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
山东莱芜方言中的几种差比句
陈鑫鑫①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长沙 410006 )
摘 要: 莱芜方言中的差比句主要存在三种类型:比较主体+ 比较结果+ 起+ 比较基准、比较主体+ 伴+ 比较基准+ 比较结果、比较主体+ 照子+ 比较基准+ 比较结果。这三种差比句的比较标记与普通话不同,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莱芜方言语料为基础,分别从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个方面对三种差比句进行细致描写,分析其句法结构特点、比较标记的来源以及标注方向,深入探讨莱芜方言差比句的特征。
关键词: 莱芜方言;差比句;句法结构;比较标记;
引 言
差比句是一种用语义关系范畴来定性的句子类型,表示两个对象在某一属性上的程度差异[1]。当代语言学,特别是类型学,将差比句作为一个重要参项。其中,就差比句的语序类型而言,普通话中以“比”字差比句为例,其常见语序是“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区别于普通话中的这种常见语序,山东方言多以“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为序,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格式。
罗福腾[2]认为山东方言中的这种说法通行于山东东部、中部广大地区,面积近全省三分之二。这种差比式在莱芜方言中也是存在的,并且广泛使用。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北临济南章丘市,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莱芜方言在方言分区中属于官话大区中的冀鲁官话。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古清入声字的今读分冀鲁官话为保唐片、石济片和沧惠片,三片之下又分13小片,其中莱芜属于石济片聊泰小片。
山东方言比较句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数量,不少学者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山东方言比较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差比句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用例进行分析归纳,鲜有对山东中部地区差比句的具体研究。莱芜话的差比结构与山东方言存在渊源关系,但比较标记也有其独特性。本文拟就描写莱芜话中差比句的用法,主要介绍“起”字差比句、“伴”字差比句和“照”字差比句这三种特殊的句式。
一、“起”字差比句
(一)“起”字差比句的肯定式
“起”字差比句是山东方言中一种常见的差比句式,该句式自明清时期就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比较标记还可以用“其”,但是后者使用频率并不高。如:
杨凯让司机开车带着钱按照绑匪指定的地点驶去,在连续转换了三个交钱地点之后,绑匪把司机指引到六环边的一条小河边,让司机将装钱的旅行包放在小桥中间后离开。此时已是傍晚7点,杨梅见绑匪已经拿到钱,最担心绑匪杀人灭口,她不敢触动绑匪的神经,只是轻轻咳了一声。操着北京口音的绑匪回头一看,扭头对东北口音的绑匪说:“哥,这女孩说得有道理,咱不能把事闹大了,不然不好收场,钱拿到了,送这女孩回去吧。”东北口音的绑匪想了想说:“那好吧。”随后,两个绑匪在南三环的一家汽配城门口停下车,把手机还给杨梅,开车离开。
(7)你胖起 他不是一点半点哩。(你比他胖得多。)
(2)只说窟窿天那大,还有大其 天的大窟窿。(《聊斋志异》)
如今山东方言中的用法也多是古代汉语遗留的结果,比较标记“其”不再使用,只保留“起”做标记。莱芜方言中的用法也多有相似之处:
(3)恁兄弟可是强起 你。(你弟弟比你强得多。)
(4)这里那环境倒是好起 老家哩。(这里环境比老家好。)
由上述语料来看,“伴”的基本义是伴侣、伴随、配合,其基本义与“比”的本义有相似之处。按照“比”的演变路径,笔者推测,伴随、陪同之下可能会产生比较,因此到明末清初,于《醒世姻缘传》中出现“比较”的义项,也属于远引申义了,只不过《醒世姻缘传》是以山东方言为背景的著作,在同时期的其他文学作品中并未发现该用法,说明其确属山东方言中的独特现象。
冯春田[3]认为:“这类差比句只表示“比X强/大/好”之类的意义,而不能表示出这种比较的差比‘量/度’”。在莱芜方言中也是如此,比较结果多由单音节形容词充当,且多是性质形容词。值得一提的是,莱芜话“起”字句一般可在句末加上程度补语或数量补语。如:
有了现代汉语中这种框架构式的存在,为网络用语“我了(嘞)个去”等提供了产生和生长的温床。“洗澡”“理发”是一个离合词,他的拆分和重新整合是广为人接受的,而“我了(嘞)个去”是不合实际的,这就导致了本来熟悉的词法和语素变得陌生。这种没有语法基础和逻辑基础的套用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以其受众追求新奇的心态下使得其临时成立。
