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

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

吕青竹[1]2007年在《系列MQq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水热合成反应方法,合成了6种M(M=Al,Zn,Cd,Pr,Cu,Co)Q_q配合物,另有4个以Phen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其中,五种配合物得到了单晶,经过X-光单晶衍射测定,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其余微晶型配合物经其它物性测试进行了结构的推测。合成的金属配合物列于下表中:(1)AlQ_3 (7)Tb(phen)_2(NO_3)_3 (2)ZnQ_3 (8)Nd(phen)_2(NO_3)_2(CH_3COO) (3)CdQ_3 (9)Sm(phen)_2(NO_3)_2(CH_3COO) (4)PrQ_3 (10)Eu(phen)_2(NO_3)_2(CH_3COO) (5)CoQ_3 (6)CuQ_2重点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发光性能及电致发光性能并进行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化合物(1)~(4)经光致发光能发射较强的绿光,并在电致发光的测量中,产生比较强的信号;而化合物(7),(9),(10),光致发光中检测有较强的发光,但它们在电致发光中几乎没有信号。通过对各产物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有机配体8羟基喹啉和中心金属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改变分子内部能级,使分子产生较强的发射光。同时,我们已将发光较强的几个金属配合物做成器件看其电致发光情况,结果发现,不是所有的光致发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都能在电致发光中产生相应的信号。可见,从“发光化合物”→“发光材料”还相差很大的距离。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力求找到能与8-羟基喹啉配体及其衍生物更有效配合的发光配合物,并用在电致发光器件上,开阔有机发光材料范围。此外,我们还对化合物进行了IR,UV-VIS-NIR光谱的测定和分析,以有助于化合物发光性能的考察,分析和对比。

来巍[2]2002年在《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常规和非常规方法, 合成了5种(1~5)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配合物, 得到了单晶. 经X-光四圆衍射测定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除化合物(3)外), 研究了各化合物的FP, UV-VIS-NIR, IR等光谱性质. 其分子式如下:(1) Eu2(phen)2( C6H5COO)6(2) Sm(phen)2(CH3COO)3(3) Tb2(phen)2(C6H5COO)6(4) [Tb2(C6H5COO)8][Ni(phen)3](5) [Nd(oxinate)(phen)2(NO3)2]2 ( CH3OH(6) [Eu2(C6H5COO)8][Ni(phen)3](4H2O(7) Sm2(C6H5COO)4(CH3COO)2(phen)2(8) Sm2(C6H5COO)6 (phen)2(9) [Co(phen)2(H2O)]2(tpha)(NO3)2(2C2H5OH本文着重对合成的5种(1~5)和已有的4种配合物(6~9)进行了荧光光谱及激发光谱的研究. 发现9种配合物在室温下均有荧光性质,并对它们的发光原理及发光过程进行了讨论. 通过与基准物(相应原料化合物)荧光强度的比较, 发现8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较基准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中明显的两方面是: 1. 最大发射波长不变的情况下荧光强度大大增强. 2. 改变发光波长的同时提高荧光强度. 分析了荧光强度与有机配体,金属离子以及分子结构的关系, 得出了影响荧光性质的主要因素. 这对于指导我们如何获得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配合物, 以及通过改变有机配体和分子结构来控制配合物的发光波长及发光强度等有重要的参考. 对于实现可控发光波长的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有重要意义.

张婉[3]2006年在《新型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发光材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中根据稀土元素的优异发光特性制备了两类叁种稀土发光配合物,并采用了不同加工手段将稀土配合物与硅橡胶基体结合,制备了硅橡胶基稀土发光复合材料。本文采取多种测试手段(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SEM、荧光光谱、GPC、DSC等)对稀土配合物及其硅橡胶基复合材料进行测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这些材料的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分为叁个大部分: 一、合成了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的两类叁种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一类为具有活性基团的稀土配合物——Eu(TTA)_2(phen)(MA)及Eu(TTA)_2(phen)(UAH);另一类为掺杂型稀土配合物——Eu_xGd_((1-x))(CA)_3·nH_2O;并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测试和表征。 二、对Eu(TTA)_2(phen)(MA)的聚合活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采用了直接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产物。 叁、将具有反应活性基团的Eu(TTA)_2(phen)(MA)以及Eu(TTA)_2(phen)(UAH)稀土有机配合物与SiR进行共混制备了一系列SiR基荧光复合材料。对于Eu(TTA)_2(phen)(MA)/SiR复合材料,我们采取溶液共混法以及机械共混法制备相应的复合材料,在使用机械共

