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唐文艳[1]2016年在《网络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引领、价值关照和精神动力。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状态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高等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就应当是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网络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并冲击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者的话语地位。高校如何在网络时代有效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而使大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使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从网络新时代背景下找寻新的研究视角,实现创新突破点,具体表现在:首先,把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完全置身于网络背景中考量,关注网络时代对个体心理、认知的影响以及网络社会诸多新的社会特征。其次,研究方法上进一步创新。改进和完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有科学的现状分析结果做支撑,对信仰现状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科学地的调查统计研究。最后,针对现状提出利用"微力量"、"大数据"的教育模式构想。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网络增加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复杂性和难度,对信仰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当下高校信仰教育模式尚未转型的情况下,网络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形成了冲击,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另一方面,网络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所具有的即时性、交互性、大众性等特征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效性和渗透性。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结构化座谈等方法,并参考国际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世界价值观调查问卷,结合采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范围内的大学生理想信仰情况作出科学严谨分析,试图较为全面地把握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情况。遵循从应然到实然的研究思路,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力图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叁个维度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路径:首先,教育理念是灵魂。信仰教育要树立"一元主导下多元共生"、"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全方位渗透式育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以创新教育内容为依托,提出网络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内容体系设计包括基础内容、主要内容和辅助内容叁大部分。再次,以完善教育方式为手段。信仰教育要立足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网络传播方式创新上,因地制宜地采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微教育"模式、"大数据教育"模式。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有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陈天柱[2]2008年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如何利用网络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提高教育成效?回答和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话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已有相关问题的梳理,澄清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特性、功能,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的现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的策略。全文共分叁大部分:第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特性、功能及研究意义”,在搞清楚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的特点,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特性,归纳出丰富快捷的承载性、对象的选择和可控性、隐秘的渗透性、互动共享性、虚拟协同性、个性化的开放性等六大特性,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五大功能。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研究意义,认为网络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载体,带来教育理论、思想、观念、方法、内容等全方位的新变革,根本影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的现状分析”,首先总结分析网络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带来的可喜变化,取得了显着成效,特别是网络载体的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其次,结合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总结并分析了网络载体在运用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最后,对运用现状和问题,从载体建设本身、教育者素质、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第叁部分:“科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探讨”,第一,在科学运用提高实效的基本思路上,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生网络文化的特点,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的5个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契合的指导。第二,网络出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教育者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网络载体的运用必须确立价值目标,即:掌握主动权实现网络化、立足于培养适应网络社会的优秀人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第叁,关于教育者适应运用网络载体的问题,提出两个层面的培养,基础层面是提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素质,要具备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叁大素质;高端层面是复合型“e+x”专门人才的培养,论述了4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第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从阵地建设、软件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叁方面展开。第五,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本人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教学模式,阐述了新模式的基本构架和基本问题: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特点、基本形式;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同时提出了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认为,网络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得到广泛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需要理清思路,克服“工具、技术“的片面观;要把握网络教育的特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实现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要加强教育者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积极拓展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在运用网络载体中,重新认识网络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孙兆静[3]2008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行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略的新载体。高校是网络起源的重要地方,也是网络得到大力推广和迅速发展的地方,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叁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课题。第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及其研究意义。该部分基于理论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含义,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行现状分析。该部分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在运行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原因分析,为下文提出应对的措施做好铺垫。第叁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对策研究。该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文的落脚点。本部分旨在阐述、总结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和运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本论文以期达到的根本目的。