(6)叔啊,俺爸爸可是老起 你不少。(叔,我爸比你老得多。)
分析前对数据进行均一化和标准化预处理,以消除量纲和单位不同而带来的影响。这里的春夏期定义为4—7月,与吉林省飞机人工增雨时间对应。所用方法包括量化误差、拓扑误差、累积概率分布函数等常见的概率统计分析,以及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Kohonen,1982;Hewitson and Crane,2006;孟翊星,2017)和蒙特卡罗模拟(Yin et al.,2011)。
(1)我合狄大哥是同窗,我大起 他,还是你大伯人家哩。(《醒世姻缘传》)
(8)恁弟弟可是高起 你不少。(你弟弟比你高得多。)
能够充当补语成分的多是数量补语,“不少”是最常用的形式,补语成分也可以省略。除补语之外,比较结果之前常加“可是”,并不表转折,而是强调结果,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例(6)中,“可是”就是强调老的程度,与补语“不少”一起,表示程度深。
“起”字差比句中的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除了由名词性成分充当,用于性状比较之外,也可以由谓词性短语充当,表示两种事物动作或者方式的比较。“起”字之后还可以加上指示词“那”,用来指称某种行为、动作的性状或程度,有强调基准的作用。如:
(9)打针强起 (那)吃药。(打针比吃药强。)
式中:K为张开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单位为:N·m-3/2或MPa·mm1/2;Y为无量纲参数形状系数,与裂纹的相对位置、形状和加载方式有关(取值通常为1~2);σ为名义应力(裂纹处不考虑裂纹影响时的应力),单位为MPa;a为裂纹半长,单位为mm。
(11)感冒哩时候吃菜强起 (那)吃肉啊。(感冒的时候吃菜比吃肉强。)
由以上例句我们可以发现,莱芜话“起”字差比句用于动作的比较时,常用性质形容词“强”来充当比较结果,较少使用其他形容词。此时,我们还可以用“的”字差比句替换“起”字差比句。冯春田[4]指出:这类差比句里的比较标记本字应该是“得”,南宋时期就有“得”字差比句的用例,不过在近代汉语中并不常见。而“的”字差比句在山东方言中也并非普遍存在,只出现在部分地区,明清时期该句式的用例也较少,据戚晓杰[5]统计,《金瓶梅》和《醒世姻缘传》中没有出现“的”字差比句,《聊斋俚曲集》中共出现5例。其中比较标记均用“的”表示。
(31)今年那白菜不比 年时便宜。/今年那白菜照子年时也不便宜 。
另外,同形结构之间的重复比较也是“起”字句常见的用法之一。在这种句式中,比较主体和基准是同一个词,比较结果多由积极形容词或中性词充当。
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面临不断优化升级,“互联网+”战略也不断影响着各行各业,这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外部环境包括宏观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等。在这些突变的外部环境中,动态变化使得现行的企业战略与发展方向不匹配,将会触发企业进行战略变革,这是企业实现与外部动态环境匹配的重要手段。企业必须识别自身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客观地分析和评估机遇与挑战,并寻求可持续发展。
(12)一个强起 一个。(一个比一个强。)
资金在使用上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这也属于资金在进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在对危房改造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3)立了春就一天暖和起 一天了。(立了春就一天比一天暖和。)
(二)“起”字差比句的否定式
形式方面,“起”字差比句的否定形式常在比较结果前加“没有[mu2 4tiε]”或者“不”。这一格式感情色彩明显,表达说话人的称赞或不满情绪。
(14)你不高起 恁姐姐。(你不比你姐姐高。)
(15)活庄里没有能起 张三的。(整个村庄没有比张三能的。)
(16)活一么家子没有孝顺起 恁大姨的。(整个家里没有比你大姨孝顺的。)
例(15)多用来表达说话者的不满情绪,含有鄙夷态度;例(16)表示说话人的称赞。在表达感情色彩时,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之间一般构成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加上否定词“没有”后整个句子变成极比句,而否定词“不”所在的差比句没有这种用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在年龄、性别、病发部位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详细情况见表1。
