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代收服务的形成逻辑与供给组织
□ 徐俊杰 曹 曦 姜 凌
[摘 要] 随着末端投递压力的增加,快递企业纷纷推广代收服务,多元化快递投递体系正在形成。代收服务颠覆了客户必须居家等待签收快递的传统观念,其形成具有四重逻辑,包括为客户提供柔性服务、为企业降低配送成本、为行业促进专业分工和为社会维护公共利益。本文基于系统分析思想,构建了代收服务供给组织分析模型,包含三个层次共八类商业决策,详细讨论了有关决策的潜在方案及演化趋势。为了促进快递代收服务体系建设,应当鼓励产业合作共创优势品牌,明确互补定位优化网络布局,同时还要倡导紧密协作提升综合效益。
[关键词] 快递业;电子商务物流;末端投递;自提点;智能自提柜
一、引言
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超500亿件,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快递服务质量与社会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中末端投递服务不佳尤为突出,降低了快递客户满意度[1]。按照2012年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末端投递可以选择按名址面交、客户自取和与客户协商三种方式,其中按名址面交俗称上门投递,它是快递业的主导投递方式。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上门投递的弊端逐渐显现,迫切需要探索设立多元化投递体系,这为快递业推广客户自取方式提供了契机[2]。
经过教研室讨论,设定教学要求1~5的权重值和实验教学环节分值,直接计算出各个指标点相应的评价分数,具体如表1所示。按照工程教学认证中课程与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计算方法,得到最终的课程质量评价的量化指标(K),如公式1所示。如果K值大于0.7,则认为学生达到了课程的基本要求。
客户自取快递也包含两类情形,其一要求客户前往快递网点取件,由于不够便利而较少采用;其二是依托各类便民服务设施为客户提供就近取件服务,后者即为本文所要讨论的研究对象。代收服务为城市共同配送提供了社会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快递企业在最后一公里的集约经营,具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2012年以来,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多次发文支持各地建设快递共同配送体系。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明确提出要建设“快递末端服务平台”。2018年初,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号),再次强调要“推广智能投递设施”“鼓励快递末端集约化服务”。从政策导向上看,加快发展快递代收服务的意图非常明显。不过,对于代收服务的实施价值和角色定位,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看法。
现有研究讨论了代收服务的实现途径[3],比较了不同代收方案的优劣势[4],揭示了客户行为规律[5],部分学者还关注了服务网络优化问题[6]。虽然相关文献逐年增多,但是与飞速发展的行业实践相比,上述研究既不系统,也不深入,未能系统阐释代收服务兴起的根本原因,也忽略了实施代收服务的复杂性。本文尝试站在产业链视角,探讨为何会出现快递代收服务,同时依据系统化分析思维,构建这种新兴配送模式的供给组织分析框架,进而讨论实施方案中的关键决策和演进趋势,以期丰富电子商务物流理论研究范畴,最终为快递代收服务体系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一定启示。
[1]郑剑,胡洋洋,冯建美,等.基于GIS的连云港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4):70-73.
