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对照研究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1月01日到2016年07月01日因白内障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4例(90眼),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予以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方案以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术后1天、7天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平均视力差异性不明显,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效果均较好,且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角膜平均散光值无明显差异,但相较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手术操作间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费用较低。因而在治疗该疾病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291-01
白内障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研究发现该疾病已经慢慢的成为我国首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以及超声乳化是手术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本文以因白内障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4例(90眼)为对象,按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分别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针对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的效果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1月01日到2016年07月01日因白内障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4例(90眼),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中对照组56例(82眼),年龄结构:60岁至97岁,计算得到均值为(75.58±3.8)岁;男女结构比为5:3。研究组8例(8眼),年龄结构:60岁至97岁,计算得到均值为(54.6±3.6)岁;男女结构比为5:3;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故能进行下一步对比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0.5%左氧氟沙星眼液滴眼进行常规治疗,在手术前采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对患者进行扩瞳处理,同时使用盐酸奥布卡因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在术后给予普拉洛芬眼液、典必殊眼液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1)对照组:麻醉妥后,聚维酮碘手术区域消毒、铺巾,手术眼眼睑置开睑器。10点钟方位做透明膜切口,2:00角膜缘内约0.5mm处做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剂,以撕囊镊做连续环行前囊膜撕开,然后做水分离开并松动晶体核,前房内插入超声乳化针及劈核器,先吸取晶体状体表面皮质,以劈核器辅助劈核,分而超声乳化吸去晶体核,前房及晶体囊袋内再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晶体囊袋内,吸去前房粘弹剂,瞳孔圆,居中,切口注水,见切口水密,前房形成良好,典必殊眼膏涂术眼并包扎,完成整个手术过程。(2)研究组:同样使用消毒铺巾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并且采用浓度为0.2%的利多卡因对其进行麻醉工作,置开睑器开睑。其次,2点到10点钟位沿角巩膜缘120°剪开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暴露角巩膜缘部,做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剂,以撕囊镊做连续环形前囊膜撕开,然后做水分离并松动晶体核,娩出晶体状核,以注/吸针头吸去晶体皮质,晶体囊袋完整,后囊膜完整,前房及晶体囊袋内再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于囊袋内,吸去前房内粘弹剂,予卡巴胆碱缩瞳,瞳孔圆、居中。10/0线缝合角巩膜缘1针,典必舒眼膏涂术眼并包扎,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 两组视力变化情况对比
术后1天、术后7天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平均视力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体见表。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中2眼角膜水肿,1眼虹膜损伤,2眼后囊破裂,1眼前房积血,2眼瞳孔上移,并发症发生率为9.76%;研究组都不存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4.讨论
患者在患白内障疾病之后,其眼睛的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所阻扰,所以在视网膜上无法进行投射,很容易引发视物模糊的现象。该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则会促使其致盲。相关研究显示,手术切口越大,患者术后散光几率也会越大,所以治疗白内障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手术创伤减小,促使患者视力更好更快恢复。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以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是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这两种手术均采用的是表面麻醉,能够有效避免球后麻醉的风险。相较于超声乳化法治疗方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则是通过角巩膜隧道切口,来达到治疗白内障的目的,不受仪器设备的影响。
本次研究显示,于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效果均较好,且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平均视力以及角膜平均散光值无明显差异,但相较于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法手术操作间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费用较低。因而在治疗该疾病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强,程晓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1):46-47.
[2]张宗生,徐海琴.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3):68-68.
[3]李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2015(14):261-262.
论文作者:陈蒙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超声论文; 白内障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晶体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