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从课程开始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从课程出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让广文成为师生非常喜欢、家长非常满意、社会非常认可的一所初中学校,是我们的目标。关注学生在校园里的感受,自然成了我们每年必做的一件事情。

每个学年结束,我们都会面向学生进行“你的幸福指数有多大”、“幸福感来自哪里”的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自主举办活动”、“有学生喜欢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教师素质高”、“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师生关系融洽”等要素,成为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令我惊讶的是,影响学生幸福感的前两个要素都与学生活动有关;我们开出的选修课程,也被学生排在了比较重要的第三位要素;而他们天天生活的课堂,却只排在了第七位。

学生喜欢活动,喜欢选修课程,是因为这些内容是他们自主选择的,代表着自由、兴趣和个性。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的教育,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有相应的依托。这个依托就是“课程”,它不仅指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学科课程,也包括锻造学生能力的“活动课程”、进行主题教育的特色课程。

构建起推进素质教育的完整课程体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将这些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切载体都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标准要求之,以课程纲要规范之,以学分管理保证之,才能使学生活动、选修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坚持“素质教育从课程出发”的理念,探索国家(地方)课程生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的路子,逐步构建起生本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课堂与课外、统一目标和特色目标、学生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堂的高效,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这些值得用课堂时间去换取”。

一、“生本化”整合国家课程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因为学生70%以上的在校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才能落到实处。

调研学生喜欢的课堂,“学习内容有趣,老师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被排在了第三位;寻找“有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时,学习内容是师生关注度最高的四个要素之一。由此,国家课程走向“生本”成了必然要求。

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质,国家课程走向“生本”意味着每个学生要有自己的课程。在当下中小学班额仍较大的情况下,基于每个学生的“生本”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走向“生本化”。

从另一方面来讲,国家课程走向“生本化”也是教师执教的需求。2008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来我校调研,老师们在座谈时不断抛出自己的困惑,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一标多本”的背景下,各个教材的优点和不足同样明显,为何不安排一个出版社,将各个版本教材的优点集中在一个版本上?课程中心的领导笑答:是啊,那就是你们该做的事情啊。老师们恍然大悟。

1.“生本化”从整合教材开始

“一标多本”的教材建设机制,使得教师能够拥有多种版本的教材。执教年限长的教师,甚至执教过不同版本的教材。而每个版本,在知识的呈现顺序、呈现方式、编排体系上各有特色,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总有“遗憾”不断出现:要是这个内容像那个版本一样就好了!

整合教材,就是把每个版本处理某个教学内容的最佳办法应用到课堂中,这是国家课程二度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假期里,学校为每个学科配齐了3~5个不同版本的教材,提供研讨场所和各种服务;老师们分工协作,以选用教材为蓝本,整合其他版本教材中最深入浅出、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整体移植或者借鉴,使学习内容更加适合学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化学学科“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世界”的学习,学生一向感觉困难,因为,微观世界离学生的生活实在是太远了。为了完成从“我们身边的物质”到“物质构成的奥秘”两个主题的顺利过渡,化学老师对三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了每个版本在处理这个教学内容方面的优点。

借鉴这些优点,他们对“物质构成的奥秘”进行了重新编排设计:“最轻的气体”→“水的组成”→“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相比较选用教材的设计,思路更清晰,衔接更紧凑,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

整合教材还包括对选用教材的前后整合。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根据授课需要和学生的认知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前后整合,也是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比如,地理学科把“比较法”引进了课堂。他们打破教材的前后编排顺序,把教材内容中相互关联的部分进行了前后整合。学习季风气候的特点与分布,就把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气候进行有机整合;学习国家区域地理,就把相关内容整合为“低纬度的国家”、“中纬度的国家”、“高纬度的国家”三部分,最终形成了“小模块整体教学”模式,并获得了市金点子成功案例奖。

2.搭建“引桥”避免两极分化

初中学生和家长常常苦恼:在小学时非常优秀,为什么到了初中却优势不再,甚至感到学习困难?我们也经常发现,原来入校时成绩尚可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增加,其成绩却在下降。这固然是因为学校规模大,优秀学生多,但其实质更在于学习难点阻碍着学生学业的进一步提升,因而也就出现了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现象。

2007年,学校到市区一所重点高中校对我校700多名毕业生进行回访。在有关“你在初中阶段最喜欢的学科”、“最感轻松的学科”的调查中,化学均被排在了第二位。化学确实是学生喜欢的学科,2007年该学科中考成绩以36.7%的A等率位于各学科之首。但在另一项调查“你在高中阶段感觉轻松的学科有哪些”中,化学却一下子落在了第六位。

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的变化呢?在进一步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初中化学大都涉及基础知识,抽象程度不高,而高中教材在深度、广度上明显加强,描述性知识向推理性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由于跨度较大,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困难。