二、快递代收服务的形成逻辑
代收服务要求客户从“等快递”转变为“取快递”,这颠覆了公众对快递服务标准的传统认识,争议在所难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代收服务迎合了高增长背景下快递产业链各方诉求,其存在既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7]。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已经从不同角度讨论过快递业为何需要代收服务。比如杨萌柯和周晓光认为,上门投递存在多重缺陷,包括影响城市环境和交通状况、配送过程无法有效控制、人身安全隐患多等[1]。这实际上是将代收服务的推广原因归结到了公共利益和服务质量控制层面上。杨聚平等在分析我国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时,特别提到了配送服务质量不高和配送信息的可追溯性差[3],他们把改进服务质量视为引入新型配送模式的基本目的。徐俊杰等的研究证实,上门投递服务体验反向影响顾客自取快递的选择意愿[5],这为提出服务动因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
联合开发理念已获得产业链认同,代收服务商的投资结构朝着产业与资本融合共进的方向发展。无论是菜鸟驿站,还是丰巢自提柜,以及经历股权变更的中邮速递易,投资结构都呈现出了同业或混业联盟特征(见下表)。与独立开发相比,联合投资易于集中资本优势,并且有利于形成协同效应,更促进了代收服务品牌化进程。因此,作为业界最为普遍的投资方式,产业链共建代收服务体系是一项多赢举措。此举可提升市场集中度,促使快递代收服务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不过从业内实践来看,并非所有投资联盟都能稳定合作,这既有可能是股东利益与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所造成,也有可能与股东经营战略发生改变有关。
图1 快递代收服务的形成逻辑
(一)柔性服务逻辑
3.扩张模式
(二)成本控制逻辑
成本控制逻辑认为投递创新是快递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近些年快递单件收入一直处于下滑势头,人力、基础设施及管理成本持续上升[8]。虽然快递业的名义投递费用不高,但是如果把各类间接支出考虑进来,那么末端投递成本其实高于大多数人的估计水平。因此,抑制投递成本过快上涨也是快递企业降成本的潜在举措。
按照现行快递服务规范,首次上门投递失败后,快递企业有义务向客户提供免费的二次复投,这势必增加综合投递成本。推广代收服务后,快递业末端投递效率显著提升,人力成本增长趋势获得部分缓解。同时,随着首投成功率大幅度提升,二次复投成本也将显著下降。因此,成本控制逻辑是从快递企业视角出发,把人力成本管理看作快递企业推广代收服务的主要目的。
(三)专业分工逻辑
专业分工逻辑是指在技术、市场和政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快递业内部分化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专业化组织,提供分拣、运输、投递、信息化等服务。在高度竞争的快递市场中,企业倾向于优先强化核心优势,以此提升关键服务能力。一般而言,末端投递常被看作快递企业的成本中心,在快递价值链中处于非增值角色,外包末端投递有助于快递企业聚焦核心竞争力。同时,外包策略打破了独立分散的低效投递模式[9],有利于整合不同快递企业的投递职能,获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投递规模效应。投递专业化催生出现第三方代收服务商,其盈利模式是代理上游企业向客户交付快递包裹并获取佣金。这些代收服务商的出现,弥补了城市共同配送服务空缺,其功能体现在:一方面,由第三方统一建设末端投递设施有利于控制投资风险,实现站点布局最优化。另一方面,与各个企业独立开发相比,代收服务商更有可能在站点尺度上实现盈利,这是代收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认为,快递业内部的专业分工演化规律也是代收服务的驱动因素。
(四)公共利益逻辑
公共利益逻辑着眼于保护环境和减少城市交通压力,通过代收服务降低配送车辆行驶里程,减少碳排放量和交通事故发生几率[10]。现有研究证实,代收方式下配送车辆碳排放量明显减少。我国也出台了多项绿色物流促进政策,比如鼓励配置新能源汽车、探索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等。如果对城市快递配送体系施加改造,即可通过较小投入产生巨大的环境收益。此外,快递末端配送主要依赖电动三轮车,超速、抢道和乱停放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比较普遍,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城市禁行道路、禁停区域越来越多,快递配送车辆行车难、停靠难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引导客户就近自取快递可以减少配送车辆对城市道路的过度占用,促进快递投递系统与城市和谐共存。基于以上理由,代收服务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三、快递代收服务的供给组织
与上门投递方式相比,快递代收服务的资源调度和协调范围都超出了企业边界,服务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进行商业部署时需要关注服务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议题[11]。学术界已经开始讨论代收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多数文献都是围绕业务流程、盈利模式、保障措施等某个方面展开,既没有思考代收服务的总体组织架构,也没有完整归纳建设方案中可能触及的商业决策。因此,本文立足行业实践,试图提出一个总体的供给组织分析模型,统筹考虑相关决策,并简要分析潜在的决策方案。
