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拖延法”与“学习效能驱动”解决中学生学业拖延——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结构性论文,效能论文,学业论文,学习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件事明知要做,却就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开始做,这就是拖延症。在维基百科上,拖延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拖延症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确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拖拉、焦虑、负罪感3者构成了拖延症的全部症状。办公室自领被认为是拖延症最主要的受害者,但是学生面对的“学业拖延”产生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很多大学生声称自己是拖延症受害者,中学阶段也有很多学生存在学业上的拖延现象。针对拖延现象,美国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约翰·佩里在美国《高等教育纪事》(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上发表关于对抗拖延症的“结构性拖延法”(structured procrastination)的文章。 什么是结构性拖延法?它对提高学生学业有何意义?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讨论结构性拖延法与学习效能驱动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作用,并针对中学生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一、拖延症的心理机制 1984年LauraJ Solomon和Esther D Rothblum在美国心理学会主编的《咨询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学习拖延:频率及其认知、行为相关因素”的文章,这是学习拖延这一术语第1次出现在学术文献中。[1]学生的拖延症表现为:缺乏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个体作业成绩下降、有焦虑内疚等负面情绪。[2]2003年,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Wendlien教授做了关于拖延元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与拖延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拖延。在性别差异上,男性的拖延行为比女性要稍微多一些,而智力测试则与拖延行为之间相关不显著。[3]一件需要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如果短期内不会产生不良的结果,那么在结果上一般不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但是随着个体理性思维的成熟,个体可以预见拖延行为在将来产生的不良影响,期望避免却又缺乏自我约束力,因此便会产生焦虑。焦虑情绪是拖延症最直接的危害。就学生而言,学业拖延产生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效能感。 根据班杜拉等人对个体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情绪与生理状态是对效能感产生影响的4个因素之一。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会更能期望成功,平静的情绪、良好的生理状态能使人镇定、自信;相反,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及疲劳、烦恼的生理状态,则容易降低个体对自我效能的判断,甚至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4]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需要一定水平的效能感,长期处于低效能感状态必然会导致学业期待降低,影响学习效率甚至产生学业危机。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独立意识更强,更擅长理性思考,因此也更容易受到拖延症的困扰。也有一些心理学者认为拖延症源自于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个体由于担心自己无法完美的完成某一任务而不愿意着手实施该任务。这种“完美主义困扰”观点的实质其实仍然是个体由于缺乏“完美实施”的自我效能而导致的信心缺乏和感到不能胜任。 二、结构性拖延法的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策略 如果拖延症产生的危害源自个体的理性,那是否应该用“感性”去克服困扰,减少这种理性的心理压迫呢?结构性拖延法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即便是通过“感性”解决了心理上的焦虑、内疚等负面情绪影响,现实中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人是理性的动物,拖延症也是一种“理性病”,结构性拖延法认为:理性的解决方式应该是把“拖延”变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1.