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的效果分析论文_刘琼

(怀化市中心血站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血液采集前使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的效果。方法 对血站150例无偿献血采血者(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75)和干预组(n=75),对常规组人员实施常规采血,对干预组人员在采血前实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分析总结两组血液报废状况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对阴性标本和阳性标本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检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对阴性标本和阳性标本检测结果与复查检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站血液采集前使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可减少血液报废,且快速检测准确率高。

关键词:血站;血液采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报废

目前人类文化水平明显提升,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明显提升,无偿献血人群也逐渐增多。血液检测是无偿献血中的重要项目,直接影响着用血安全性。采血前检测过程也是血液检测中的重要内容,其可及时了解献血人员血液安全性状况,减少采血后血液报废状况。目前常规血液检测以血红蛋白、血型、乙肝表面抗原等相关指标为主,但部分患者采血后会因肝酶不合格而出现血液报废状况,不仅会增加采血成本,还会引起医疗资源浪费[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映肝脏病变的常用酶指标,为明确采血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在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血站150例无偿献血采血者(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分组实施了采血前实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干预与常规采血,现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筛选时间: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选血站150例无偿献血采血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75)和干预组(n=75),常规组人员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3.52岁(s=10.21);性别分布:男/女为41/34;职业:学生25例,军人30例,职工14例,其他6例;干预组人员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49岁(s=10.35);性别分布:男/女为40/35;职业:学生25例,军人31例,职工14例,其他5例。常规组、干预组人员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符合对比研究原则(P>0.05)。

纳入病例:根据《献血法》、《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相关标准,符合献血标准者;实施无偿献血者;一般资料完整者;自愿配合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献血禁忌者;孕期及哺乳者;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常规组人员实施常规采血,在采血前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仅实施血红蛋白、血型、乙肝表面抗原等相关指标检测,确定无异常后进行采血,采血后再实施各项指标复查,检测过程严格按照相关使用说明书实施。

对干预组人员在采血前实施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采血前采集献血者30μl全血,使用Mission C300干式生化分析仪快速检测,在采血后实施常规实验室检查,采取长春迪瑞400B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对不合格者实施复查。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50U/L为不合格,进行报废[2]。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两组血液报废状况。

②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查、复查结果差异性。取实验室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和阴性标本各10份,实施结果对比。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2.0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液报废状况分析

干预组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下表1。

3 讨论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目前肝功能检测中较为常用的酶,其可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加速机体蛋白质氨基酸转化过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人体骨骼、肌肉、器官中广泛存在,且在肝脏细胞细胞浆中含量最高,当人体器官组织出现病变时,机体各器官及组织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将被释放至血液,因此当肝损伤时,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将明显升高。但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不是肝脏病变特异性指标,在药物因素、大量运动、饮酒、过度疲劳、标本采集不当等相关因素均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实施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检测时会引起血液报废率较高,但其在肝脏病变筛查中敏感性较高,可有效预防血液传染病,降低输血风险,在血液检查中仍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3-4]。

目前实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检测的方式较多,实施酮体酚法检测时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检测效果不佳;实施赖氏法检查时准确率较低,且检测时间较长;实施速率法检测准确率较高,可实施批量检测,但成本较高,在疾病筛查中运用少[5-6]。本研究中实施干式生化法检测,操作简单快捷,且用血较少,适合在血液初筛中运用。本结果显示,干预组血液报废率2.67%显著低于常规组14.67%,说明通过采血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可有效改善采血质量,减少血液浪费,减少采血成本。本研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对阴性标本和阳性标本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检查、复查检查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通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准确率高,检测结果可信度高。此外,血液初筛时,血站人员需加强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者的宣教及心理安抚,告知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原因,并指导其1-2周实施复查,以减少献血者流失。

综上所述,血站血液采集前使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结果准确率高,可通过检测过程减少血液报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艳荣.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的临床价值[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33(11):143-144.

[2]苏永,吕建平.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125-127.

[3]魏存平,余红玲.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3):110-112,135.

[4]刘玲玲.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77-79.

[5]刘英杰.582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献血者检测状况分析[J].河北医学,2016,22(8):1402-1404.

[6]刘李栋,孙瑛,朱慧君,等.血站实验室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意义的再次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3):224-229.

论文作者:刘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的效果分析论文_刘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