿女》简称为《鹊》,《蒲剑》简称为《蒲》。)没有注明出处的是我们自造的句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同位置上形容词定语的指向情况:

(一)形容词定语在主语位置上的指向情况

从语料考察的结果来看,形容词定语在主语位置上可以指向句子的主语的中心语和主语的名词性定语。例如下面(8a)中的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主语的中心语,(8b)中的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主语的定语,(8c)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主语的定语。

(8)a.绰约的云影投在蔷薇花上。(《习》)(绰约→主语的中心语)

b.新教师的宿舍就建在学校的西门。(新→主语的定语)

c.她流连的目光比往常更加炽热。(《绿》)(主语的定语←流连)

(二)形容词定语在介词宾语位置上的指向情况

形容词定语在介词宾语位置上可以指向主语、介词宾语以及介词宾语的定语。例如下面(9a)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句子的主语,(9b)中的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介词宾语的中心语,(9c)中的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介词宾语的定语,(9d)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介词宾语的定语。

(9)a.我大吃一惊,用惶惑的眼睛看看馍馍,又看看她。(《绿》)(主语←惶惑)

b.他们在明亮的月光下跳起了舞。(《蒲》)(明亮→介词宾语的中心语)

c.他把新自行车的链条弄坏了两根。(新→介词宾语的定语)

d.我被她冷静的算盘弄得晕晕乎乎的。(《绿》)(介词宾语的定语←冷静)

(三)形容词定语在宾语位置上的指向情况

这个位置上的形容词定语可以指向的成分最多,包括主语、主语的定语、介词宾语的定语、谓语动词、宾语的中心语、宾语的定语以及句外成分等。例如下面(10a)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句子的主语,(10b)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主语的定语,(10c)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介词宾语的定语,(10d)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谓语动词,(10e)中的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句子的宾语,(10f)中的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宾语的定语,(10g)中的形容词定语逆向指向宾语的定语,(10h)中的形容词定语指向句外成分。

(10)a.叶兰不禁流露出失望和委屈的神色。(《鹊》)(主语←失望、委屈)

b.老人家的脸上呈现出痛苦的神色。(《蒲》)(主语的定语←痛苦)

c.我从男女农工的吼叫声中听出了悲愤的意味。(《绿》)(介词宾语的定语←悲愤)

d.我不该喝了那三杯猛酒。(张天翼《华威先生》)(谓语动词←猛)

e.马千乘有一张漂亮的面孔。(《鹊》)(漂亮→宾语的中心语)

f.他撕下了那本旧杂志的封面。(旧→宾语的定语)

g.我……但也感受到了海喜喜的无私的友情。(《绿》)(宾语的定语←无私)

h.我看见一张幸福的笑脸。(幸福→句外成分)

如果仅仅从不同位置上的形容词定语能够指向成分的数量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下面一个初步的规律:

主语位置<介词宾语位置<宾语位置(“<”表示“少于”)

这样,我们对形容词定语指向情况的认识就比前人更深入了一步。形容词定语不仅在宾语位置上可以指向多种句法成分,而且在主语位置、介词宾语位置上也可以指向多种句法成分;不仅在宾语位置可以顺向指向、逆向指向,而且在主语位置、介词宾语位置上也可以顺向指向、逆向指向。另外,在指向数量上,各个位置上的形容词定语也有区别,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二、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的判定方法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形容词定语在句子中的指向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形容词定语可能指向多种句法成分,所以判定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对象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消除歧义的过程。

前人对这个问题不太重视,一般都是依据自己的语感来判定。但这样做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遇到语感不一致的时候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上面吕叔湘先生举的例子就是如此。另外,如果我们的研究是面向计算机信息处理或者是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而计算机和留学生对此是没有语感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该怎么办?如何解决语感不一致的问题以及没有语感的留学生和计算机识别某句法成分语义指向的问题,这是目前语义指向研究的薄弱环节。

丁凌云(1999)首先提出这一问题。她认为,以往的研究只凭借个人的语感来确定一个成分的语义指向,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做法。因为“语感是不确定的,难以形式化加以验证,往往容易产生分歧,不宜作为确定语义指向的依据”。鉴于此,丁文提出两个确定定语语义指向的标准:一是考察句子的变换形式;二是利用语义特征分析。举例来说:

(11)a.他买了一本新书。(新→他?/书?)

b.他走了一大截冤枉路。(冤枉→他?/路?)

例(11)中各句的形容词定语都有不止一个可能的语义指向对象,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指向对象呢?我们先运用标准一,(11a)中“新书”可以变换为“书新”,而“他”和“新”没有语义上的组合关系,不能说“他新”,所以(11a)中“新”是指向宾语“书”的。再看(11b),我们既可以说“他冤枉”,也可以说“路冤枉”(注:我们调查过一些同学,他们中一小部分人认为“路冤枉”可以说。),单凭标准一无法确定“冤枉”的指向对象。我们再接着运用标准二,我们发现,“冤枉”类形容词(愉快、沮丧、幸福……)都能进入“他觉得x”格式,而进入该格式的形容词都具有[+感觉,+有生]的语义特征。(11b)中主语“他”是人称代词,具有[+有生,+第三人称]的语义特征,而“路”的语义特征是[—有生]。相比之下,只有“他”的语义特征与“冤枉”有重合之处,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冤枉”是指向主语“他”的。这两个标准非常形式化,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了单凭语感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但是,丁文的方法也有局限。请看下面的例子:

(12)她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漂亮→她?/衣服?)

(13)他看到了妈妈慈祥的笑容。(慈祥→他?/妈妈?/笑容?)

(14)他看到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幸福一他?/笑脸?/句外成分?)