(一)供给组织分析模型
快递代收服务具有分布式、微利型、社区化的特点,不同的策略配置对服务效率及效益都将产生影响。本文认为,开展快递代收服务牵涉到三个层面的决策(见图2):一是主体层面,主要解决“谁来开发”的问题,关键决策因素是主导企业及投资结构;二是网络层面,主要解决“如何组网”的问题,关键决策因素是代收站点形态、站点选址及网络扩张模式;三是运营层面,主要解决“能否持续”的问题,关键决策因素是盈利模式、业务来源和社会支持。从主体层到网络层再到运营层,关键决策因素由战略属性转变为战术属性,决策过程的外部依存度不断提高,决策复杂性也随之上升。
(二)主体层的供给组织
1.主导企业
图2 快递代收服务的供给组织分析模型
快递代收服务的主导企业有三种类型,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快递企业和第三方企业,它们根据自身战略需要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开发偏好。其中,电子商务企业牵头推广代收服务更多是出于柔性服务逻辑,其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线上交易平台直接引导客户,并为代收服务提供信用背书。快递企业则是受到成本控制逻辑和柔性服务逻辑的双重驱动,优势是站点维护相对方便,利于促进客户认知。第三方企业推广快递代收服务是专业分工逻辑的表现,其优势是利益中立性,理论上最适合承建公共代收服务体系。目前,三类主导企业呈现共存格局。不过,这种割裂的服务网络显然阻碍了市场推广,同时也加大了代收服务商的财务负担,市场整合在所难免,品牌化趋势愈发明显。品牌塑造首先需要站点规模的支撑,这与主导企业的资金实力紧密相关。随着竞争加剧,中小服务商有可能走向边缘化境地,直至面临兼并甚至退出的结局。
一般细菌性的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持续到体温正常后5~7天;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2~3周;葡萄球菌肺炎则更加顽固,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大约持续到体温正常后2周。
如果一个企业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本质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同类企业没有按标准执行,守规矩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产品成本较高,必然面临亏损乃至倒闭的命运。这就是俗称的“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逆向淘汰。解决企业“逆向淘汰”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政府要让管辖区内的所有企业遵守法律规定,为所有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真正做到不让守规矩的“老实企业”吃亏,更不能让作奸犯科的“聪明企业”占便宜。地方政府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是关键。
2.投资结构
合理确定各因子权重对评价系统非常重要。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指标融合权重,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计算权重更加合理、真实。
现有研究的不足在于,它们普遍是从顾客角度思考差异化投递的现实需求,没有从更高层面和更广视域论证快递代收服务的形成逻辑。本文认为,代收服务是在特定的产业发展阶段下,快递末端配送从单一配送方式向多元配送方式转型的自然演化结果,其产生不仅仅是因为某些顾客需要更加便捷的投递服务,而是快递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也存在着相应需求。由此本文概括出了快递代收服务的四重形成逻辑,包括柔性服务逻辑、成本控制逻辑、专业分工逻辑和公共利益逻辑(如图1所示)。
表 典型代收服务商的投资结构
(三)网络层的供给组织
1.盈利模式
代收站点主要有公共提货点和智能自提柜两类形态。公共提货点也被称为有人值守式自提点,通常依托便利店、物业公司等社会渠道,并由相应渠道的工作人员完成快递包裹交付手续。公共提货点的优势是成本低、扩张快,并且能够提供某些交互服务,缺点在于服务质量难以控制,营业时间存在限制,承载能力也与站点空间相关。智能自提柜借助固定存取设备实现自助式代收服务,优势是全天候运行,选址灵活,同时兼备安全保密和隐私防范功能。很多智能自提柜还提供了付费存储或自助寄件功能,增值服务可拓性强。这类站点的缺陷是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而且它对网络和电力供应有依赖,存在服务中断的可能性。需要指出的是,技术先进性不等同于市场适应性,虽然智能化设备降低了客户使用难度,但是站点交通位置和服务支持同样影响客户便利感知,因此仅仅依靠智能自提柜无法支撑所有客户的投递需求,它与公共提货点最终会形成互补而非完全替代的关系。
2.站点选址
站点位置与客户选择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机制[12]。大多数代收站点都是设立在学校、社区及写字楼内,少数部署于交通枢纽附近。这些位置属于高密度人口聚集区,网购包裹投递量大,自提需求相对旺盛,站点利用效率高。不过从派送员立场出发,低密度人口聚集区其实更需要快递代收服务,因为这些地区的配送距离长,投递成本高。比如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入住率不高的新建社区中,代收站点均有广泛需求。也就是说,人口密度不是设置代收站点的关键决策因素,市场需求才是决策的根本考量。本文认为,无论在何种人口密度场景下,都要把短程化作为站点选址的核心准则,以构建10分钟步行交通圈为依据选择站点位置,尽可能降低客户取件成本。在封闭型社区中,可以优先部署在社区出入口及主干道沿线区域。而在工业园区或学校场景下,食堂与宿舍楼群则是最理想的建站地点。