就意义来说,“起”字句的否定形式有两种情况。例(14)包括了“你跟姐姐一样高”和“你比姐姐矮”两种情况,因而事实上覆盖了等比和差比两种情况,不再是单纯的差比句。例(15)“没有能起张三的”这类带“没有”的否定句则仍然是差比性的句式,只是从正差比变成了负差比。与肯定形式一样,差比句的否定形式也可以带程度补语和数量补语,常常后加“一些”“多少”等,限制了比较主体和基准之间的差距,此时,整个差比句形成平比句。如:
(17)你不高起 他一些。(你不比他高太多。)
(18)他不强起 你多少。(你不比他强多少。)
与肯定形式相比,莱芜话中“起”字句的否定形式使用频率更高,而且常用反问句的形式表达否定义,肯定形式中就较少使用反问表达。
(三) “起”的标注方向
人类语言表达从属关系,除了语序以外还常使用一定的标注手段。刘丹青[6]谈到,普通话“比”字句中“比”是加在基准上的前置词,是从属标注;山东方言“高起你”的“起”当来自趋向补语,类似于汉语中的“V起”结构,而“起你”形不成一个结构,因此“起”应当是加在形容词上的核心标注成分;“强的吃药”中“的”虽然来源不明,但是依附形容词时整个结构更成立,因此从共时平面上判断它也是加在形容词上的核心标注成分。
对象 脑梗死组入组标准: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浙江医院符合中华医学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制定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学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和小动脉病变型,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76~96岁,平均(84.48±4.02)岁。对照组入组标准:选取同期年龄大于65岁,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经病史、体格检查、头颅CT和/或头颅核磁共振均无脑梗死、冠心病的住院体检者,其中男56例、女21例,年龄65~92岁,平均(83.96±5.09)岁。排除标准:既往有心房颤动、肿瘤、严重肝肾疾病、严重感染等病史。
(20)这现在伴 那霎里强多了。(现在比以前强多了。)
二、“伴”字差比句
(一)“伴”字差比句的句法结构
“伴”字差比句的用法主要集中在山东省中部地区,莱芜话中广泛使用。该句式与普通话“比”字句基本一致,语序为比较标记在前,比较结果在后。
(19)他伴 你高不少。(他比你高不少。)
笔者认可这种说法,“起”字常用于动词之后,构成“V起”结构。有不少学者对“V起”和“V起来”结构进行了研究,齐沪扬等[7]将“V起来”的语义变化历程描述为:位移义→结果义→时体义→情态义。笔者推测,既然“V起”结构可以表示结果义,而“起”字差比句“强起”“高起”也应该是比较结果项+比较标记,属于加在形容词上的核心标注成分。
(21)这个屋伴 那个屋大子来。(这个屋比那个屋大。)
(22)他跑得伴 你快子来。(他跑得比你快着呢。)
“伴”字句比较结果多由单音节形容词充当,也可以后加补语,同时,常常可以在句末加语气词“子来”加强语气,有强调比较结果的作用。否定句式可以直接在比较标记“伴”前加上否定词“不”。
(23)他一点也不伴 你高。(他一点也不比你高。)
(24)你吃得不伴 我少。(你吃的不比我少。)
一个肯定差比句式可能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否定形式,其中一种在肯定式上加否定词,另一种则可能使用不同的比较标记和句法结构[6]。莱芜话中的“伴”字句便是如此,既有单纯否定形式,即例(23)、例(24)直接加否定词的情况;又有变异否定式,如“他不跟你高”“他不强你高”,它们和例(23)都是例(19)的否定式。变异否定式中“不跟”既是否定词,又兼比较标记,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不如”。
意义方面,肯定式的“伴”字句毫无疑问是典型的差比句,“伴你高”是差比性的。其否定形式和“起”字句的否定式一样,包括两种情况,“不伴你高”指“等于或矮于”,含有“跟你一样高”和“伴你矮”两种情况,覆盖了等比和差比两种表达,因而跟其肯定式在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称。
另外,当比较对象是表任指的疑问代词时,也多用“伴”做比较标记。如:
(25)吃好喝好伴 啥都强。(吃好喝好比什么都强。)
(26)好好读书伴 什么都好。(好好读书比什么都好。)
(二)比较标记“伴”探源
差比句的比较标记一般有五种来源:比较动词(如共同语的“比”)、超过义动词(如粤语的“过”),处所空间标记(如古代汉语的“于”、山东方言的“起”、闽北方言的“去”)、等比动词转义(如近代汉语的“似”)、伴随义动词(如吴语的“傍”、闽南话的“并”、山东话的“伴”)[6]。