张蓓[4]2018年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创新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可见,借鉴“互联网+”的发展优势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厘清相关概念,对“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互联网+”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优势;二是分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基础和新的发展特点;叁是基于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和发展现状,通过社会调查,以厦门市各高校为例收集数据,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四是致力于发现问题,从教学队伍、理念、内容、资源、方式五个方面发现“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五是以问题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巩固意识形态、坚持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上探索出“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路径,充分利用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模式,增强教育效果,加强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陈功力[5]2017年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每个发展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会面临机遇和挑战。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找出它同时代的契合点,适应时代要求,实时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现实接轨,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为祖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互联网+”时代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从首次被提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因为它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泛在性、尊重人性、协同、共享等特点,被国家、企业、社会组织、教育部门所重视。中国现有网民6.65亿,20-29年龄段所占比例为30.4%。(1)近年来,“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改变,例如:慕课、微课、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运用等等。这些新兴科技方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管理现状,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况,了解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即在理念、模式、方法和管理等方面来创新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谢继华[6]2018年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数据是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一种客观存在,伴随着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大数据更是信息爆炸积累到了一个引发变革的程度的产物,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个体在互联网上既是数据的消费者又是数据的生产者,大规模生产、分享、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数量大、类型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等重要特征使其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彰显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高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分析对象。在大数据蓬勃发展,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合法地利用大数据,挖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仅关乎青年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毫无疑问,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背景和丰富可靠的教育方法及技术手段,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大数据所带来的网络环境、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也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加了新的压力。因此,立足于大数据视阈,识别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来科学发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构建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从而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和新要求,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当前不得不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案例与实证分析,文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等方法,将大数据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探讨在大数据视阈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发现和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并进一步采取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行了层层分解的深入研究。具体包括:首先,论文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等基本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思想资源、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诠释和归纳总结。论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为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价值导向、逻辑起点、功能导向和建设方向,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大数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和传播的技术手段。其次,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可能。论文指出,当前及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环境变化翻天覆地,高校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显现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面临大数据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有待创新、方法有待提升、技术有待进步。因此,在大数据视阈下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来自时代的召唤,也是来自现实的要求。第叁,论文在分析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任务、目标及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由内及外由理念、机制、路径和载体等要素所构成,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及功能。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从这四个层面展开。第四,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是系统创新的核心,是引导其他几个层面创新的关键。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应着力于树立全域育人理念、树立聚焦与再现的价值理念,以及树立定制化与定量化交融的理念。第五,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针对不同成因、动机以及复杂相关性所形成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论文首先从思维突破、制度优化、自适应动态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依赖”突破的最佳或最短路径的求解;其次,从教育内容层面的聚类筛选、识别界定,资源层面的动态配置,再到最后方法层面的协同联合,从理论到案例,从观念到实施,层层递进,利用大数据更新快、预测强、精准聚合、多维共享等特点,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更生动、易接受、效果好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实现从“数据读心”到“留身入心”,再到“知心交心”,最后引导学生“修养有心”,将路径创新落实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阵地中。第六,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论文指出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架构、大数据技术突破与创新,以及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与新媒介的有机对接来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最后,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论文通过对“兴趣簇”和“贡献值”的分析,提出了“激励相容”和“绩效促进”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教育评估、反馈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态评估反馈”机制;通过对技术安全、伦理道德、个人隐私等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安全保障机制。综上所述,论文在基于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并依次对其理念创新、路径创新、载体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系统层面进行层层剖开、详细论述,以期能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有益的支撑和借鉴。

李淑敏[7]2017年在《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探究》文中提出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以其强进势头融入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互联网的影响之下,时时刻刻享受着互联网为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它融入到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思想文化、政治文明、科技教育等等各行各业,显而易见,互联网已不可或缺,互联网的地位及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逾叁十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随着学科的发展逐步得到了丰富与完善,日益形成体系。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方法单一、陈旧、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改进,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注入时代特色和新鲜血液。这不仅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学科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将互联网的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结合这条主线贯穿在整篇文章中,并由此延伸出了几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要想提升方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从实际出发,勇于做出改变,使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真正为大学生所喜爱。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为什么要创新、创新什么、怎样创新的思路展开。研究内容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基本理论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对基本问题的梳理来作为本文的逻辑起点,内容涉及到概念界定、特点及功能分析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理论依据。第叁部分,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主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教育观念落后,侧重理论性,教学方法单一,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低、技术水平低。相应的,笔者对这四个主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逐一归纳。第四部分,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原则及内容。笔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创新的原则,而实施方法创新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所在,笔者以优化传统方法、创新网络方法、探索传统方法和网络的结合方法这叁种思路为主线,并分别佐以几种方法来展开论述,也是文章的创新之处。最后一部分,论述了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的途径。途径的选择围绕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网络阵地、变革师资结构、注重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展开。笔者对途径的论述试图与前文方法出现的问题相对应,达到上下呼应。

