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论文_陈刚1,施克勤,钱明权2(通讯作者)

陈刚1 施克勤 钱明权2(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骨科 江苏 南京 214002)

【摘 要】目的:分析动力髋关节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1年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并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关键词】动力髋关节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00-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骨折后如长期卧床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发生心肺并发症或合并疾病的恶化均而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一致公认在患者身体条件可以耐受的前提下应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2]。本研究分析了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为闭合性损伤,出现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凝血机能异常、病理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本研究者。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6例,包括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60岁~76岁,平均年龄(68.63±7.46)岁;体重53kg~80kg,平均体重(63.53±10.35)kg;受伤至手术时间4d~10d,平均时间(7.12±1.83)d;受伤原因包括跌倒伤31例,车祸伤15例。

实验组患者46例,包括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60岁~75岁,平均年龄(68.25±7.33)岁;体重52kg~82kg,平均体重(63.78±10.42)kg;受伤至手术时间3d~12d,平均时间(7.32±1.90)d;受伤原因包括跌倒伤33例,车祸伤13例。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手术时间、受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患肢皮牵引或骨牵引,完成相关术前检查,积极处理内科合并症,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3]。

对照组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治疗,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平卧于骨科牵引手术床,在C臂机监视下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取大粗隆外侧长约15cm切口,充分暴露股骨上端和股骨大转子。采用135°颈干角导向器定位后插入导针,使导针位于股骨颈中下1/3位置。攻丝扩孔后,拧入合适型号的髋螺钉,拔出导针。安装套筒钢板、螺钉等固定。常规放置引流,逐层关闭切口[4]。

实验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平卧于骨科牵引手术床,在C臂机监视下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取股骨大转子顶端长约5cm切口,以大转子顶点作为进针点插入导针。扩髓后插入PFNA主钉,适当调整前倾角,主钉位置满意后,在瞄准器辅助下插入保护套筒,插入导针。C臂机透视下确认导针至关节面下5mm,将合适型号的螺旋刀片打入,锁定刀片。采用导向器旋入远端锁定螺钉,拧入主钉尾帽,冲洗并缝合切口[5]。

术后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抗生素5~7d预防感染,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3评价指标

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包括疼痛程度44分、关节畸形4分、关节活动范围5分、功能47分。满分为100分,Harris评分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好。其中Harris评分≥85分者为优,70~84分者为良,60~69分者为中,≤59分者为差[6]。

1.4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情况比较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卧床牵引保守治疗可引起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压疮等并发症,因此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较多,总体可分为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两大类,各有其优缺点[7]。

DHS是一种偏心钉-板结构,由拉力螺钉、加压螺钉、套筒钢板等组成,可产生持续的轴向压力,对骨折端产生动力性加压作用,具有满意的内固定效果,在既往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但如股骨颈内后侧皮质缺损时DHS主钉易切割股骨头,使钢板发生疲劳断裂。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而言,DHS把持的骨质较少,易导致内固定失败[8]。

PFNA是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系统,将股骨近端髓内钉的近端锁钉改良为螺旋刀片,具有更好的抗旋转和加压作用。将螺旋刀片击入时可尽可能多地压缩周围骨质,有利于保护骨量,提高抗切力和锚合力,增强内固定稳定性,有助于预防旋转和内翻畸形。力臂较短,可有效传递股骨近端向外侧的剪切力,避免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股骨干骨折[9]。PFNA手术无需过多剥离股骨近端的软组织、骨膜,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由于PFNA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老年患者可耐受,并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10]。

本研究中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手术时间短于采用DHS治疗者,术中出血量少于采用DHS治疗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采用DHS治疗者,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术后1年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达90.48%,明显高于有利于采用DHS治疗者的73.81%,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宋建治,肖少雄,徐礼森.PFNA、PFN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4):305~308.

[2]郭永智,桑庆华,于晨,等.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6):537~540.

[3]马斌,杜勇,张光春.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38~40.

[4]黄宏杰,范海泉,黄海讯,等.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8):1398~1400.

[5]沈光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6):671~674.

[6]赵洪普,徐秋玉,吕玉明,等.三种内固定方法(PFNA、LPFP、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500~502.

[7]周涛.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5):102~104.

[8]吕涛,贾晓军.PFNA与DHS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2,10(33):2054.

[9]王欣,金捷,时宏富,等.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4):32~34.

[10]洪全明,王平,刘军,等.DHS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4):311~313.

作者简介:

陈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骨科(214002)、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专业研究方向:骨关节损伤。

通讯作者:

钱明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专业研究方向:关节外科。

论文作者:陈刚1,施克勤,钱明权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论文_陈刚1,施克勤,钱明权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