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999年物理会考第30题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题目:小丁同学身高h[,1]=1.8m,质量m=65kg,站立举手摸高(指手指能摸到的最大高度)h[,2]=2.2m。
(1)小丁用力蹬地,经过时间t[,1]=0.45s,竖直离地跳起,摸高为h[,3]=2.6m。假定他蹬地的力F[,1]为恒力,求F[,1]的大小。
(2)另一次小丁从所站h[,4]=1.0m的高处自由下落,脚接触地面后经过时间t[,2]=0.25s,身体速度降为零,紧接着他用力F[,2]蹬地跳起摸高为h[,5]=2.7m。假定前后2个阶段中小丁与地面的作用力分别都是恒力,求小丁蹬地的作用力F[,2]。(取g=10m·s[-2])
本题要求综合应用力学规律分析一个实际现象。对题目所说人蹬地跳起、离地上升、下降和下蹲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时,需要把人看成一个质点,质点的位置即人体重心的位置,质点的质量即人体的质量m。人蹬地跳起,在脚离地前,人的重心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脚离地后,做匀减速运动;人下降脚触地前,人的重心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脚触地后,下蹲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应该运用力学规律对人的受力和重心的运动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有关方程求解。
1用牛顿定律分析
(1)小丁重心下降后用力F[,1]蹬地的t[,1]时间内, 他受向下重力mg和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F′[,1]作用,重心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重心上升距离△h[,1],离开地面时重心速度为v[,1]。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F′[,1]-mg=ma, ①
v[,1]=at[,1]。 ②
小丁离开地面后只受重力作用,以初速v[,1]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g,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即他摸高增加的高度为h[,3]-h[,2]。由运动学公式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F[,1]=F′[,1],所以F[,1]=1060N。
(2)小丁由高h[,4]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接触地面时速度为v[,2],由运动学公式得
他接触地面经过时间t[,2]速度降为零, 在这段时间内他的重心下降距离△h。在时间t[,2]内,他受向下重力和地面向上的作用力,重心向下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h=(v[,2]/2)t[,2] ⑤
紧接着小丁用力蹬地,在时间t[,3]内他蹬地的力为F[,2],受向下重力mg和地面向上反作用力F′[,2]作用,重心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为a[,2]。重心上升同样距离△h后,他离开地面。
设小丁离开地面上升时的速度为v[,3],则得
标签:运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