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马克思语境中的社会跨越发展
马克思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①。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把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绝对化,反对认为社会发展只有一个模式的一元线性决定论,指出个别国家或地区,由于某些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或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跨越发展。社会跨越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跨越发展泛指对各种社会制度的跨越,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超越某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步入高级社会形态的跳跃式发展形式。跨越式发展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选择性、连续性与跳跃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本文主要指狭义的即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社会跨越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跨越。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并非不可跨越,因此对把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逾越观点强加于他的做法十分气愤,他说:“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②他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说,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③,就是特指不经历资本主义制度的灾难和耻辱而直接跨入社会主义。我国有学者提出,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提出过“跨越”这个概念,其实有没有“跨越”这个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跨越”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
1.马克思: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晚年通过手稿、书信、笔记等形式对东方社会,特别是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一系列阐发,其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三个复信草稿、《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和《人类学笔记》(1870—1882年)等文献中。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④,即如不抓住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它最终将沿着西欧的道路走向资本主义;二是“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⑤,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走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道路。因为,第一,19世纪后期的俄国公社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存在,使它有可能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肯定成果作为跨越资本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的物质前提;第二,俄国土地适合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而且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有助于他们从小土地经济向合作经济过渡;第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已经明显暴露,俄国不必再经“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⑥;第四,俄国社会广泛存在的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的生命力“比闪族社会、希腊社会、罗马社会以及其他社会,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命力要强得多”⑦。
马克思虽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跨越,但是认为社会跨越发展必须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并不可分割的层面:其一是制度层面,即在一系列主客观条件下,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其二是生产力层面,他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⑧。而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遵循着特定的客观规律,必然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阶段,不能人为地跨越商品经济直接进入产品经济。恩格斯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与马克思是一致的,他说:“发生在商品生产和私人交换出现以前的一切形式的氏族公社同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的东西即生产资料由一定的集团公共所有和公共使用。但是单单这一个共同特性并不会使较低的社会形态能够从自己本身产生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最后产物。”⑨因此,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即使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首先完成了生产关系的跨越,此后也必须“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⑩,大力发展生产力,并最终实现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力。所以,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力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跨越的完整链条。
2.恩格斯:跨越发展有条件地“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
研读恩格斯的著作可以发现,他曾五次研究跨越发展问题。第一次是1874—1875年《流亡者文献》的第四、第五篇,第二次是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第三次是1890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第四次是1893—1895年为回应俄国经济学家丹尼尔逊而进行的研究,第五次是1894年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恩格斯最重大的贡献之一便是根据时代新的发展变化,把马克思针对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发展思想推广到一切经济落后国家。他明确指出:“当西欧人民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踏上资本主义生产道路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可以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这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11)这一重要论述大大拓展了跨越发展的适用范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更加广泛的指导意义。
3.列宁:苏维埃组织“不仅可以应用于无产阶级的关系,而且可以应用于农民的封建和半封建的关系”
当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候,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跨越发展理论作出三点重大发展:一是在《论欧洲联邦口号》和《论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而最可能是在一个国家中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新战略,并据此取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在《论我国革命》中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我们为什么不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12)他认为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手中的政权发展生产力,并提出新经济政策,利用小农经济的作用、私人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利用自由贸易、市场和货币的作用,恢复和发展苏维埃国家经济,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跨越。三是为当时封建、半封建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关于民族和殖民地委员会的报告》中,他强调:“建立苏维埃组织……不仅可以应用于无产阶级的关系,而且可以应用于农民的封建和半封建的关系。”(13)“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14)而且当革命中心继续向东方转移时,他前瞻性地指出:“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15)可见,列宁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给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中国特色道路的确立带来了更加直接、更加具体的指导和影响。
三、毛泽东对社会跨越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当旧民主主义革命山穷水尽的时候,当历史的重担落到中国工人阶级肩上的时候,当人类进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思考:中国的社会性质应该是什么?中国未来的前途究竟在哪里?中国革命的道路到底在何方……这些在“老祖宗”那里根本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但他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与时俱进的品质,积极有为的姿态,放眼世界的胸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艰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经过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摔打锤炼,创造性地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形成了富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6)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并使马克思主义社会跨越发展理论得到实践和证明。毛泽东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跨越发展的起点上,开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弯道超越的先河
关于跨越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主要针对的是由古代原始公社演变而来的俄国农村公社,认为其土地公有制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17),而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但是,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农村公社迅速瓦解,资本主义制度在俄国很快确立和发展。因此,“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专政政权,俄国是递进式发展而不是跨越式发展。
中国农村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中国能实现跨越发展吗?毛泽东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1937年6月24日,他在和尼姆·韦尔斯的谈话中指出:“在中国,有无产阶级的领导,这个条件使中国在将来能跳过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18)他还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充分说明中国跨越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首先从反面分析中国必然跨越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首先,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他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19)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决不是要把封建主义的中国变成自己竞争对手的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任其掠夺和剥削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其次,资产阶级不可能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官僚资产阶级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挡路石。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幻想搞资本主义但又没有能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后,人民群众不赞成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多次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但先生老是侵略学生的事实让中国人民从内心不齿于这种制度。
毛泽东接着又从正面阐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首先,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而国家工业化有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两条道路。毛泽东说:“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20)其次,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共同富裕。
毛泽东不但在理论上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前途问题,更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上通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7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链接,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首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先河。中国这块体现着一切东方运动共同特征的“活化石”(21)的成功经验,对于东方国家选择具体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2.在跨越发展的前提上,开掘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丰富宝藏
