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新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新进展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301(2001)04-0064-(05)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探讨依然是2000年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我国学者突破了“两种图式”(一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一种则认为其仍面临深刻的危机)的传统观念,既实事求是地肯定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方位、多视角、前瞻性地科学研究、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取得了新进展。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经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变革,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获得新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表现在生产力方面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首先,经济加速发展。二战后50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了以往数百年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惊人记录。其次,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有所缓和。再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变,目前,正由传统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有世界经济总量的4/5,世界贸易总额的3/4,以及绝大部分的资本输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经济实力走在世界前列,占据着世界经济的绝对优势。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在生产力方面,表现为知识化、智能化、高技术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并由此改变着生产方式,推动着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表现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现了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的转变,进而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1.经济运行机制:普遍建立了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国家经济职能大大加强;2.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化,股权分散化;3.分配形式: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补贴,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加大;4.国际经济关系:垄断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改良,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管理机制的调整,税收和财政政策的运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特别是吸收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三个具体环节做了调整:1.在产权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这种资本的社会化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的。一是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二是企业股权的分散化。2.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出现了“管理民主化”的趋势。3.在分配关系上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调整。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上呈现新特点:1.“管理革命”和新的中间阶级的兴起。2.福利制度下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意识在发生变化,促进了一种社会包容的趋势,从而缓和了阶级冲突。3.工人阶级的斗争形式和特点发生了变化,合法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4.西方社会阶级意识和阶级结构变化的一个特征和趋势就是它的非固定性或变动性。
第五,当代资本主义在产业和劳动力结构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在社会关系层面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入管理”等改良主义措施,实施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扩大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在资本的国际化层面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务服务,拓展了国际贸易空间,导致了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运作体制层面上,当代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统治能力增强,社会的民主法制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的民主结构有所完善,民众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政党政治和政党格局更加复杂。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在坚持资产阶级根本统治不变的前提下,在国家政权结构、管理社会的形式、法制建设、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政治制度的变化和法制制度的强化最为显著。从而协调了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缓解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精巧。1.资产阶级国家公民民权普遍进一步扩大,政治参入形式和渠道有很大发展;2.国家政治结构法律化得到加强,法制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3.对国家权利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4.国家权利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5.国家的社会职能不断扩大等。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克服了19世纪资产阶级的放任无序,逐步建立起一套社会自我调节机制。1.生产方式的调整:一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的控制需求方式,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市场;二是通过法律强制行政行为,规范市场。2.社会关系的调整:一是通过政府的介入和法律手段影响劳动关系;二是通过福利制度的再分配方式调节实际收入、抑制社会不平等的扩大,并以此加强社会的凝聚力。3.政治民主的相对健全;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更为广泛和全面;二是现代民主政治结构基本成型;三是政党政治的范围和基础更为广泛。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原因
世界上任何运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的历史过程,在二战后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因素决定的。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力本身所具有的加速发展趋势的表现。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它追求最大化利润的意识形态、有效的所有权激励、为实现市场垄断而进行的创新活动,以及从国民经济到整个世界经济的“中心——外围”的增长结构。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要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的直接原因是,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作用,推动资本主义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根本原因是,试图改变或避免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还能以强劲的势头发展,根本原因是,为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和体制模式有必要也必然会相应调整和发展。
第五,当代资本主义在不断完善其体制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的国民精神。这些精神因素及其体现在社会历史主体中的文化力,都成为这些国家社会经济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并使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科技革命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加速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吸收和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促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能够保持发展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是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也就是市场经济为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形式,这就使它获得了其他私有制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发展能力。随着国家干预机能的建立,“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政策的相继出台并发生效力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了保障。
第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分工,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支撑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规则,主导经济全球化,在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和世界市场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谋取最大利润,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与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能够保持发展的国际政治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经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第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一,先发的优势和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其二,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正走向成熟化、有序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决策的理论依据。
