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窦延婷1 白莹2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窦延婷1 白莹2

(延安市市人民医院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护理当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80例呼吸內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改善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为理想,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改变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具备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护理

1前言

临床当中呼吸系统疾病变成了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当中患者对应的器官会受到严重损伤。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治疗不到位,就会出现不良反应,威胁患者生命。伴随着国家不断提高的医疗技术水准,患者不断的提升护理标准。根据研究表明,护理模式的优劣程度直接决定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本文针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0例利用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比较,具体介绍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4.16±4.0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3.94±4.0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2.2.1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症状

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护理工作者一定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症状的变化情况。不一样的临床表现证明患者不一样的病情蔓延程度。况且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非常快,所以,需要护理工作者全天24h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身体的各项指标的情况进行关注,便于立即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1]。

2.2.2患者发病期间的护理措施

医护工作人员在患者发病的过程中,随时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努力帮助患者的止咳排痰工作做好。医护工作人员在患者产生困难呼吸的情况下,为患者及时更换体位,保证缓解患者呼吸困难。之后为患者提供定期测量血压的服务,帮助患者做好身体检查工作。提前准备好药物以及急救设备,预防患者病情恶化。

2.2.3心理干预措施

呼吸内科重症疾病患者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患者都存在非常大的精神以及生理压力。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需要护理工作者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将不良心理情绪及时进行消除。

2.2.4呼吸道护理

对呼吸道进行检查,保证呼吸顺畅,保证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接受治疗,通知患者咳嗽的时候要进行举手,帮助患者可以独立进行咳嗽。护理者需要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对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要及时进行清理干净,让患者多喝水,帮助患者肠胃蠕动,预防便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5加强对患者的通气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十分重要,护理工作者一定要保证患者呼吸顺畅,之后才可以对患者实现管道通气护理的工作。

2.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改善程度。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参考文献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如今,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空气质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引发的呼吸道系统疾病越多。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般包括:支气管疾病、肺泡囊肿、胸膜炎等,多数的患者都会伴随胸闷、咳痰、干呕等症状,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情形,甚至会导致死亡。

呼吸内科疾病具有较多的特点:反复发作、并发症多、病程较长。在临床上,患者有时会发生咳血、害怕、烦躁、不安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着较大的威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了针对患者具体疾病进行对症治疗以外,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呼吸内科重症疾病不但具有普通呼吸系统疾病的全部特点,同时还具有病情严重、迁延难愈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等,都有着较大的威胁。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应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更加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强化的病情护理、心理护理、药物及输液护理、机械通气护理、饮食和口腔等方面的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具有提升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进步,我国环境遭受到十分严重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逐渐增多,不仅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影响,还给家庭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以及精神上的压力[4]。呼吸系统疾病具备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征,长时间备受疾病困扰,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严重威胁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随时随地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做好对应的应急护理措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果并未做好准备,就非常可能造成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应急措施是必须的过程,也同样是对患者生命的保证,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质量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质量水平高,就说明患者越安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内科护理当中应用要大幅度完善,将护理质量水平有效提高,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使用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十分理想,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使用到临床护理过程中,具备非常良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明营,刘俊英,宁雪飞,等.试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21):88-89.

[2]常春光.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21.

[3]程春梅.试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环球中医药,2015,8(S1):178.

[4]李意云.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231.

[5]杨燕玉,谢雪华.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268-269.

论文作者:窦延婷1 白莹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窦延婷1 白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