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跨越发展的必要前提一是西方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物质前提和示范引导;二是“要挽救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22)推翻沙皇政府,避免农村公社公有制遭到破坏,才能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三是两者良性互动,才能引导俄国革命成功。他说:“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23)
历史进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尽管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成功,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共产国际的帮助和苏联的支持使中国跨越发展的外部条件基本具备。在内部,必须爆发社会革命推翻反动统治。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道路是什么,马克思不可能给出答案。此外,跨越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必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在中国,这一艰巨使命资产阶级完成不了,只能由无产阶级来完成,这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未曾涉及的难题。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思想,填补了这一理论空白,拓展了对社会跨越发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将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论断。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是“新”在领导权上,不是由资产阶级而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二是时代不同了,革命的发展前途也不同了,它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三是它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关于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毛泽东通过对农村、农民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的分析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中国农民不但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甚至成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一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又是一个新发展,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没有把农民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主要依靠力量的思想。
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列宁说:落后国家的跨越发展“必须采取什么手段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不可能预先指出”(24)。从已有的实践看,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都是首先从城市武装起义开始的。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毛泽东实际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28—1930年,他又从理论上总结并论证这是中国革命胜利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条通往成功的革命道路极富中国特色,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正如周恩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中所说:要党不用主要的力量与城市无产阶级联系,而把主要力量放在农村,这是史无前例的。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步骤。毛泽东提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制度的跨越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成一个统一、独立、富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两步走”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发展了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的高度凝练,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3.在跨越发展的方式上,开创了和平跨入社会主义的伟大壮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是跨越发展的必备前提,中国既可能向资本主义社会演进,也可能向社会主义跨越。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并创造性地设计了跨越的路径和方式。
在跨越发展的路径上,毛泽东认为,“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25),因此创设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链接平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暂时的、过渡的社会形态,但它又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把它作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跳板,以缓和社会形态变化带来的冲击,并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必要的条件和奠定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也成为毛泽东社会跨越发展理论的一大亮点。
在跨越发展的方式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殊的国情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一是突破了先工业化再过渡的模式,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二是突破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先机械化后集体化的模式,创造出初级社、高级社等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过渡形式。三是突破了用暴力剥夺实现资本主义改造的模式,创造出和平赎买的成功经验,并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时进行。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工人绝不拒绝赎买资产阶级,“赎买下这整个匪帮”(26),列宁1918年曾考虑“对那些肯接受并能实施‘国家资本主义’,能精明干练地组织真正的产品供应千百万人的大企业而对无产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妥协或向他们实行赎买”(27)。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这些还只是一个理论的形态;在列宁那里,因为俄国的具体国情没有得到实现。中国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跨越,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是具有首创性的。四是突破了向社会主义一举过渡的模式,选择了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稳妥前进的道路,在保持社会稳定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完成了社会制度伟大而又深刻的变革。总之,突破了苏联经验的模式,走出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道路,解决了社会变革与物质基础、和平过渡与阶级斗争的矛盾问题。
4.在跨越发展的目标上,开启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只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而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关联的高度社会化生产力水平则是不能跨越的,只有完成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力的双重跨越,才表明跨越的真正实现。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制度跨越完成以后,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向完全、成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迈进,并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方面,党的八大及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毛泽东还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再搞资本主义、要重视价值规律作用等思想。通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政治经济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28)。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都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29)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主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学习别国长处,借鉴苏联模式教训,最先开始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具体的发展阶段上,他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制度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先声。
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方面,毛泽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它是基本适合基础上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实现生产力跨越的社会基础。
当然,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的跨越发展道路上也存在着重视实践经验轻视理论准备,重视制度跨越轻视生产力跨越,重视主观能动性轻视客观规律性,重视质的突破轻视量的积累等倾向,也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如对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翻译和系统研究不够,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太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常超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具体国情,正确的方针政策也往往反复、动摇,得不到一以贯之的执行,甚至“大跃进”、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发展路径、总体布局、历史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缺乏自觉、系统、深入的认识,没有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没有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跨越,才能说明中国跨越发展的完全实现,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得到实践证明。
总之,社会跨越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晚年思想最耀眼的闪光点之一,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对其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调整、补充和完善,是尚待证明、发展和实践的理论形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站在世界历史的制高点上,观察时代,把握国情,顺应潮流,把马克思主义社会跨越发展思想从理论形态推进到实践形态,推动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国由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变成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大国,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飞跃基础,预留了发展空间,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2-3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1-77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9-40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2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9页。
(12)《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7-359页。
(13)《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14)《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9页。
(15)《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72页。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2页。
(18)尼姆·韦尔斯、熊建华:《毛泽东和尼姆·韦尔斯的谈话》,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
(19)《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9页。
(20)《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9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54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0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1页。
(24)《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9页。
(2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0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3页。
(27)《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7页。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29)《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3页。
标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毛泽东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毛泽东选集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共产党宣言论文; 俄国革命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列宁选集论文; 经济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