三、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的自我调节、改善和改良,虽然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但并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只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它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同任何社会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决定其必然灭亡的各种矛盾,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变革就是历史的必然;2.资本主义新发展的过程,正是它不断扬弃自我,并不知觉地把自己推向这一制度的绝境,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创造条件的过程。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摆脱其内在矛盾所引起的各种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过时的意识形态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的冲突;最新的社会生产力已经不能被追逐利润的资本所控制;分配不平等问题的继续恶化使得资本主义的群众基础变得越来越薄弱,失去理性和兼容性。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灭亡的历史趋势与发展的过程长期性的统一。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原因有: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二是资本主义剥削实质没有变;三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四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的三种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个也没有减少,在新形势下又以新的形式出现。2.资本主义灭亡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因有:一是被取代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它还要持续发展很长一个时期;二是代表新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物质起点还很低。
第四,20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新动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干涉主义,是逆世界历史潮流而动,是资本主义腐朽的具体体现,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尽管过程漫长,但无论经过多少次繁荣和衰落的反复,在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团结劳动者将会随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最终埋葬资本主义。
第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并不表明资本主义返老还童、青春永驻,恰恰意味着为转向社会主义正在准备更坚实更雄厚的物质与社会基础。
第六,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两面性,既有进步和成功的一面,也存在矛盾和弊端的一面。例如,西方国家的股份制,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成为资本家”。工人持股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工人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
第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新的内容,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关系阶段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了全球性;二是与自然界发生冲突,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三是人的极度异化。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特点决定了其发展趋势:首先,已经阶级化的国际关系为社会主义者提供了广阔的斗争舞台;其次,全球化问题和人的极度异化,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真正原因所在。
第八,有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认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五个基本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两分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
四、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利益,但并没有能够改变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关于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各种内在矛盾也将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解体,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尽管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最终结局是确定不移的。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内在需求,资本主义是当代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当代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推动了资本主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期。但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将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因为,经济全球化强化了共产主义物质基础,高新技术的发展必然把人引向共产主义。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高度发展至全球化阶段,为全球化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充分的物质基础。全球化加速了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国际化,从而把资本主义关系推向顶点,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积聚、扩大,也使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矛盾加剧,这是全球化社会主义实现的主要依据。
第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减少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外部化成本的释放空间,枯竭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尽管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与广度都还没有达到其极限值,但是,今天这种远甚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确实给资本主义带来了发展的危机。
第五,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以下影响:1.生产的国际化对国家传统调控机制的冲击;2.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调控提出了新要求;3.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影响有三: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加速了人的流动性,导致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二是社会利益集团多元化的趋势日益冲击着传统的以民族和阶级为基础的共同意识,出现了新的社会意识多元化趋势;三是全球化发展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
如何全面认识、正确处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一般说来,资本主义的一切成功经验都应该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借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会制度,能够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二者在前进中竞赛,在竞赛中前进。相互间的较量与斗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要长期共处,就要在斗争、合作和竞争中把握好二者关系。社会主义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开放和艰苦努力,在发展生产力上赢得优势,就一定会在与资本主义的和平竞争中取胜。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这一基本关系又派生出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关系,有对立关系、斗争关系、统一关系和代替关系。其中,“对立”与“统一”不能划等号,斗争关系是对立关系派生出来的,是激化的一种关系表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对立和统一关系中,斗争不是绝对的,而是暂时的、有条件的,要改变斗争是绝对的传统观念。矛盾和对立是绝对的,统一也是绝对的。只有统一,才有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发展也是绝对的。
第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在共处与竞争中呈现出新的特点:1.在两制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在增强,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在相对削弱;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由过去的相互封闭、封锁、平行存在和发展转向相互开放、交流、交叉存在和发展;3.多领域多层次的非根本制度的相互交织与融合,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形成“双赢”利益新格局;4.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较量日益激烈,经济竞争与贸易摩擦趋于表面化;5.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文化渗透与扩张更加便利,文化霸权主义威胁日益严重;6.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并没有放弃,军事安全的威胁依然存在。
第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社会主义“速胜论”与资本主义全面“崩溃论”都是缺乏根据的。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仍然是世界上一对基本矛盾,但它不是主要矛盾,二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鉴的一面,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对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课题,“一球两制”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国理论界、学术界任重而道远。
[收稿日期]2001-04-06
标签:经济全球化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