上面例(12)中“漂亮”是指向“她”还是指向“衣服”呢?按照丁凌云的判定标准一,两个变换式“她漂亮”和“衣服漂亮”都成立;按照标准二,“她”和“衣服”在语义特征上都可以和“漂亮”相匹配。这样,我们就会得到“漂亮”在句子中既指向“她”又指向“衣服”的结论。但是,这种结论和我们的语感是不相符的。事实上,“漂亮”在该句中只指向“衣服”,不指向“她”。

再看例(13),按照标准一,变换式“他慈祥”、“妈妈慈祥”、“笑容慈祥”都成立;按照标准二,“他”和“妈妈”在语义特征上都与“慈祥”相匹配。这样,我们就会得到“慈祥”在句子中既指向“他”又指向“妈妈”的结论。但是,这种结论和我们的语感也是不相符的。事实上,“慈祥”在该句中只指向“妈妈”,不指向“他”。

再看例(14),按照标准一,变换式“他幸福”、“笑脸幸福”都成立;按照标准二,只有“他”在语义特征上与“幸福”相匹配。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幸福”在句子中指向“他”的结论。事实上,这种结论和我们的语感也是不相符的,我们的语感告诉我们,“幸福”在该句中应该是指向句外成分,不指向“他”。

王金鑫、卢莹(2004)提出了一条判定情感形容词语义指向的规则,“即指向在句法距离上离它最近的指人词语”。但是,这个规则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形容词,即使是用于情感形容词,这个规则也有局限。例如上面的例(14),形容词定语“幸福”最近的指人词语是主语“他”,但实际上“幸福”指向句外成分。下面再举一些例子:

(15)a.我看到妈妈那幸福的笑脸。(幸福→我?/妈妈?/笑脸?)

b.我给了妈妈一个幸福的笑脸。(幸福→我?/妈妈?/笑脸?)

(16)a.我在小王脸上看到一丝愉快的神色。(愉快→我?/小王?/神色?)

b.我在小王家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愉快→我?/小王?/假期?)

例(15a)出现两个指人词语,离形容词定语“幸福”最近的是“妈妈”,所以“妈妈”是形容词定语的指向对象;(15b)也出现两个指人词语,离形容词定语“幸福”最近的也是“妈妈”,但是形容词定语的指向对象是距离远的“我”,而不是距离近的“妈妈”。

例(16)中的情况也是如此,两个句子中都出现两个指人词语,在距离上都是“小王”离形容词定语近,“我”离形容词定语远。按照王文的规则,两句中的形容词定语都应该指向距离近的“小王”。但事实上,(16a)指向“小王”,(16b)则指向距离远的“我”。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进上面的标准呢?我们在这里提出了判定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的三个原则,表述如下:

A.语义特征匹配原则:形容词定语与其指向对象在语义特征上必须匹配。

B.顺向指向优先原则:形容词定语优先指向句法修饰的对象。

C.施事主语优先原则:形容词定语优先指向句子中动词的施事主语。(注:我们的三个原则所解释的范围仅限于句子中不多于三个可能的指向对象时,如果句子中有三个以上可能的指向对象,如“只有在张老师家里,我们才能看到小王看到那幸福的笑脸”等句子,我们的方法暂时还无法处理。)

以上三个原则的使用顺序为A→B→C。顺序使用这三个原则,不仅可以有效判定如例(11)中前人可以解决的句子,也可以有效判定如例(12)~(16)等前人解决不了的句子。

例(11),按照原则A,(11a)中只有宾语“书”与形容词定语“新”在语义特征上相匹配,所以形容词定语“新”指向宾语“书”。同样的方法可以判定(11b)中形容词定语“冤枉”指向句子的主语“他”。这与丁凌云的判断结果是相同的,只是我们抛弃了冗余的变换式标准。例(12),按照原则A,“她”和“衣服”在语义特征上都与形容词定语“漂亮”相匹配;按照原则B,“衣服”是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的对象。所以形容词定语“漂亮”在该句中指向“衣服”。例(13),按照原则A,“他”和“妈妈”在语义特征上都与形容词定语“慈祥”相匹配;按照原则B,“他”与“妈妈”都不是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的对象;按照原则C,句子主语“他”不是动词“看到”的施事,而是经验者。所以只有“妈妈”是形容词定语“慈祥”真正的指向对象。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判定例(14)中形容词定语“幸福”指向句外成分;例(15a)中形容词定语“幸福”指向“妈妈”;例(16a)中形容词定语“愉快”指向“小王”。例(15b),按照原则A,句中“我”和“妈妈”在语义特征上都与形容词定语“幸福”相匹配;按照原则B,“我”与“妈妈”都不是形容词定语顺向指向的对象;按照原则C,句子主语“我”是动词“给”的施事。因此形容词定语“幸福”在该句中指向“我”。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判定(16b)中形容词定语“愉快”是指向句子的施事主语“我”。

三、结语

以上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详细考察了形容词定语在不同句法位置的指向情况。根据可指向成分的数量,得出“主语位置<介词宾语位置<宾语位置”的指向规律。针对形容词定语在句子中指向的多种可能性,我们提出了判定形容词定语指向对象的三个原则,即语义特征匹配原则、顺向指向优先原则和施事主语优先原则。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发现这三个原则不仅能够解释前人能够解释的句子,还能够解释许多前人所不能解释的情况。

本文只考察了句子中只出现一个一价形容词定语的情况,那么如果句子中出现了二价形容词定语或者多个形容词定语时,情况又将如何呢?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标签:;  ;  ;  ;  ;  

形容词定语的语义定位与判断方法_定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