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哲学家的名字在哲学课堂上响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家论文,哲学论文,名字论文,课堂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哲学家的思想、轶事,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我提出:哲学老师应该把宣传、介绍哲学家及其思想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首先,在讲授某课本上一哲学思想时,介绍历史上不同哲学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在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讲解哲学,从而起到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作用。哲学追问事物的根本,探究事物的终极意义。它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总体性、根本性、抽象性,唯其如此,哲学才区别于具体科学,把人带到思辨的天堂。但也因为如此,哲学显得扑朔迷离,让很多学生敬而远之。然而如果告诉我们的学生,即使这样深奥的学问,也是由拙朴走向成熟的,或许哲学会让人容易亲近一些。课本中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也是说,马克思主义也是漫长的哲学思想发展长河中由一些略显粗糙的思想经过正——反——合的曲折道路发展过来的。比如关于运动,赫拉克利特提出了“流变学说”,所谓“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中”,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跨入同一条河中”,芝诺提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和“飞矢不动”,直到黑格尔提出“运动着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既在这一点,又不在这一点,运动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克拉底鲁和芝诺的思想有悖常识,或许会让学生感觉滑稽可笑。然而正是在学生的笑声中,他们理解了“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其次,通过介绍哲学家们在某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哲学批判精神——这是哲学发展的灵魂,是哲学课教学的目的。“哲学并不要求人们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美国莫里斯·拉斐尔·科恩在一次上完哲学导论课后,一名学生向他抱怨说:“听完您的课,我觉得您在我深信不疑的每一件事上都戳了一个孔,可又没有替代品来填补,我真有点无所适从了。”这位学生对科恩教授这堂哲学导论课的评价或许正好道出了哲学所内含的精神:懂得怀疑,把我们本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那些东西再向前推进一步。通过介绍在同一问题上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带领学生自己走向理性、真理、智慧。比如在讲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可以介绍一下这样几位思想家的观点:洛克提出,心灵在人刚出世时是一张白纸;感觉经验用千万种方式在上面书写,直到感觉产生记忆,记忆产生观念,凡是存在于理智之中的,没有不先存在于感觉之中。贝克莱反驳洛克:既然一切认识都来源于感觉,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仅仅是我们对它的感觉而已,观念则是由这些感觉而来的。“事物”仅仅是一束知觉而已——即是分门别类加以解释了的感觉。这样,贝克莱消灭了物质。大卫·休谟却又提出:心灵并不是具有观念的器官,它只是一系列观念的抽象名词。康德又提出:人的心灵并不是被动的唱片;它也不是一系列慨念的抽象名词,它是能动的器官,它把感觉塑造成观念,它把混乱的经验转变成秩序井然的思想统一体。一方的观点让另一方的观点显得千疮百孔,哪一方是合理的,哪一方的观点更显智慧,让学生自己来评判吧。哲学家在相互批判过程中不断撞出火花,这些火花照亮哲学发展的历程,也照亮人类不断进步之路;而学生自己对不同哲学家思想的独立评判则会形成自己的智慧,照亮其人生道路。
把天才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他栩栩如生的生活方式带进课堂,激起学生对智者的景仰,引导他们走向丰富、智慧、豁达、独立的人生之路。索罗斯说:“做一个哲学家,不仅仅是要有敏捷的思想,甚至也不是要创立一个学派。而是要热爱智慧,按它的意旨过一种简单朴素、独立自主、豁达大度和克尽厥职的生活。”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哲学家的,所以哲学教学的目的的确不是为了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哲学家,然而每个人都应该有达观、有意义的人生。许多学生经常自问:我们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怎样处理和周围人的关系?怎样减少烦恼?笑对生活中的不幸?让我们借智者的思想,或者智者本人的人生选择,帮助学生思考,激励他们学会“抓大放小”,超脱日常生活的漩涡,把握事物和人生的真谛,把现在所拥有、所碰到的一切,转化为光亮和火焰。卢梭本来会稳稳当当地做一辈子的书记员,然而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选择了漂泊的生活。斯宾诺莎身为犹太人却被犹太教堂开除教籍,然而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厄运,他说:“这丝毫不能迫使我去做无论如何都不愿做的事情。”最后他仍以自己的方式赢得同时代人的尊敬,如许多商人在立遗嘱时提出把全部或部分财产赠送给他。他们的故事启示学生在人生中该怎样舍轻就重,作出选择以后要以意志来坚持。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康德也提出人生的两大奇迹是“星空在天上,道德律在心中”。康德说,谋求自己的完美,追求别人的幸福,行为举止犹如对待人道一般,无论对己对人,任何时候都是目的,决不能是手段。他们的思想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的学生,如何对待别人,完善自己,如何对待我们社会的道德。
我经常跟学生说,每个人童年的时候都有哲学家的气质,凡事要问个为什么,并且打破砂锅问到底。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因为思维惰性及人的从众、趋同心理或其他因素而变得不爱思考,随波逐流,习惯于把很多事情当作天经地义的东西来接受了。哲学教学就要恢复人在童年时的那种批判的精神,重新试着表达我们小的时候或许也有过的但却没有勇气说的那些思想,使我们做回我们自己。先哲们的人生之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气概给了我们执着的力量与信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在课堂中叫响他们的名字,这样我们在追寻智慧的道路上才不会寂寞。
当然,高二哲学课课时有限制,不可能把现在高二的哲学课讲授成哲学史课,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宣传哲学家及其思想确实还有个“度”的问题。然而,这应该是哲学教学中很值得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