原来如此!多年以来,我们总是发现,学生到了初二年级,两极分化就趋于明显。其原因也一定是相同的:由于学生在学习某一个内容时遇到困难,再学习与此相联系的后续知识时,就遇到了障碍;这样的障碍一多,学生遇到的问题就多;逐渐地,两极分化就形成了。

我们把解决学生两极分化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各学科均采取了“梳理教学内容一面向师生调研学习难点—研究难点背后的障碍点—建设引桥课程”的工作思路,力图针对难点,从原因处入手,给学生“搭桥”,把学生对任一内容的学习都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之下,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越过过去普遍认为的“障碍点”,减少两极分化。

例如,化学组在学习难点调查中发现,难度系数最高的是“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有46.7%的学生认为难。一个教师无法理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知识,一个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常识,竟有近一半的孩子感觉到难!化学老师通过召集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等分析原因,发现孩子生活单一并由此导致不能理解课本知识是其主要原因。

于是,他们据此构建了“引桥课程”:在教学“化合物”时,拓展有机化合物内容,并让学生在生活中区分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学生在学习“燃料与燃烧”一章时,阅读《游戏中的科学》中“石油”的内容;学生跟家长买衣服时询问面料原料,利用面料标本进行验证,形成实验报告,交流展示;到“中国纺织网”浏览相关信息;有条件的老师组织学生到“潍坊纺织城”现场考察等。“引桥课程”实施后再次调研发现,学生感到的学习难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难度系数下降为32.4%。

图1 化学难点对比分析

注:图1为化学学习难点调查图。横坐标1-70为化学各教学内容,纵坐标为各教学内容难度系数。图中展示的是引桥课程实施前后的难度值。其中,编号51的为“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

3.让习题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减轻学生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个负担,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过度的机械训练。“负担”是不能用时间来衡量的,学生喜欢做的事情,投入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感觉是“负担”。但实践中往往是,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机械和重复训练,会做的题目要做,已经做过的题目也要做。机械和重复训练使学生对学习日益失去兴趣,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实践,他们感到“负担”很重。

“减轻训练负担”应该作为“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各学科普遍开展“习题训练知多少”行动研究,围绕每个教学内容,设计出了数量、范围、等级不同的练习题。

从适应范围来看,有预习时做的,有课堂导入时做的,有课堂练习时做的,有课后巩固时做的,有复习时做的。从难易程度看,A级题目适应于“掌握基本知识”,B级题目适应于“综合运用知识”,C级题目适应于“拓展所学知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习题训练知多少”成为国家课程二度开发的又一重要内容。

国家课程走向“生本”是构建课程体系的根本。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必然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今天的广文课堂上,教师们不再是“教教材”,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种资源,整合其他资源为我所用,成了广文教师的自觉追求。课堂生态发生了鲜明变化,学生更加喜欢课堂,更加喜欢学习,更加喜欢老师,学习质量自然有了很大提高。

二、“特色化”构建学校课程

课程是一所学校提供给孩子的产品,也是这所学校特色和品位的集中体现。中小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完成国家统一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该基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社会需求,确立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使之培养的学生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这种独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特色化的学校课程。

广文中学有128年的发展历史。在百年历史长河中,从广文走出了革命家陈少敏,科学家秦馨菱、吴金鼎、刘先志,知名学者田仲济、丁伟志,艺术家于希宁等数十位卓有成就的人物。

百年广文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在传承和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知行合一”、“学贵实践”等。百年广文更有着重视学生实践的传统,不仅配备最先进的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而且重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由此,我们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大家风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广文学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构建起了由“大家”系列、文化系列、实践与探究系列构成的13大模块、39个科目的学校特色课程。

1.用已有的“大家”培育未来的“大家”

“大家”系列课程,旨在通过“大家人物”介绍、“大家作品”推介等,让学生走近大家、了解大家、感悟大家,透过大家人物的成长经历,通过大家作品的形成过程,感知、了解大家的追求、境界、精神和品质,汲取个人的成长力量。

“大家”系列课程由广文大家课程、中国大家课程、世界大家课程三个系列的内容构成。在纵向上,均以时间为经线,分古代、现代和当代,在横向上,以领域为纬线,分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行业精英等七大类;在编写体例上,突出人物事迹或大作介绍,既简要叙述大家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主要作品,又插入相关的各类图片,每位“大家”之后附录其生平年谱和相关阅读书目,提供其相应音频、视频及网络资源,让学生立体全面地认识每位大家的人生轨迹,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2.用沉淀的“文化”生成自己的文化

“文化”系列能够开发出的课程内容是最多的。以历史为例,历史与文学、历史与史学、历史与建筑、历史与服装、历史与饮食、历史与宗教、历史与体育……老师们可以从各个维度开出这些课程。而且,课程内容与学科内容紧密相连。比如,初一年级的“历史与建筑”,我们开出了都江堰、赵州桥、长城、故宫、巴黎圣母院、麦加清真寺、罗马竞技场等在各学科学习中涉猎的建筑群,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涨,激起了他们进一步探寻的欲望。