“伴”的语法化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其语义基础,二是差比句语序类型的固化这一句法环境为其提供了便利。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浮选金精矿粗磨浸出—铅硫浮选分离—硫精矿再磨浸出工艺,可获得合格铅精矿,铅回收率73.00%,铅精矿中含金、银分别为97.40 g/t、467 g/t,作业回收率分别是8.03%、13.47%,可随铅精矿计价销售。该方案金、银总回收率为92.74%、86.92%,相较于方案一,金、银总回收率稍高,且铅精矿中金银的回收率大幅降低,可减少计价系数导致的产值降低。该方案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据《说文解字·比部》[8],“相亲密”是“比”的本义。《汉语大字典》中其基本义有“亲近”“亲合”“辅助”“并列”等。到战国时期,产生“比较、较量”这一语义特征,如:《周礼·天官·内宰》:“佐后而受献功者,比其小大与其麤良而赏罚之。”“比较”“较量”是本义之下的远引申义。
《汉语大字典》[9]“伴”有四个义项:①伴侣,同伴。晋刘琨《答卢谌诗》:“亭亭孤幹,独生无伴。”②陪同,伴随。《楚辞·九章·悲回风》:“氾潏潏其前后兮,伴张弛之信期。”③配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着维持社会秩序的目的而发布的行政命令,也要伴之以说服教育。”④相比。《醒世姻缘传》第三回:“谁教你前生不去磨砖,今生又不肯积福?那前边伺候珍姨的人们,他都是前生修的,咱拿什么伴他?”
(5)这条路近起 那条路。(这条路比那条路近。)
另外,学术界普遍认同,一般以明代为分界线,差比句的语序类型发生了变化。比较结果逐渐位移到“比较词+比较基准”之后,这一趋势最终在清代成型并固定下来。戚晓杰[5]指出,“X+VP+比较标记+Y”式(比较结果前置式)差比句在清代山东方言中并没有萎缩,呈现平稳发展趋势,虽然弱于“比”字句。虽清代山东方言中差比句保留了比较结果前置式(高起你、打针强的吃药),但是比较级功能渐渐转移到了“比”字身上,并且这一部分句式占大多数。因“伴”的比较义项也是于同一时期产生,笔者推测,其发展势必是受到“比”的影响或与“比”发展路径相似,其产生也是差比句语序固定成型时期的结果,后经方言广泛使用而发展为比较标记。
因此,“伴”的语法化应该是受“比”的影响,在语义和句法环境的影响下,最终成为山东方言中独特的比较标记。
(三)“伴”的标注方向
从来源上看,比较标记“伴”来自伴随义动词,伴随义动词的常用句式为“N1+伴+N2”,“伴”是与名词性成分紧密结合的。据此,我们可以判断比较标记“伴”与“比”一样,是加在比较基准上的。形成“伴你高”“伴这里干净”等句式,“伴”做比较标记是从属标注。
三、“照”字差比句
(一)“照”字差比句的句法结构
“照子”作为比较标记在莱芜方言中也经常使用:
(27)恁姐姐照子 你差远咧。(你姐姐比你差远了。)
(28)今年那白菜照子 年时便宜多咧。(白菜今年比去年便宜多了。)
总体规划层面,应强调总量控制及布局引导。在总体规划的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内容中,建立全市近期绿色建筑发展总量预测,提出规划期末绿色建筑与新建建筑比指标,同时研究全市绿色建筑重点发展区域及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
(29)这件衣裳照子 那件可是好看多咧。(这件衣服比那件好看。)
除了用于人和事物的比较之外,“照”字句还可用于时间的比较,例(28)就是时间的比较,一般也可以后加补语,补语成分可省略。例(27)中,我们还可以用比较标记“跟子”替换“照子”,即说成“恁姐姐跟子你差远了”,“今年那白菜跟子年时便宜多咧”,意思不变。“照”字差比句的否定形式不能在比较标记“照子”前直接加否定词,多变为“比”字差比句或者在比较结果之前加否定词。
(30)恁姐姐不比 你差。/恁姐姐照子你也不差 啊。
(10)要饭起也强起 (那)跟子你受罪。(要饭也比跟着你受罪强。)
很多学校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人性化管理就是人情化管理,将二者混为一谈,但是人性化管理是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是有原则的,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一种高水平的制度化管理,而人情化管理是以个人情感和关系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无视管理程序和规范,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所以人性化是以制度为前提的人性化,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情味,让管理不再冷冰冰,也不是讲人情的,是要求管理者信任人、理解人,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莱芜方言中比较标记“的”常用“哩”代替,如“打针强哩吃药”“要饭也强哩跟子你”“吃菜强哩吃肉”,意思不变。而“哩”做比较标记是有限制条件的,一是常用形容词“强”充当比较结果,二是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此时,比较标记可用“哩”,若比较结果为其他形容词,主体比较性状时都不用“哩”。整体仍以使用“起”字比较式为常。