李建明[8]2007年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正在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迅猛发展。网络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特征,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学到很多新东西,交到很多朋友,但也会接触到许多不良的甚至反动的信息。他们社会经验较浅、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长此以往的耳濡目染这些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成长、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政治觉悟为己任,面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网络己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系统论的视角,引入了系统论中的整体理论、要素理论等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原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构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分析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优化方案,从而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最优化。

李建[9]2018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其具有和谐感与可亲近品质,推动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力量。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进行了梳理,从源头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具有亲和力、如何增强亲和力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析,并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基石。论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提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命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升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追求。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是大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实现、情绪情感被积极调动、接受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情绪情感性、可渗透性、不稳定性和可扩散性的特征,具有促进认知、调节张力、评价效果的功能;从构成要素讲,主要包括教育目标亲和力、教育主体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教育环境亲和力和亲和力链六个部分;从结构层次看,涵盖教育目标认同感、教育内容吸引力、教育活动和谐感、教育结果获得感四个层次。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同时性与多端性、倍增性和消解性的特点,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的运行包括了亲和力的激发、传递、整合、调控和升华五个主要环节。论文采用了实证的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肯定主渠道有亲和力但期待全面提高、认同主阵地的有效性但期待更加人性化、认可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期待增强渗透性、肯定合力意识初步形成但期待全面提升。分析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系统中实用理性至上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产生了偏差,抽象思维欠缺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理论产生畏惧心理,而各类不良社会思潮干扰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系统中,教学目标整齐划一影响了认同度、教育内容发展性不足降低了吸引力、教育方法陈旧遮蔽了时代感、教育者素质欠缺弱化了课堂魅力、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稀释了参与激情,以及教育协同机制脆弱教育合力不牢固。根据系统理论,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如何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总体建构应坚持以人为本、协同育人、与时俱进、互联网思维、继承借鉴五大原则。高校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要坚持全面性和侧重性统一、层次性和连续性统一、现实性和发展性统一的原则;具体策略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融合、将校内外各类具体目标融合、制定分时段可操作的教育目标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要坚持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增强教育主体情感魅力、提升教育主体理论素养、增强教育传授魅力和提升教育人格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要坚持主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情感化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坚持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注重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厚植教育内容的文化性、增加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要坚持相宜性、时代性、融合性、艺术性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增强方法的趣味性、合理使用现代技术、有效增强教育对象参与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要坚持和谐性、思想性和共建性原则;在具体策略上要加强校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围绕人文主题打造文化环境、注重信息技术构建虚拟环境、重视教育情境塑造情感环境。对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保障机制提出了作好物质、制度、人员保障,加强理论研究的建议。

吴玉芳[10]2017年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则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当然,它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也在日益加剧。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查阅更多的资料,可以通过在线双向交流的新方式更好的掌握知识,拓展视野,而各种网络交流平台还可以使大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得到提高。“互联网+”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平台,而大学校园也逐步成为我国“互联网+”各行各业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场地,而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人生观的树立在无形之中也会受到影响。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叁个部分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联理论,遇到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及应对新挑战所采取的对策。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互联网+”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主要介绍了“互联网+”的内涵、“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互联网+”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新机遇,努力去应对新的挑战,以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开展。第叁部分也是本文关键的一个部分,研究、分析问题就是为了能够解决问题。针对“互联网+”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在“互联网+”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互联网+”的相关理论知识,及“互联网+”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更好发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网络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 唐文艳. 湖南大学. 2016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研究[D]. 陈天柱. 西南大学. 2008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行现状及建设对策研究[D]. 孙兆静. 西南大学. 2008

[4].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创新性研究[D]. 张蓓. 集美大学. 2018

[5].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陈功力. 青海大学. 2017

[6].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谢继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8

[7]. 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创新探究[D]. 李淑敏. 吉林大学. 2017

[8].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研究[D]. 李建明. 西安科技大学. 2007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李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1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吴玉芳. 新疆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