在文化系列课程中,我们确定《广文背诵四百篇》为所有学生必修课程。语文老师从若干文化典籍中选取精品,包括古诗文300篇、现代文100篇。这些内容是基于不断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精选而成,每个广文学子在三年内完成,让中华传统文化的血液慢慢流入学生心田,世界现代文明的营养不断强壮学生的精神,使学生在涵泳吟诵中变化气质,提高修养,提升人生的境界,丰富生活的体验。此外,“广文学子必读书目”也是必修内容之一。

3.用“实践与探究”走向创新

“这种体验不曾有过,这种日子从未度过,这种感情从未忘掉,这段时间没有白过。”这是一位学生的感言。看得出,这段经历一直让这位学生魂牵梦绕。但遗憾的是,它不是因为学校,而是因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潍坊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和课程改革一同诞生的。为了弥补普通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不足,潍坊市集中建起了九个“基地”,承担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行一步”的探索任务。学生在初二年级要用一周时间在这里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学习,大量的探究类、实验类、技能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在这里,学生学到的不再只是理论,他们要亲自实践和验证,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这里。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视察基地后欣然题词:我们快活,我们成长,我们成功,我们杰出!

但是,在现实中,备受学生喜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让位于其它课程。必须将其纳入课程体系,才能保证这一课程的落实!在我们构建的“实践与探究”系列课程中,有必修的,如“课前演讲10分钟”、“小课题研究”、“地方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究内容”;更有基于孩子兴趣的选修课程,如初二年级的“生活中的化学”、“物理小常识”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平时,学校开放实验室、阅览室,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等。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责任意识。

学校课程走向“特色”,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难点。这个难点,决定了整个课程体系的品位,决定着学校特色的形成。调研发现,96.8%的学生喜欢这些课程,他们在“大家”的熏陶中、在“文化”的浸染中、在“实践与探究”中,幸福快乐地成长着。

三、“个性化”丰富活动课程

2008年暑假,是我经历过的最幸福的假期。在这个假期里,刚刚走出去的毕业生一拨拨地回来,说是看看校园,看看他的老师,甚至说看看他的校长。我心中充溢着一份幸福和感动。开学后,也不断地有高中老师和校长跟我说,广文的这届学生尤其好。

其实,每届学生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给了这届学生一个特别的“离校课程”。改变了过去学校领导唱主角、领导端坐主席台的传统模式,从“主题班会”,到“主题校会”,再到全校师生“列队欢送”,持续了整整一天。

那一天,每个毕业生都在真诚而亲切地交谈,感谢与愧疚、伤感与遗憾、希望与不安,都以一种公开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从来没有的真情流露,从来没有的真心祝福,从来没有的诚挚道歉,感动了每一名师生。“离校课程”成了这届毕业生永生难忘的经历,就连全校有名的“调皮大王”,也拥抱着老师哭个不停:“老师,我真后悔啊!”他们悟到了,学校不舍得他们走;他们知道了,老师很高兴曾经和他一起走过了这段路;他们释然了,尽管同学之间曾吵过架,但感情依旧。

活动的“魔力”由此可见一斑。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减轻心理压力,唤醒青少年沉睡的渴望,撞击青少年的心灵火花。活动理应成为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许多学校常常以学生应以学业学习为重为理由,将原定计划之内的活动去掉,而用无休止的上课代替。

在学生幸福感的来源中,“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学生自主举办活动”是排在前两位的关键要素。必须将学生的各项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使活动具有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并以学分予以保障,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我们坚持活动课程化,以及活动课程的个性化,有效实现了必选课程模块与自选课程内容的结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目前,已经成功构建起包含入校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班会课程、实践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阳光60分课程、离校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在内的十大活动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都实行“主题引领,模块推进”。

在实施方式上,注重学生自主参与、个性选择、实践体验。如,“节日”课程系列之文化艺术节是广文中学素质教育的传统项目之一,每年12月份举办,历时一个月。期间,会有主持人大赛、十佳歌手选拔、课本剧表演、美术作品现场展示等十几个课程模块开出。对这些模块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学校规定,学生在每年文化艺术节课程中应该获得一定的学分,但这个学分从哪里获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自主选择。必修课程模块,保证了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文化艺术素养;选修课程内容,又使得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

活动课程走向“个性”,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终结点。学生的个性是多元的,发展需求必然是多元的。必修模块和选修内容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活动”虽然占用了学生的一些时间,但它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也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学生的素质不会孤立地形成和提高。我们推行的以多元课程为依托,以自主、体验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模式,收到了显著效果。在2010年校园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潍坊赛区中学组比赛中,广文中学有五位同学进入“十佳”,夺得了全部的金奖、银奖,包揽了所有的单项奖。

每年,广文的毕业生都深得高中学校的青睐,因为“广文学生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学校也因此获得“全国新学校行动计划实验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潍坊市个性化学校50强”、“潍坊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标签:;  ;  ;  ;  

素质教育从课程开始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