以“跟子”为比较标记的肯定式的使用情况比较少,否定式用得多。
其次,开始时对科研成果转化的奖励范围可以适当放宽,鼓励大家积极转化。当科研成果的质量越来越好、成果转化率有所提高后,可逐步缩小奖励范围,建立优质、精品奖励导向,引导大家将成果转化越做越好、越做越精。同时,可随着学校发展需求,适度调整奖励方向,重点奖励需要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
(32)你晌午走跟子 光午走,光午还暖和。(你上午走不如下午走。)
(33)你去开会跟子 恁姐姐去?(你去开会不如你姐姐去。)
此句式与肯定形式同形,只是比较结果多为动词性成分,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可为谓词性成分,句末不能加补语,形成差比句。该句式直接对应普通话的“不如”句,也是变异否定形式。莱芜话中,也常用反问句的形式表否定,比较标记用“如跟”,也相当于普通话的“不如”。
(34)你晌午走如跟 光午走啊?(你上午去不如下午去。)
(35)你去开会如跟 恁姐姐去啊?(你去开会不如你姐姐去。)
(二)比较标记“照子”探源
《说文·火部》[8]:“照,从火昭声,明也。亦作炤。”因此“照”本义是日光使天地明亮。宋元时期,“照”意义内涵扩大,有了“对照、比照”之义,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大乘除皆不下照位,运筹如飞,人眼不能逐。”此时,“照”仍是动词。焦艳妮[10]认为“照”的语法化受到“N1+照+N2+V2”结构的影响,虽然“照”位于V1的位置,但是表意的重点偏向于V2,“照”的主要动词地位有所减弱,逐渐在句中偏向于处于次要动词的位置,而“照”字进入“N1+照+N2+V2”结构为其语法化提供了可能性。
杨年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原本我以为,就这么相安无事地过下去,就让娟儿顶替晓梅生活着,但没想到,今年年初的一天,老太太的眼睛突然能看到东西了,可惜,她复明了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不巧的是,当时娟儿正在老太太的身边扮演小女儿,于是老太太不动声色地把我单独叫来,责问我事情的真相。我无法隐瞒,只好把当年你二表哥告诉我的事情经过讲给了老太太。”
笔者也认可这种说法,“N1+照+N2+V2”结构无疑为介词“比照、对比”义项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句法环境。我们也可依据该结构检测“照”作为比较标记的合理性,与比较标记“比”“伴”一样,“照”也是关涉两个名词性成分,人或者物,这符合我们对比较标记的基本认识。近代文学作品中也可见其用例:
(36)他打听了他们两口子的感情,近来照往常好些,从来不顶嘴。(《暴风骤雨》)
(37)罗马字拼音者是以古来的方块字为主,翻成罗马字,使大家都来照这规矩写。(《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
综上所述,按照刘丹青先生对比较标记五种来源的划分,莱芜方言中的比较标记“照”也是来自比较义动词。
至于后缀“子”,笔者推测,它应该是从助词“着”音变而来,莱芜方言中的“比”后也可加“子”。如:
(38)咱家比子 恁姐姐家可是差远了。(咱家比你姐姐家差远了。)
(39)今年比子 年时冷的早。(今年比去年冷的早。)
因介词“比”和“照”都是从动词语法化而来的,可带助词“着”是其动词特点保留下来的。张赪[11]指出,“比著”用于差比句一直是吴语的特点,在明清时期的吴语方言文献中“比著”又作“比仔”,而且直到现代汉语的吴方言中还在使用。莱芜方言中的“照子”“比子”用法应该类似于吴语中的“比仔”,是动词带助词特点的遗留。
(三)“照”的标注方向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从来源上看比较标记“照”来源于动词比较义,与普通话的“比”一样。那它也应该是加在基准上的前置词,是从属标注。除根据来源判断,我们还可以依据其用法来判断。如:
(40)(咱家)照子恁姐姐家差远了。
(41)(今年)照子年时冷的早。
其中,比较主体可以省略不说,但是比较基准却不可以省略,“比”字句和“伴”字句亦是如此。所以,我们也可判断比较标记“照”是加在基准之前的,是从属标注。
结 语
本文从肯定形式、否定形式、比较标记的来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莱芜方言中的三种常用差比句。尤其是“伴”字句和“照”字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伴”和“照”作为比较标记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两个标记的来源和语法化轨迹。“起”字句是山东方言中比较普遍的句式,我们也探讨了“起”在莱芜方言中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差比句(比字句)相比,莱芜方言中的差比句在语序和比较标记方面都有其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M].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00.
