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在牛年里是挥金如土,还是节衣缩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牛年论文,节衣缩食论文,挥金如土论文,中国消费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简单地说,把当前波及全球的经济形势称作房地产泡沫破裂或华尔街丑闻,已不再恰当了。面对国际股指屡创新低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某些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的轻微衰退可能会比以前预想的要持续更长的一段时间。
政府匆忙间采取措施、通过议案,此举旨在向货币紧缺的市场注入资本,并希望摇摇欲坠的企业和恐慌的消费者能稳定下来。很轻易的就可以预见到,消费者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期间内,将减缓或停止消费,尤其是在无关紧要的购买行为上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新闻中明确报道上证指数将再次下跌或称中国2600万农民工失业,继而无望支撑家庭生活,那么消费者该作何反应呢?
如果说,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像大多数国家一样,渐融全球经济一体格局的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这不足为奇。然而,中国还面临着其独特的问题。农民工队伍和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其经济虽呈现负增长态势,但他们仍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保持较高期望。
无论是国内公司还国际企业都将准备采取必要措施,藉以在全球经济低迷期中存活下来。对于大多数处于挣扎中的在华企业而言,焦点都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中国消费者身上。中国的消费水平能够让本地企业重新盈利,甚至是能够给那些尝试熬过此次危机的国际化企业以支撑。那么,中国消费者在金融危机期间是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状况以及个人形势的呢?消费者对中国又抱有怎样的信心呢?
益普索(Ipsos)为深入了解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下的消费信心,对消费者就当前经济和个人财务状况、未来预期以及消费行为变化进行了调查。此项调查主要针对女性消费者,所以对快速消费品行业(FMCG)的企业起到尤其显著的作用。
●研究方法:入户调查
●调查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
●样本特征:
·18~65岁
·女性消费者
●时间:2008年11月至12月
●最终样本:2,400人
一、基本乐观——中国消费者尚未受到严重影响
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总体来讲,是令人乐观的。绝大部分消费者在接受调查时感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小。许多受访者称,尽管经济出现衰退,但他们的消费习惯未受到约束。对中国经济仍抱有很高的信心,而且平均说来,消费者对他们自己的消费习惯并未表示出太多担忧。
消费者购买力(相对6个月以前)
上图所示,受访者呈一边倒的态势认为,他们对大件商品和小件家庭用品的购买力并未发生变化。94%的受访者称,与6个月前相比,他们用于购买日常家庭用品的资金至少保持不变,更有甚者相比6个月前更充裕。这一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目前对花费的信心,与6个月之前毫无二致。
然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在对未来6个月进行预期时,从平均指数上看,消费者的乐观态度并不强烈。益普索(Ipsos)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形势以及个人的财务状况并不那么乐观。
中国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当地经济形势及其个人的财务状况表现有些悲观。消费者的信心,尤其针对个人财务状况,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可能会大幅下降。
在此次益普索(Ipsos)调查中,受访者对未来的期望,与当前形势相比,稍显黯淡。调查结果显示,30%的消费者目前相信他们的个人财务状况“好一点”、“比较好”或“非常好”。但是,在对未来6个月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时,只有11%的受访者表示会“好一些”或“好很多”。
二、趋势表明产品价值将会是消费者购买品牌时关注的重要因素
益普索(Ipsos)调查亦给出了相关数据,更深入地揭示了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趋势。从各个方面来讲,上海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和个人财务状况的态度最为悲观。
其他数据显示,就购买力而言,几乎所有消费者目前都处于相同的处境。低收入水平的消费者表示:他们现在的购买力与调查前6个月相同。对高收入水平消费者的调查几乎得出相同的结果,这说明所有社会阶层目前的消费能力,与6个月之前相比变化非常小。但是,月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要强烈许多。而低收入受访者对未来6个月则缺乏自信。
此次益普索(Ipsos)调查还揭示出了中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模式。他们不论是来自低收入、还是高收入家庭,都将继续偏向购买物美价廉的品牌/产品。受访者将其购买行为定义为“很大程度上受价值驱动”,而无论他们的富裕程度如何。数据表明,受访者对其个人财务状况的信心越大,那么她在购物时就越有可能购买质量高的品牌/产品。
三、相关度的分析有助于识别消费者行为
一般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非常稳定,尤其是在与海外居民相对比时更是如此。受访者声称目前的消费能力与以前相同。但她们在此次调查中也提到了,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如果消费者继续对经济及其自身处境丧失信心,那么日常家庭用品的开销会有所减少就不足为奇。相关分析显示一旦消费者削减购买大额商品的支出,继而也会减少购买日常家庭用品的开销。快速消费品(FMCG)营销人员必须意识到这些可能的变化。如果消费者普遍开始削减开销,那么购买行为将迅速发生转变。企业必须着手对消费变化做出应对。
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的乐观和自信并不完全相同。譬如,上海受访者表现出不甚乐观的态度,而北京受访者则显得较为轻松。这表明,品牌单一策略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可采用差异化策略应对不同消费群体的行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