结构性拖延法的心理学原理 结构性拖延法认为,拖延本身并没有危害,危害是拖延背后的心理机制。当个体感觉一件有意义却无意愿的事情被拖延时,如果他只能想到“今天必须完成这件事,必须做到不拖延,否则就会焦虑”。那么为了不拖延这件事情,当他没有完成这件事之前就会不再愿意面对其他有意义的事情,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事情越拖越多,又无法从事其他的有意义的事情。个体虽然知道完成某件事的必要性,即拥有结果期望,却没有完成的效能期望,内心没有意愿完成或立刻开始着手完成这件事,因此无法付诸有效行动(个体、行为、结果与效能期望、结果期望之间的关系如图1)。此时个体往往会以“暂时放松一下”为借口,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浏览社交网站、刷新微博、发呆、听音乐广播等。由此可见,拖延症困扰的人不是不愿意做事,他们只是不愿意做“那件事”,从而造成对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越来越低,陷入拖延症的死循环。 2.结构性拖延法的应用策略 一般解决拖延症的方法认为,可以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建立强大的行动信念来克服拖延,这实际上属于强化结果期望的办法。然而从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分析,个体的“行动信念”是很难单纯的通过“结果期望”的强化来达到,因此这种办法很难有效实施。 (1)结构性拖延法的不同思路与“结构性任务清单” 结构性拖延法提出的是一种与“一般”解决拖延症思路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有意义的事情相互拖延。通过绕开拖延症的心理机制来克服拖延症。当个体意识到拖延的发生时,实际上便产生了解决某一件事的结果期望,然后通过寻找多件对个体“同样有意义”的事情摆在一起构成“结构性任务清单”,清单任务对个体都有一定的意义,且适当拆分出一定的结构性,利用解决拖延问题的结果期望,促使个体逐步完成清单任务。清单上的任务难度、性质各不相同,但是对个体都具有意义,因此即使个体最后没能完成最开始的那个主要任务,也不会造成时间的白白浪费。拖延症困扰者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困难的事情,结构化拖延法正是利用了拖延者的这种心态,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梳理出一个结构来。[5] 结构性拖延法并不是简单的“将困难任务替换成简单多任务”的问题解决模式,其真正的心理学原理是“通过将拖延症产生的心理负担转移,从而实现消除拖延症的危害”。文章第一部分笔者论述了拖延症的危害并不是拖延症本身,而是拖延产生的“负面情绪”对个体自我效能的影响。当个体开始从事拖延任务清单时,个体的“行为结果期望”已经由最初的“完成初始任务”变成了“通过完成任务清单解决拖延症问题”,当任务清单的其他任务被执行或完成时,个体已经实现了“效能期望”驱动“个体行为”从而达到“期望结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会不断地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提高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情绪和完成任务的信心,对于解决“初始任务”的自我效能也会随之增强,解决该问题拖延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不论该初始任务最终解决与否,该方法已经避免了该任务产生的拖延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个体也完成了更多的有意义的任务。 (2)“平摊型”和“叠放型”任务处理模式 结构性拖延法认为,对任务的处理习惯可以分成“平摊型”和“叠放型”两类,习惯“平摊型”任务的人喜欢做的事情全部都平摊在眼前,根据自己的选择随时处理某一任务;习惯“叠放型”任务的人喜欢把事情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依次处理。如有些人的电脑桌面摆满了文件,有些人则喜欢把文件分门别类的放在一层层建立起来的文件夹中。这实际上体现了个体在处理任务时的思维习惯,有横向型和纵向型之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然而现实中的任务却并不按照个体习惯的方式进行堆放,“平摊型”和“叠放型”混合在一起就显得混乱无序,无序的任务与个体思维习惯的碰撞就容易产生心理学上的强迫现象,产生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结构性拖延法的结构型清单可以把任务梳理成个体适合的结构,从而有效避免了无序任务带来的困扰,使每个人的工作都让自己感觉井井有条。 (3)“预防性清单”和“细分成就机制” 结构性拖延法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如“预防性清单”和“细分成就机制”。在制定结构性清单时,如果个体预感到自己将会在过程中从事非必要的无意义任务时,就可以预先在任务清单中加入否定型任务,如:不要打开电脑、不要整理公文包、不要登陆社交网站等。预防性任务应该尽量具体到非必要任务的具体操作动作,当个体意识到自己预防任务动作没有发生时,实际上就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从而触发了成就机制。成就机制认为,在完成任务清单时,个体实际上是处于一个自我升级的过程,该过程除了能得到具体任务完成的实际结果成就外,更重要的是过程本身“改善成就”,就像是电子游戏中的升级,可以使玩家在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要更多的得到这种成就感,就是把大任务拆成小块,每完成一个就鼓励自己一下,也就是细分成就。