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营莉1,孙蓓蓓2,孙,勇3

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营莉1,孙蓓蓓2,孙,勇3

1.济南天润土地整理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2.山东国建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3.山东汇坤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土地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我国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要想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了使规划发挥相应的作用,就要及时解决土地管理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及时对当前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进行分析,对于社会土地规划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1 导言

土地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要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以及保护在空间时间上所作的战略性布局和统筹规划。土地规划具有指令性和拘束性,属于行政规划的范畴。其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并合理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目前而言,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以及土地需求旺盛的现状使得土地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规划方法过于单一、局限

在日常的土地规划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的总体规划方法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规划模式,利用对土地的使用经验,对城市发展的客观的客观事物做出基础性和合理性的判断来制定土地规划的方法与指标。目前,我国国土规划部门还没有土地规划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规划方法也没有将静态数据与动态处理方法相结合,缺乏灵活应变能力,而且计划年限较长,误差也较大,甚至规划脱离现实社会的发展。

2.2动态的经济发展与静态的规划之间的矛盾

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规划。而在这期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并且规划又是指令性的。这样一来,动态的经济发展难免与静态的土地规划出现不一致。若想通过改变规划内容来使之适应形势的变化,就要不断修改规划,从而导致规划失去严肃性。如果不加以修改,又会显得规划与实际脱节严重,造成规划丧失其价值。这就表明土地总体规划在科学预见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土地规划部门如何使规划贴近不断变化的客观事实成为重要任务。

2.3缺乏对耕地的保护

在乡镇的耕地保护与发展中,条件好、交通方便的耕地一般留作一般农田;条件差、位置偏远的耕地一般留作基本农田。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以后进行非农建设时,能够比较方便的办理“农转非”的审批手续。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土地规划保护耕地的初衷。

3 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政策建议

3.1将“引导动态型”指标代替指标刚性,并与规划体系相结合

刚性、静态的规划理念反映的是一种计划的思想和模式,它与动态、连续的市场需求不可调和。土地规划期一般很长,有十到十五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由于经济的波动、体制的变革、经济环境的变化等种种原因会导致原来的土地规划指标不适合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人引导、动态的理念,在指标下达时,不要管的过死,统的过死,而是应该在考虑到将来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非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加一个浮动性指标,给土地规划的未来变动留足了空间。同时应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在中央和地方的土地规划指标灌输以不同的规划理念,进行完善。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宏观的政策性,属于政策性规划;省级、市(地)级规划具有指导性,主要任务是在国家级规划的指导下,协调区域内部的矛盾,选择土地利用格局,采用土地利用分区的方式;而县(区)、乡(镇)级规划属于实施型的规划,具有刚性,采用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完善土地规划管理方法

规划本身的科学性是其可操作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基础。与评价的方法、部门用地需求预侧的方法、公众参与方法同样重要的是综合协调的方法,即在用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博弈中做出综合的选择。美国的城市理性增长模型和土地评价与立地评估模型等都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是值得借鉴的。

3.3 加强规划监测和评估

作为一门应用的科学,规划本身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而得以发展。FAO的十步骤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组织规划工作;分析规划的难题;寻找解决的途经;自然适宜性评价;环境——经济——社会适宜性评价;选择最佳方案;撰写规划报告;规划实施;规划监测和修订。规划的监测和评估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环节.

3.4完善土地规划管理机制

在土地规划指标引人“引导、动态”的理念之后,土地规划在诞生之日,就会与社会经济相适应.那么怎样将土地规划落实下去,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因此,为了避免前几轮土地规划落实不好的情况,我们应当加强对进一步完善土地规划管理机制。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规划管理的范围从全面管理走向公共管理,提高管理的深度和有效性;其次,从过去的技术导向走向技术与制度的综合;再次,从服务于经济发展为主导走向满足自然条件适宜、经济有效、环境可持续的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方向。

4 解决土地规划中的问题具体措施

4.1改进规划方法,制定规划技术标准相关规范

改变传统的静态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一种全新的动态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这是因为土地利用的动态过程,所以土地规划应是能体现这种动态过程的,所以它会涉及到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经济、人文、环境、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必须采用动态的规划方法来制定具有动态特点的规划方案。用动态方法可以把规划划分成几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指标要求,这样对于实施者来说就容易把握了,规划也就容易得到落实。所以主管部门应组织人员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规范,通过不断实践修正,将标准不断完善。

4.2加强规划可操作性及个性,深入规划体制改革

土地规划要高效有序与编制实施空间规划密切相关,无论从规划的定位还是规划的内容、编制程序等都有比较清晰的界定,规划数量少而精,规划之间不存在交叉重叠和矛盾,因而实施起来比较顺利,操作性提高。有效解决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规划体制,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力和综合管理力,减少规划数量,严格界定各类规划的范围,建立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下,以主体功能规划为基础,土地规划等专项规划为补充,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规划体制。

4.3确立土地规划的监管机制,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以及社会结构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对规划编制也要不断地进行相关的调整,在一定时期内无论规划做的多详细总会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所以规划应进行有科学依据的调整,不能为了追求稳定而不进行相关的调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对规划进行调整才能保证规划的的顺利实施。土地规划的复杂性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各类关于专业用地及相关法律政策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分析能力,确保规划水平,提高规划的现实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在今后的规划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利用科技手段作为分析政策影响、跟踪区域问题、筹划重大决策的重要支撑。

5 结论

总之,土地规划管理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管理规划目标,对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以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目的所作的安排和布置。土地规划管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统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吕维娟,殷毅.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2013

[2]竺豪杰.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中国农业信息,2014

[3]赵维威.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4

论文作者:张营莉1,孙蓓蓓2,孙,勇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营莉1,孙蓓蓓2,孙,勇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