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初冬,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汽车工业大都会底特律传来:被看作当今世界“制造业界诺贝尔奖”的“大学领先奖”,被中国的国家CIMS工程所摘取。
CIMS所代表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对许多人来讲还是个新鲜的名称。这项高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工业企业大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交货周期、市场竞争力强,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大学领先奖”由国际权威性学术机构——美国制造工程学会所设,我国是第四个获此项殊荣的国家。
近些年,随着世界科技潮的到来,我国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像四通、联想、巨人、时代、北大方正、上海复华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兴起,并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推进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纯而又纯的产品是没有的。关键是掌握主动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别人的先进技术,实现科学技术的全球化组合,以自己的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例如高科技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北大方正中文电子出版系统,就是中国在当今高科技领域写下的辉煌一页。至1993年,海外已有百家大报采用了方正系统,累计创汇2000万美元。
另一个有巨大潜力的领域是中国的医药科技产业。中国有十二亿人口,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在这一领域所具有的科技开发优势,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相比。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是技术发展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政策的问题。发展高新技术,不能单纯地为技术而发展技术,而必须是全国产业发展计划的一个环节。发展产业,技术固然是一个要素,但重要的是包括技术在内的几个重要因素的综合优势。
技术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应用”,尤其是针对国际或经济建设的技术开发,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就一定要讲求实效。“用不上的技术,就是没有用的技术”,在竞争激烈,而技术更新周期又特别短促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就更有其特殊意义。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的效果与效率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组织的外部环境包含九个要素:即行业;原材料供应;财政资料;产品市场;科学技术;经济形势;政治状况及国家法律、规章、条例、社会文化。而科学技术在组织外部环境中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
在高科技时代,社会已是一个依靠知识驱动的智力系统,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的核心资源。而最可贵的资源是智慧,利用智慧开发的产品被称为“集成知识”型产品,而传统的产品则属于“集成资源”型产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增值离不开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是由无生命的硅蕊片和电子元器件相结合的产物,必须依赖于软件才能使它活化并具有生命力。
我国饲料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自从刘永好四兄弟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希望集团崛起后,“洋饲料”在有些地区开始退却。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希望牌系列饲料,率先打破了外资产品对国内高档饲料的垄断局面。
1994年在全国高层质量论坛上,一组数字发人深思:1992年,我国500家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中,竟有70家是烟厂;500家利税大户,竟有90家是酒厂。1993年度,500家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中, 工业行业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是烟草加工业和饮料工业。而日本和美国500 家效益最好的企业,排在前面的几乎都是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我们在高科技术领域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原因在于,我国有些高科技领域起步较晚,特别是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发展看,遇到了许多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说,进入九十年代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中国的科技企业必须进行二次创业,向世界高科技领域进军,参与国际竞争,迎击跨世纪的挑战。企业为了求生存和发展,应积极寻求运用先进生产力或对企业体制进行深刻改革。
1993年,在经过专家严密论证,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列入我国“863”计划。1988年至1992年,国家投资3700万元, 在清华大学建设成我国第一个CIMS研究实验基地。有11个单位的数百名科学家团结协作,合力攻关。短短几年,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共取得46项技术成果,其中2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起到了跟踪国际高技术的发展及对我国工厂自动化的牵引与导向作用。
欧共体有关专家参观了中国的CIMS工程后感叹道:“中国的CIMS工程才是真正的应用工程,我们到中国来搞应用工厂。”
1990年,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协同作战,CIMS比计划提前走入企业,并正式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沈阳鼓风机厂、上海二纺机厂、济南第一机床厂和北京第一机床厂五个企业铺开。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作人员坐在CIMS的计算机前,轻盈地敲击着键盘,荧屏上飞速闪现各种数据,马上就报出了每一种原材料的库存数量,结果增产了389台铣床, 增加收入4000万元。去年,铣床行业不太景气,厂里又利用CIMS产品设计的灵活性,马上转产,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产业的兴衰,决定于多种因素,技术是影响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上各国的科技发展,大体可用两类模式来区分。一类模式,是以发展科技为先导,然后设法流向产业,为产业所用,这称为“供用型”模式。另一种模式,则从市场的需要决定产品开发的战略,再从产品的需要来决定相应的技术研究、开发,这种倒过来推定的模式称为“需求型”模式。当然,多数国家的技术开发,都属于这两类模式的一种混合,只是国与国之间,混合的比例有些差异。
“供应型”的技术发展模式,不容易发挥效益,主要的原因是技术转化成产品的不易和市场的需求难于捉摸。中国长期以来的技术发展模式,客观来看,应属于“供应型”。1985年,中国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脱钩和效益的问题,并提出了“科技面向经济、经济依靠科技”的方针。的确,近十年来,乡镇企业和许多新兴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面向——依靠”的种种措施。中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应该采用比较容易收到效益的“需求型”模式为产业化导向,来决定技术的开发。
据统计,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造投资规模,1980年为137亿元, 1990年达到828亿元,10年增长5倍;技术改造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8.4%提高到28.3%。10年间,共完成更新改造项目45万个,完成投资额5469亿元。技术改造加快了企业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步伐,许多企业的设备、关键工艺及产品水平跃升很快,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我国企业每年推出的新产品多达5.5万件, 企业新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已由1983年的3.3%提高到1990年的9%,新产品投产率已达到70%左右。据统计,在“七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了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计划,其开发成功40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其中75%达到国际水平或我国先进水平,直接创产值84亿元,利税18亿元,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国企业技术进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比差距更大。据统计,1990年,全国3356个重点工业企业新产品价值仅占当年这些重点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22.5%,其中重要新产品占其工业总产值8.6%。 主要工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的只有40%,还有60%的产品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由于新产品少,产品质量差,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差,1991年出口总额达到719亿美元,但仍仅占世界出口总额的2%左右。为此,我国必须更加着眼于高新技术,去迎接新的科技世纪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