[2]罗福腾.山东方言比较句的类型及其分布[J].中国语文,1992(3):201-205.
[3]冯春田.《聊斋俚曲》语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311-312.
[4]冯春田.明清山东方言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939.
[5]戚晓杰.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研究[J].语言科学,2006(5):52-61.
[6]刘丹青.差比句的调查框架与研究思路[M]∥戴庆夏.中国民族语言文学论集4·语言专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21.
[7]齐沪扬,曾传禄.“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09(2):3-10.
[8][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1118.
[9]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K].第2版.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172.
[10]焦艳妮.“照”的语法化考察[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4):91-95.
[11]张赪.明代的差比句[M]∥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文萃·汉语史卷.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134.
[12]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1:292-297.
Comparative Sentence in Laiwu Dial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CHEN Xin-xin
(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 ’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6,China )
Abstract :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comparative sentences in Laiwu dialect: comparison subject + comparison result + “起(qi)” + comparison benchmark, comparison subject +“伴(ban)”+ comparison benchmark + comparison result, comparison subject + “照子(zhao zi)” + comparison benchmark + comparison result. The comparison marks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comparative sentenc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Mandarin. In this paper, these kinds of comparative sentences in the positive form and the negative form are discussed.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mark sourc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marks are analyzed.
Key words : Laiwu dialect; comparative sentence; syntactic structure; comparison mark
中图分类号: H17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8572(2019)05-0070-06
DOI :10.14168 /j.issn.1672-8572.2019.05.11
①收稿日期: 2019-06-18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7M622581 )
作者简介: 陈鑫鑫(1994 —),女,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责任编辑: 王 芳)
标签:莱芜方言论文; 差比句论文; 句法结构论文; 比较标记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