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马红瑾

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马红瑾

范县水利局 河南 濮阳 45750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生存、经济建设、生态环境,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水利建设是重要的基本建设领域,是人类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利经济的发展,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然而,我国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水利经济发展、甚至国民经济和民生改善的阻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水利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就水利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水利经济发展、推进新形势下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利经济;水利事业;水利工程;解决策略

引言:水利建设,在历朝历代,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水利建设和水利经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水利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在经济供给侧改革方兴未艾之时,水利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更成为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水利经济发展,敏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策略,加以解决。

1.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水利事业都是国计民生的重点。水利经济是以水利工程为主体,包含水资源的勘探、开发、保护、利用、经营、管理及水旱灾害防治过程中的全部社会关系。[1]水利经济为国民提供生存必须的饮用水,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设施和灌溉用水,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原料,为生态环境美化提供必要基础,为防灾减灾提供必要手段;水利经济创造经济利润,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经济部门提供成千上万工作岗位,解决了大量群众就业问题;水利经济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至关重要,成为好多地区的民心工程和脱贫致富项目。总之,通过有效调配,水利经济能够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利用,为生活、工业 、农业、生态等等提供合理用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时一刻都不能缺少。以三峡工程为例,就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它解决了长江中下游洪水的威胁,缓解了华中、华东及重庆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减少了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成为水利工程和水利经济发展的样本。

2.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1水利经济无法满足新形势需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水利经济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方式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现阶段生产生活的需要。水利经济发展的现状仍然是小散乱,管理方式仍然落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够高。水利经济主体发展思维陈旧,缺乏创新精神,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水利经济发展,国家财政负担水利经济建设和管理费用,缺少社会资本参与。所以,直接影响水利经济效益,影响人民群众用水,影响水利经济社会效益的体现。

2.2水利经济主体弱小

水利经济产业规模比较小,经济主体呈现小散乱状态。虽然我国有三峡等大型的水利主体,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经济规模化水平不高,在广大的国土上,绝大部分水利经济主体都是小水库、小电站、小机井,水利企业规模大多很小。这造成水利经济主体视野狭小,思路不宽,治理结构落后,市场竞争力弱,无法承担水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任,不仅造成市场主体本身发展不足,而且影响国家水利资源的合理配置,严重影响国家的水利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3水利经济管理落后

水利经济的管理机制落后,权利与责任不明,管理流程不畅,管理手段不先进,造成管理不到位。由于管理的不到位,使得各岗位不明白自己的职责,在规划、设计、建设、养护等方面做不到位。特别是在进行抗洪抢险工作时,有的没有完善的应急方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健全,造成水利产权等方面的权利义务模糊不清,从而导致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水价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出现。政府对水利经济发展重视不够,行政效能不高,在防洪保险和排水抗洪方面缺乏成本补偿机制,严重影响了水利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和水利经济的发展。

2.4水利经济发展融资不足

目前,国内融资体制不健全,金融部门贷款支持力度无法适应水利经济发展需要,尚不健全的证券市场无法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我国大部分水利经济的经费来源都是政府财政拨款补助,而社会资本参与热情不高。这造成水利企业等靠思想严重,无法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快速发展,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足够的发展资金,使得企业融资压力较大,制约了水利项目的开发,迟缓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2.5配套政策不足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水利经济发展,出台了许多水利经济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与水利经济的发展需求极不适应,存在与实际工作互相矛盾的现象,远远无法满足水利经济发展需要。比如围绕水价不合理 、水利工程旅游开发等问题,仍然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2]

3.水利经济发展中的策略建议

3.1水利经济市场主体抱团发展

将散小的水利经济市场主体整合起来,建立水资源综合发展和利用的集团,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减少各个小市场主体用水方面的冲突,从而形成水利经济规模效益。大集团可以投资大型水利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水利市场经济的发展。[3]

3.2放宽融资渠道

国家在制定金融、货币和市场政策时,要向水利经济发展倾斜,引导更多资金进入水利经济领域。要采取降低贷款利率、贷款利率贴息、水利经济主体优先上市、水利经济主体办事绿色通道等等方式,加快水利经济主体融资速度,解决水利经济领域融资难题,支持水利经济发展。

3.3用大数据推进水利经济发展

通过大数据采集和整理,全面掌握全国水利经济发展现状,建立数据库,确定每个水利项目位置、规模、投资主体、作用发挥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对其分类管理,制定不同政策措施。通过大数据采集和整理,了解全国各地水利经济发展需求,引领水利工程发展规划,满足水利经济主体投资投向需求,优化水利经济资金配置,促使水利产业科学、良性发展。

3.4重视水利经济人才培养

人才,是水利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加大思想理论、水利经济领域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和提高,并不断引进熟知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引进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专业人才,从而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4]

3.5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和政策投入

鉴于水利经济的极端重要性,政府要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政策制定、财政保障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上,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水利经济的投入,保证充足的财政投入用于水利基础建设;在政策制定上,要将水利经济领域的政策需求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需要制定法律法规的,要优先列入立法计划,为水利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水利经济发展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水利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所遇到的水利经济主体弱小、管理落后、融资不足、配套政策不够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水利经济市场主体抱团发展、放宽融资渠道、应用大数据、培养专业人才、增加财政和政策投入等策略,解决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水利经济领域改革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高.市场经济中的水利经济发展问题.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J], 2016 年 62 期.

[2]徐鸿燕.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内蒙古水利[J],2016 年第10期.

[3]赵 丽.提高水利经济发展新策略研究.金融经济[J], 2016.

[4]段家瑞.水利经济发展中常见问题及有效途径.学术研究[J],2014年10月上第l9期.

论文作者:马红瑾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马红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