陈燕丹, 施林熙, 褚月梅[4]2006年在《二亚胺·二硫醇(酚)合铂(Ⅱ)发光配合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二亚胺,二硫醇(酚),合铂(Ⅱ),配合物光物理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组装光电分子器件、设计合成多组分发光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这类化合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张义根[5]2011年在《金属铱电致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分析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是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来实现检测的一种方法,因为其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诸多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研究较多的配合物是联吡啶钌和少数的金属铱类配合物。但是该方法在液相中分析检测时只有电极表面少量的试剂参与了反应,大部分试剂都白白浪费了,导致了分析成本变高,也使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试剂的固定化不仅可以克服上述问题,而且还可以起到简化实验装置等目的。但因大多数钌配合物本身就是水溶性的,固定化的难度较大而且效果也不令人满意。金属铱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氧化还原电位和联吡啶钌配合物非常相似,其本身所具有的水不溶性也使得它的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因此,研究新型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固定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金属铱配合物对一些胺类物质具有很好的ECL响应,但是当这些胺类物质混合存在时,就使得通过ECL检测胺类物质不能一步完成,限制了ECL的实际应用。溶胶-凝胶分子印迹技术是利用溶胶-凝胶过程,把分子模板引入到无机网络结构中,形成一种刚性材料。一旦模板分子从主体中除去,就会留下与模板分子构型相互补的孔穴,对模板分子显示出良好的专一识别性。因此,研究出适合一些特定胺类物质的溶胶-凝胶,通过ECL与溶胶-凝胶分子印迹联用的方法,有望实现混合物中胺类物质的直接检测。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展开了如下的工作:1.合成了一种新型铱配合物(pq)_2Ir(N-phMA)(pq为2-苯基喹啉,N-phMA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基)。对它的液相、固相电化学性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液相ECL性质等一系列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2.尝试将该配合物与苯乙烯、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缩合物(PVA-SbQ)进行聚合,对形成的聚合物的ECL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聚乙烯醇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相结合的办法将(pq)_2Ir(N-phMA)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修饰电极,来研究其固相电致化学发光的性质,获得了稳定的ECL。并将该电极成功地应用于叁聚氰胺的检测,对以叁聚氰胺为共反应物时的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了测定,当以叁聚氰胺为共反应物时其发光值与叁聚氰胺浓度的对数值在1.0×10~(-3)~1.0×10~(-6) 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64.78lgC+410.26(R = 0.9953),检测限可达10~(-9)数量级(S/N=3)。通过电聚的方法将该配合物直接固定在了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不同电极、不同扫描圈数以及pH值对电聚修饰电极的影响,对比了电聚前后电极的区别,并对可能的电聚原理进行了探讨。3.研究了一种溶胶-凝胶分子印迹方法,成功实现了牛奶、豆奶中叁聚氰胺的直接测定,叁聚氰胺的回收率可达97.50%~103.30%,在浓度范围1.0×10~(-7)-1.0×10~(-3)mol/L内,其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i =10.78lgc+99.76,相关系数R=0.9973。该方法快捷、灵敏、选择性高,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叁聚氰胺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叁聚氰胺可能的氧化机理。

参考文献:

[1]. 系列MQq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D]. 吕青竹.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2]. 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D]. 来巍. 辽宁师范大学. 2002

[3]. 新型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与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发光材料的研究[D]. 张婉. 北京化工大学. 2006

[4]. 二亚胺·二硫醇(酚)合铂(Ⅱ)发光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 陈燕丹, 施林熙, 褚月梅. 武夷科学. 2006

[5]. 金属铱电致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分析应用[D]. 张义根. 江南大学. 2011

标签:;  ;  ;  ;  ;  ;  

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