柔性服务逻辑认为客户具有异质性,因此快递企业应当提供多种投递方式,以满足不同客户或不同场景下的投递需求。对于网购快递,客户的投递方式偏好不尽相同。首先,客户对网购快递和商务快递的服务规格期望本来就不一致,商务快递对时效更敏感,网购快递则更看重交付体验。其次,上门投递通常存在固定时间窗口,客户期望时段和快递作业时段安排难以协调,从而产生一定比例的投递失败现象。如果快递企业仅仅提供上门投递方式,无疑会给一部分客户带来签收烦恼。此外,女性客户对派送员上门投递包裹存在戒备心理,这也是她们选择代收服务的动因之一。代收服务允许把站点作为收件地址,建立了以验证码为核心的主动授权机制,客户可以选择由何人代取快递,有助于防范隐私泄露问题。基于以上逻辑,可以认为客户的柔性投递需求是代收服务的重要推动力。
即便不考虑过度竞争的负面效应,主导企业独立开发代收服务体系也不是明智选择。从客户角度看,标准化站点和统一服务有助于提升客户体验。从社会角度看,联合开发能够节约资源,提高新兴服务的抗风险能力。从企业角度看,自建代收服务网络多少有些“昂贵”,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采取联合共建方案在经济上更加有利。因此,末端投递服务网络应该以合作共建为基本原则。但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又很难打破合作方的顾虑,即便主导企业利用强势地位组建了开发联盟,权责设计也依然面临挑战。考虑到代收服务正在成为社区公共产品,优质、稳定、规范的代收服务是社区居民的共同诉求,政府引导服务商有序发展也是对群众诉求的呼应。
2.业务来源
(四)运营层的供给组织
1.站点形态
目前寄存费是代收服务商的核心收入来源,这项费用通常是由派送员承担。派送员对寄存费定价相当敏感,如果定价超出派送员预期,就有可能引发群体性抵触,从而增大推广难度。广告收入是极具潜力的营收来源。代收站点主要服务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上班族,这类人群也是广告业的重点投放对象。借助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及试用样品,代收站点可向客户开展精准营销。与公共提货点相比,智能自提柜可以承载多媒体广告,具有更好的广告营收前景。分销收入来源于代销商品或服务的佣金,常见项目包括便民缴费、实物及票券销售等。与农村地区不同,城市中的网购客户普遍具备熟练的信息消费技能,代收站点开展分销业务并无特别优势。总体上,拓宽营收来源是代收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盈利模式多样化才能扩张服务网络,潜在的拓展方向包括揽收零散寄件、承接同城配送业务以及与本地广告商的深度合作等。
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了解到B公司的经销商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经销商的筛选、培训管理、窜货管理以及经销商日常业绩评估四个方面。下面笔者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案:
电子商务和快递企业创建代收服务网络的初始意图可能是满足自身业务需求,随着站点规模扩大,需要考虑是否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开放服务网络的好处是促进增收,同时降低新进入者的投资欲望,强化客户的品牌认知并培养选择忠诚,但是这也意味着主导企业需要放弃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主流代收服务商基本上都开放了服务网络。比如,菜鸟驿站不仅为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提供服务,同时也可承接其他平台包裹。京东商城于2017年宣布开放智能自提柜,各快递公司均可通过京东自提柜投递其他包裹。丰巢自建立伊始就宣称服务所有快递公司,来自丰巢开发联盟之外的所有快递都可以通过丰巢柜实现便民投递。可见,不论主导企业是何种类型,代收服务网络都将走向平台化,从而助推服务商降成本、提效益、振品牌。
3.社会支持
推广代收服务离不开社会支持,协作对象除了各类社会渠道外,还包括邮政管理、住建规划、交通管理等部门[13]。连锁企业通常是服务商优先开发的社会渠道,这既能降低开发成本,又能借助连锁品牌树立安全可靠的市场形象。推广代收服务离不开邮政管理部门的支持,现阶段双方协作重点是共同开展服务规范建设,引导快递公司调整派送费以适应代收模式。住建规划部门也是需要重点争取的支持力量,该部门可以在住宅建筑及社区配套规划中明确设立代收站点的必要性,为站点选址和运行保障提供法规依据。快递进入社区乃是行业发展趋势,推动社区信报箱与智能自提柜统筹建设十分必要,这有赖于相关部门在立法层面达成共识。由上可知,社会支持决策最终是要实现协同化,代收服务商与各类支持力量保持沟通,共同消除制度性约束和发展障碍。
四、完善快递代收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产业合作共创优势品牌
代收服务网络的扩张模式有三种,包括开放加盟、自主建立和网络融合。选择网络扩张模式需要考虑站点形态的内在约束。比如开发公共提货点时,吸纳社会渠道十分必要,采取开放加盟策略有助于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网效率。但是如果开发智能自提柜,重资产投入与盈利困境就可能会阻碍社会资本参与意愿,早期采取自建策略更为实际。随着代收服务商的增多,站点重复建设问题逐渐引起关注,促进不同服务网络融合发展很有现实意义。代收服务网络的融合途径包括单向开放、双向开放和兼并重组。目前单向开放比较普遍,比如多易善、熊猫快收等区域性服务商主动承接菜鸟驿站委派业务。双向开放尚不多见,理论上其要求合作双方具有对等服务能力,并且站点分布存在互补性。兼并重组则是网络融合的终极途径,拥有品牌和资本优势的服务商掌握着市场整合的主动权。随着竞争加剧,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乃至不同站点形态的服务网络都有可能走向融合道路,最终推动代收服务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并促成出现马太效应。例如,2017年以来,丰巢收购中集e栈以及中邮资本收购速递易皆为网络融合扩张模式的现实案例。
