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逆全球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重要表现。本文用马克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逆全球化产生的原因,论证了现有经济基础条件下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逆全球化;原因;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复苏困难不断引发国际社会众多深层次矛盾,在全球化中失利的国家相继出现严重的内顾倾向。贸易保护主义、排外主义势力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逆全球化思潮逐渐进入各国视野。因此,近几年逆全球化迅速发展为国际事务研究的核心议题,同时也是各国关注的焦点。
一、逆全球化成因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一)全球化动力变化导致跨国超额剩余价值分配发生变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全球化是由生产社会化和资本扩张运动所推动,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加深了生产社会化进程和资本全球性扩张,获得了比后发国家更高的超额利润,并通过一定程度的技术垄断使这种超额利润生产能够长期固定化,为其进行国际性剥削和跨国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也在世界体系的结构中巩固了自身地位,其表现为贸易结果上的高利润、高技能、高工资和高附加值等方面。[1]
当今技术创新和资本运动共同成为全球化推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拥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但随着生产全球化展开,国际分工逐渐由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步过渡到产品内分工,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及科技研究逐渐独立化。发达国家难以做到全面的科产结合,因而仅有技术优势也难以在全球化中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具有制造产业发展基础的新兴经济体,利用其对外开放战略、廉价劳动力、广大的销售和服务市场,加之借助发达国家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其成熟产业和高端生产环节,在劳工技能、技术革新、市场地位等方面都得到相应提升,甚至在某些领域的技术革命、生产和组织创新方面反超中心国家。[1]技术创新推动力进一步加强了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分配,而原有发达国家此前通过垄断技术优势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必然受到压缩。所以,产业向国内回迁和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市场,进而保护本国资本的利益等逆全球化措施就也成了发达国家的选择。
(二)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对立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表现为生产的全球性扩张与私有制的矛盾,这种扩张让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私人资本占有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并用来追加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全球性扩大再生产,一方面,生产了更多的相对剩余人口;另一方面,也同样表现为全球性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商品进入全球流通空间,工人只能用极为有限的劳动力所得购买必需的生活资料,从而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劳动者的剥削。
在这一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由于劳动力价格的差异、产业结构的不同等原因,会出现部分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让发达国家的底层劳动者,特别是蓝领工人在多次被剥削后出现结构性失业,购买能力日益缩。财富在少数资本家一方积累;贫困在多数雇佣劳动者一方积累,逐渐形成的社会贫富差距,造成矛盾升级。但是“发达国家的政党和政治家往往将问题归咎于自由贸易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从而把民众对政治的不满转化为对逆全球化的诉求。”[2]
(三)资本全球无限扩张与有限生产空间的对立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倾向。”[3]资本主义最初主要是在其国内产生和发展,当出现投资过度和消费的严重不足时,就会诱发国内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
直至国内市场已经无法容纳过度积累的资本及产出资本家期望的剩余价值时,通过资本输出寻找国外新的生产空间成为必然。列宁指出,“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而会输出国外,输送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4]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张本性必然会占据全球所有可占据的生产空间,而全球的生产空间也是有限的,资本在把可利用的空间有效利用之后,无利可图的资本必然会出现回流的趋势。回流资本必然会在再次占领本国生产空间的同时,要求国家提出逆全球化的保护政策。
(四)地域性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威胁
资本的目的是从货币资本发展为带有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但中间必须有商品资本这一环节,它是资本要获得剩余价值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商品生产则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和劳动形式来展开,在此过程中固定资本、工人就业、生产技术和劳动过程等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试图通过维持技术上的垄断地位从而维持本国资本的跨国超额剩余价值,但是由于生产的地域性,新兴经济体在承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高端产业外迁的同时,必然会推动本国生产技术和工人素质的提升,这就为其在某些领域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甚至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依赖于新兴经济体训练有素的劳工群体。一旦发生政治经济的波动,发达国家的资本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二、逆全球化趋势的未来走向及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
从逆全球化的目的和本质来看,它只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扭转当前全球化中不利形势而采取的过渡性短期策略,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放弃全球化市场和利益,当前逆全球化只是垄断资本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铺垫。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现在所看到的诸多现象,例如英国脱欧、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抵制移民等,“这些所有的思潮、政治体系、政治行动、政治纲领都是上层建筑。而全球化是一种经济规律,是生产力发展跨越国界形成全球分工交换,进而形成的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一部分人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混为一谈,把上述现象的兴起,特别是特朗普政策体系的产生,当做全球化经济规律发生了变化。”[5]
逆全球化作为上层建筑,也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的经济基础是资本运动规律内在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目的(剩余价值)和手段(发展生产力)的矛盾、由分配方式造成的消费能力低下和生产能力无限扩张的矛盾、财富采取价值形式和生产过程日渐不依靠作为价值源泉的活劳动的矛盾,这些都必然决定逆全球化的产生。因此,逆全球化只是反映全球化资本运动内在矛盾结果这一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仍然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二)“世界市场”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
1、“世界市场”理论
关于全球化趋势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最初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尽管并没有用“经济全球化”这一表达,但却已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做出了合理解析。
第一,“世界市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从生产力普遍提高和世界各民族普遍交往出发,指出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消化,这促使世界市场的开拓,从而打破了从前那种封闭的状态,“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国家仍然追求生产力进步,它必然要求世界市场不断扩张,这就与其逆全球化政策相悖而行了。
第二,“世界市场”是资本对利润无限追逐的空间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它离开了对外贸易和市场全球扩张就无法继续进行。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来消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获得多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必须“奔走于全球各地。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6]同时需要从落后国家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因此,逆全球化所提倡的贸易保护、排外及市场分割都只能是暂时的。
第三,“世界市场”为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和有效利用提供了平台。“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7]世界市场的建立,可以让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甚至流向能产生最大化效用的地方。逆全球化并不利于各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上得到配置,反而会增加生产和要素流动的地域界限,限制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2、“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力的支撑了全球化理论。其论证的路径是:从生产力发展,促使工业化大生产和分工;经世界市场的形成,造成人类交往扩大、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程度增强;最终世界联成一体,形成马克思所构想的“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8]
首先,世界历史的向前推进得益于生产力的进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其次,世界历史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发展紧密联系。在资本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最后,世界历史的真正实现是通过共产主义和人类个体的解放达到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也必然随之扩展,因此,逆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内在矛盾的突出表现。
(三)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国际经济关系领域,为今天解决逆全球化问题,坚持全球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逆全球化体现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充分表明当代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还具有显著的优势,仍可通过对其生产关系的持续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使生产力有所发展,并使其基本矛盾的激化程度有所缓解,暂时改变当前全球化中对本国不利的现象和发展格局。
逆全球化同时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垂死性和腐朽性。从当今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来看,首先,它会使全球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大规模的生产本身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其次,它必然提高生产全球化程度,这在客观上将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使资本的全球化具有可能性;再次,它对生产过程管理的全球化,相应地派生出专业全球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和机构,而这些都弱化甚至排斥资本家个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以倡导排外主义、保护主义为特点的逆全球化出现。所以,暂时的逆全球化并不能改变全球化的趋势及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葛浩阳.经济全球化真的逆转了吗——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探析[J].经济学家,2018(04):11-18.
[2]韩召颖,姜潭.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现象的一种解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94-102.
[3]何磊.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政治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12(11):168-171.
[4]列宁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何伟文.科学认识逆全球化,推进包容性全球化[J].探索与争鸣,2018(01):43-44+14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78.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论文作者:崔又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资本论文; 资本主义论文; 马克思论文; 剩余价值论文; 世界市场论文; 恩格斯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