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编辑科学的总体趋势_编辑学论文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编辑科学的总体趋势_编辑学论文

八、九十年代我国编辑学的总体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体论文,走向论文,编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始自80年代初期,至今已近20年了。从编辑学的发展来看,编辑学是随着“文革”后整个社会科学的复苏和繁荣而产生和发展的。在其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走完了一些老学科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时间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它的发展既遵循着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展现出信息时代新学科成长的新特点。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编辑学,在内部基本矛盾的推动下,有了较大发展,在纵向上(时间上)表现为渐进的基本形式,在横向上(空间上)表现为分化和综合的基本趋势。

编辑学的渐进发展,就是编辑学的进化,主要指在原有编辑学规范、框架之内编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有的论者在总结我国的编辑学研究时说:“从本世纪80年代初期编辑学研究真正在我国兴起以来,迄今已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有关图书200多种,仅以‘编辑学’命名的专著就达30余部。编辑学的研究和专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1]我认为,编辑学的这些发展仍处于渐进的发展阶段,编辑学家们近十几年的研究和撰述工作的目标,在于建立和完善编辑学的理论体系,尚未达到革命的境地。

在编辑学的渐进的进化发展时期,学科分化是其主要表现。编辑学的分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编辑学的分支学科即部门编辑学日益繁多、精细;二是编辑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多,相互交融的结果产生了众多的交叉学科。

1.编辑学的分支学科的发展

有人认为:编辑学“是一门综合性、多科性和多层次性的边缘学科;它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其分支体系”。“所谓狭义编辑学或称部门编辑学是编辑学的分支体系。如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新闻、电视编辑学、编纂编辑学(古籍、辞书编辑)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分支体系,编辑学是建立不起来的。为了把编辑学的研究领域充分展开,不仅要研究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还要探讨各分支学科编辑活动的特殊规律。事实上,狭义编辑学(或部门编辑学)的研究,已经先于、深于广义编辑学的研究,这是完全符合规律的,部门编辑学研究的深入和展开必然会丰富和充实编辑学的理论。”[2]一些先于一般编辑学而诞生的部门编辑学,其学科意识不断加强,学术气息更加浓厚,其理论体系也日渐充实和完善。在一般编辑学诞生后,又降生了一些新的部门编辑学。已出版的部门编辑学专著有:《杂志编辑学》(余也鲁著,香港海天书楼1980年出版)、《现代杂志编辑学》(张觉明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杂志编辑学》(徐伯容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报纸编辑学》(郑兴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新闻编辑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新闻编辑学》(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编辑学简论》(张玫、林克勤著,中国书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图书编辑学概论》(高斯、洪帆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科技编辑学概论》(1989年10月出版)、《实用版面编辑学》(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此外,电子出版物编辑学、编辑工程学、编辑史学等新兴分支学科也有一些论著问世。所谓电子出版物编辑学就是以电子出版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部门编辑学。自电子出版物问世以来,已有三十多年了,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的公开出版物。与传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书、报、刊相比,电子出版物具有出版周期短、制作简单、修订再版容易、存储量大、体积小、检索能力强、图文并茂、内涵信息更新快、获取快、传播快、质量高等优势。以揭示电子出版物的编辑过程和规律为目的的电子出版物编辑学,除了要继承传统编辑学的有关内容外,还要总结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内容。

十几年来,我国编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期刊编辑学不仅诞生最早,也是一门领先的编辑学科。就我国编辑出版实践而言,图书是上古就已有了的,然后是报纸(古称“邸报”),期刊迟至近代才出现,但是,编辑学的有关分支学科的诞生时间恰恰与此相反,依次为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作为编辑学的带头学科,不仅推动了报纸编辑学、图书编辑学以及与编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发展,本身还分化出了许多自己的分支学科,如学报编辑学、科技期刊编辑学、社科期刊编辑学、高教期刊编辑学等。已出版的这方面的专著有:《学报编辑学概论》(卜庆华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任定华、周光达、曹振中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图书编辑学也分化出了自己的分支学科,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学。[3]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编辑学工作者已经创立了许多部门编辑学,填补了编辑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些空白地带,但是,在期刊编辑学中,文艺期刊编辑学、生活期刊编辑学、政治期刊编辑学、外语期刊编辑学等的研究,尚处于经验总结阶段,还没有上升到学科的高度;外国编辑学和外国编辑史学尚缺乏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对此,编辑学界应进一步深化研究,使其充分发育,走向成熟。

2.与编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出现

在80年代,编辑学者曾著文强调开展编辑学分支学科研究对于一般编辑学研究的意义,在今天,我们还应强调相应的交叉学科研究对于一般编辑学发展的意义。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编辑学界出现了一种新气象,这就是,与编辑学有关的交叉学科纷纷涌现。如编辑社会学、编辑文化学、编辑政治学[4]、编辑哲学、编辑美学[5][6]、编辑心理学、编辑伦理学等。已出版的专著有《编辑心理学》(薛鸿瀛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编辑社会学》(张如法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等。

在编辑教育学领域,一些编辑学者就在职青年编辑的培养、高校编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编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目前部分高校已开设了编辑学本科专业,在相关专业中招收了以编辑学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至此,建立一门系统的、全面的编辑教育学已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

编辑学的分化,为编辑学的发展创造了许多知识增长点,编辑理论工作者应该注重这一现象,积极参与这一过程,推动部门编辑学和相关交叉学科向积极方面发展。

目前,编辑学的发展除了表现为分化的趋势,使编辑学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外,还出现了综合的发展趋势,使编辑学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编辑学的综合发展,并不是已有的编辑学理论及其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理论的简单拼合,而是以某一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其它理论体系、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理论的有关内容和结构加以吸收的结果,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或者根据编辑学的发展方向,重新设计一个理论框架,对已有的编辑学理论知识和新知识加以组合,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个新的编辑学理论体系。编辑学的综合发展,也可能是局部性的,一般编辑学只吸收部分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成果。编辑学的综合发展主要表现为一般编辑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并有许多编辑学原理著作不断问世。已出版的一般编辑学著作有:《实用编辑学》(阙道隆著,中国书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实用编辑学概要》(1987年12月出版)、《编辑学概论》(朱文显、邓星盈著,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出版)、《编辑学》(1988年8月出版)、《编辑学通论》(王振铎、司锡明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编辑工作基础》(梁振儒等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编辑出版学概论》(叶再生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编辑学论稿》(刘光裕、王华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编辑学基础原理》(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辑通论》(蒋广学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编辑学理论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现代编辑学》(李海昆主编,1996年,山东)。目前我国编辑学的综合发展,还只是在渐进的轨道上运行,尚不是理论革命时期的综合,已有的各种编辑学理论体系尚需进一步推敲、修改、补充,以使其日臻完善。

编辑学通过长期的渐进的进化发展,在适当时机就会出现一次飞跃。这种飞跃就是编辑学的革命。这主要意味着编辑学基本规律的新发现,编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之间的新的大综合,原有编辑理论框架的突破和新理论体系的建立等。对编辑学的未来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渐进的进化形式以及分化和综合的走向,广大编辑学者还应进一步创造条件,为编辑学的未来革命作好准备。

注释:

[1]孙继国:《编海徜徉录·我编学报20年(代自序)》,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梁振儒等:《编辑工作基础》,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29页。

[3]杨家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学刍议》,《编辑之友》1996年第1期。

[4]鲍明:《论编辑政治学》,《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5]杨杨:《文化工程特性与编辑美学思路》,《编辑学刊》1986年第4期。

[6]顾荣佳、马国柱:《编辑美学思考》,《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标签:;  ;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编辑科学的总体趋势_编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