政府应当营造有利于共建的产业环境,完善代收服务法律保障,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难题。现行《邮政法》颁布于2009年,没有规定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必须配套建设快递代收服务设施。2018年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虽然提出上述要求,并且鼓励共享使用,但是相关条款仍然没有细化执行规格和监督主体,能否落实尚待检验。2018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出要 “推动邮政普遍服务与快递服务一体化”,这暗示未来有可能把末端投递纳入邮政普遍服务范畴。因此,一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邮政业相关法规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明确城市社区配套快递代收服务设施的基本要求和建设标准,从根本上消除代收站点选址难、入驻贵现象。另一方面,要鼓励产业股权投资。引导服务商吸纳产业资本做大规模,优化股权结构,逐步降低主导企业股权比重。主管部门要支持服务商兼并重组,打造2-3家具有广泛覆盖能力的品牌服务商,并推动实施服务商分级管理。
(二)坚持便利导向,明确互补定位优化网络布局
代收服务商应当抛弃非此即彼的站点形态选择观念,从客户便利视角审视各个社区的站点配置方案。例如,新建社区如果属于封闭式管理,往往预留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空间;而且新建社区的居民年龄偏向年轻,新技术接受能力强。此时应该优先考虑部署智能自提柜。但是在老旧社区中,最优站点形态依据具体情形而异,尤其是要结合潜在选址方案一并考虑。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可以优先选择智能自提柜,低密度聚集区如有合适渠道,设置公共提货点反而具有综合优势。
本文建议,大型代收服务商可以尝试双形态、多渠道、全模式的建网策略,因地制宜选择站点形态,广泛拓展各类社会渠道,同时积极运用资本和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融合其他服务网络。与填补空白的“补缺式”融合相比,网络重叠地区的“优化式”融合充满挑战,此时不妨签订双向开放协议,以解决双方站点的负载均衡问题。不过就融合效果而言,双向开放显然不及兼并重组,后者能够促进服务网络的结构性调整,是服务网络布局合理化的根本实现途径。
翻译诗学本体论是书中建构的翻译诗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保证了研究的深入性。作者从语言本体论出发,关照了中西诗学的契合和差异,并生发出诗歌翻译的本体论。研究提出,中国的“名象观”和西方现象学意义观都揭示出对译出语意义的认识应该具有整体构成观念;和诗歌创作类似,译者也应该将“兴”作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在主客相容、物我两忘的“神思”境界中,实现译文对原文的有机“化通”。
(三)树立系统思维,倡导紧密协作提升综合效益
代收服务网络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各方协作,服务商要树立系统思维,积极争取外部资源,以价值链重塑为目标,着重推动四个方面的协作。一是理顺电子商务企业、快递企业与代收服务商的价值共创机制,明确代收服务在电子商务物流中的地位及作用,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为代收服务提供适当补贴。二是妥善处理快递企业与派送员的成本分担机制。鉴于快递品牌声誉和作业效率都能从代收服务中获益,按照收益责任对等原则,快递企业应当承担一部分代收成本。三是按照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提升城市配送管理水平的政策逻辑,寻求政府部门、物业公司和社区管理机构的协助,获得在产业链协调、站点选址与备案、车辆禁行与停靠管理等方面积极的政策呼应。四是发挥社区生活服务平台角色,广泛吸纳各类商业合作伙伴,拓宽站点营收来源。平台化有助于代收服务商摆脱盈利困境,其终极目标是打造社区便民生活服务站,这不仅要吸纳外源寄存业务,同时也要创新商业模式,重点围绕线下服务窗口和网络分销渠道两个关键点探索多元盈利模型。目前,代收服务商的增值业务都是由总部集中管理,合作伙伴选择范围受到限制,未来应该尝试分散式的商业开发方案,依托社区站点为本地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萌柯,周晓光.“互联网+”背景下快递末端协同配送模式的构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2]陈永平,李赫.大数据时代物流末端配送、消费体验需求满足及其价值创造能力提升[J].财经论丛,2017,(1).
[3]杨聚平,杨长春,姚宣霞.电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
[4]WANG X.,ZHAN L.,RUAN J.,et al.. How to Choose“Last Mile”Delivery Modes for E-Fulfillment[J].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4,(1):1-11.
[5]徐俊杰,姜凌,李亦亮.基于服务驱动假说的消费者自提包裹选择意愿研究[J].管理学报,2014,(12).
[6]周林,林云,王旭,等.网购城市配送多容量终端选址与多车型路径集成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4).
[7]武淑萍,于宝琴.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管理评论,2016,(7).