如一个学生早晨起床的任务清单是“①关掉闹钟;②别按‘小睡’按钮;③起床;④去浴室;⑤别回来躺下;⑥下楼;⑦收拾书包;⑧吃早饭。”等到学生捧着一杯牛奶在餐桌坐下,他实际上已经做完了8件事,成就感就像他的一天在飞一般的神速中规律的开始了。 “改善”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哲学思想,指的是通过小小的、可执行的步骤,日积月累,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如果你说你正在实行“改善之道”,而不是简单一句“努力让自己少拖沓一点”,这听起来就像你在修炼某种武功心法,多酷啊。[5] 三、中学生利用结构性拖延法解决学业拖延问题的具体策略 1.将“创造性的任务”分解成“机械性的劳动”去完成[6] 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对创造性的东西对自己有完美主义要求。创造性的任务需要投入的脑力成本是极大的,如果要求对个体来说过于完美,将直接影响个体对任务效能期望。这种“完美主义”往往对个体造成畏惧心理,产生拖延情绪。根据结构性拖延法,将创造性任务分解成机械性任务,如求解一道物理难题是一种创造性任务(题目难度在学生能力范围内,但需要经过一番思考),学生在面对这一难题时,可以将这一任务分解成“(1)阅读题目3遍;(2)根据题目意思想象物理情景;(3)画出物理示意图;(4)回忆受力分析技巧;(5)尝试受力分析;(6)尝试列出多组等式;(7)找到求解办法……”等几个机械性劳动,便可以避免开始面对难题时的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大大增加解题成功率和解题效率。在处理家庭作业时,也可以将抄写、背诵这样的机械性任务放在结构性清单优先位置,然后处理数学、物理、写作等创造性任务,也可以减少对困难学习的畏惧心理产生的学业拖延。 2.“让任务的种子飞一会儿”[6] 结构性拖延法告诉我们,将最难的任务放在结构性清单的最前面,让对首要任务的“拖延”促成其他任务的“不拖延”。事实上,在处理次要任务时,首要任务也并非处于“完全拖延”状态,而是处于“飞行状态”。如在语文考试时,先看作文题目(创造性任务),看懂了之后再开始从第一题做试卷,虽然在做其他题目,但是作文题目的灵感已经在学生心里开始生长、发芽,当把前面题目做完,开始做作文的时候,关于作文大概的构思事实上已经有了。当面对不情愿干的任务时,先强迫自己把事情了解一下,然后忙东忙西,让“任务种子”自己萌发,最后必须做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把已经“酝酿”好的任务处理完。结构性拖延法的清单的首要任务一般都是创造性很强的任务,创造性的任务最需要的就是灵感,时间可以创造灵感。任务种子飞一会,就能为学生节约时间、创造效率。 3.用“当下价值”创造学习效率 一般来讲,我们对当下的价值评估较高,对未来的价值评估相对较低。除非“未来的价值”能够产生高于“当下价值”的“利息”的时候。[6]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学习任务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强调“当下的价值”,或者用更高的“利息”价值去吸引学生。将目的到手段的距离变得近一些,强化学生的学业成就感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除非有更有吸引力的“未来价值”,否则应少用未来的价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不能是被强加的,本能上不愿意去做的任务效率最低。对学生而言,哪怕是一件原本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他感觉到“被强加的目的性”,就会倾向于躲避这个任务,因此,学习的目的不能来自教师的想象。正如儿童不会拖延“玩”的任务,学生自己把学习变成“自我意识”中的事情才能让学业从源头不拖延。 4.把“个人任务”写入“集体清单”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拖延症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个人任务”,在群体中的拖延现象会明显减少。作为个人任务,战胜拖延就是战胜自己,但当面对来自外部的群体压力时,群体机制会帮助个人减少拖延。因此,当学生实在没办法战胜自己的学业拖延时,可以参加集体学习,在集体中承担“独立的学习任务”,自己的学习任务与集体的学习进程捆绑在一起,在这种集体的压力下,学业拖延就不再难以对付,集体会帮助个体克服拖延。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集体时,也应该注意指导学生个体找到在集体中的“独立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都成为集体任务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四、给教师的建议 学会分析学生学习的深层心理结构和认知格局,避免“妈妈式唠叨”。人的行为都是心理的表层呈现,解决学生学业拖延的方法是找到学业拖延的深层原因。结构性拖延法、认知心理学都只是分析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想要成为一个真正了解学生、能够帮助学生的好教师,必须学习一点心理学。“结构性拖延”与“学习效率驱动”解决中学生学业拖延: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_拖延症论文
“结构性拖延”与“学习效率驱动”解决中学生学业拖延: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_拖延症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