[8]柳谊生,李鸿磊.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1).
[9]郭方方,钟耀广.联盟式电商共同配送的利益合理分配[J].江西社会科学,2018,(2).
[10]杨建华,郭继东,马书刚.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J].城市问题,2012,(12).
[11]汪海,王喆.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6,(10).
[12]陈义友,张锦,罗建强.顾客选择行为对自提点选址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5).
[13]谭永勤,彭希林,田颖.株洲市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发展路径选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terminal delivery,express enterprises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collecting services,and diversified express delivery system is taking shape.Express collection service overturn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at customers must wait for signature at home.Its formation has four driving forces,including providing flexible services for customers,reducing distribution costs for enterprises,promoting professional division of labor for industries,and safeguarding public interests for society.Based on the system analysis idea,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upply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collecting service,which includes three levels and eight types of business decisions,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potential solutions and evolutionary trends of relevant decision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 collection service system,industrial coopera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reate superior brands,make clear complementary positioning and optimize network layout,and at the same time advocate close cooperation to enhanc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Keywords: express industry;e-commerce logistics;terminal delivery;collection point;self lifting cabinet
[中图分类号] F5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9)08-0139-07
[DOI]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9.08.018
[项目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化渠道的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服务网络组织与演化规律研究”(项目编号:71502002);安徽省软科学项目“安徽省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07a0202059)
[作者简介]
徐俊杰,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商物流管理;
1.3.1 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视觉模拟(VAS)评分 分别监测麻醉前(T0)、输尿管镜置入时(T1)、加压灌洗及钬激光碎石时(T2)、输尿管支架置入时(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2 h(T5)、术后24 h(T6)时的心率(HR)、BP、SpO2及 VAS评分。
曹 曦,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物流经济统计;
姜 凌,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流通经济管理。(安徽安庆246133)
西药治疗组:黄体酮胶囊与倍美力片联合治疗。倍美力片,口服,1.25 mg,每日一次,共22天;服用倍美力片第13天起,加服黄体酮胶囊,口服,100 mg,每日2次,共10天。3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
[责任编辑:陶虹佼]
标签:快递业论文; 电子商务物流论文; 末端投递论文; 自提点论文; 智能自提柜论文;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