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人力开发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启示论文,人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意志民族向来以严谨的理性而著称于世,他们爱好音乐,擅长数学,富于哲理思辨。二战以后,德国人把新教伦理,理性思维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德国这个仅有35.7万平方公里,八千万人口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德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腾飞,民族性格和行为方式之所以能够改变,其关键在于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就业员工队伍,得益于德国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德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因
在世界现代史上,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二战结束后,德国被迫赔款割地,国民经济全部瘫痪。新的德国政府认识到,要改变德国的民族形象,恢复和发展经济,人才是第一位条件。为了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德国在60年代对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大力调整了教育结构,培养市场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体系的中心地位上。70年代中期,为适应市场经济职业多变,竞争激烈的要求,德国创办了双轨制的职业教育,使传统的严谨理性思维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条件下的实际技能相统一。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新合成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群。新技术革命的发生,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传统工业部门如煤炭、钢铁、纺织等行业萎缩衰落,就业人数剧减,新的工业部门如通讯信息业、微电子工业、新材料工业等迅速崛起。工业总产值在社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减少, 第三产业产值逐年增大。 据统计1973 年和199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由48.7%下降到38.4 %, 而第三产业产值由48.3%上升为61.3%。新的产业部门要求高智能、高技能的就业人员。就业人员只有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具备了新的素质和条件,才能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此同时,当代科技革命和新的信息产业,又造成了知识爆炸和信息膨胀现象,使得原来只注重知识素质培养的旧教育体制不能适应,就业人员只有具备了新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具有把知识转化为现实能力的本领,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否则,就会被社会淘汰,成为失业大军的一员。这样,在经济环境的外在拉动和就业人员保持职业,实现个人价值的内在驱动下,建立新的教育结构和职业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德国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其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与对外贸易有关。新的产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加速了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竞争加剧,争相抢夺新信息新技术的控制权,纷纷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实行“科技先导”的政策,促使产业升级。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和硅谷的建立,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国际间的商品、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国际间的竞争,表面上是商品竞争,技术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对全体公民进行人力开发的竞争,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谁就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优势。战后德国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不仅仅注重知识素质,更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和技术的规范操作。
二、德国人力开发的主要方法
德国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培训网络,培训经费由国家和企业共同负担,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成为全部教育的中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德国注重应用理论和能力培养,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在初中阶段就开始了分流。德国的中学分为国民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三类。80 %以上的学生上实科中学和普通中学, 只有20%的学生上文理中学,将来准备上大学。实科中学注重实践课教学,以技术理论和操作技术技能为核心,吸引了那些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动手的学生,为进一步上高等专科学校做准备。普通中学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为主,开设劳工理论课、劳动技能课,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尽早就业打基础。文理中学毕业生若想上高专,必须有至少半年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在德国,高专毕业生最受社会欢迎,就业率高。而大学毕业生失业者大有人在。
德国建立了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没有经过职前培训者,不允许就业上岗”。实科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毕业生,必须再接受三年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采取双轨制,把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其中以在企业中的技术操作为主。学生在三年职业技术教育中,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学习操作技能,在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以学生身份学习技术理论。一般的学生每周四天在企业进行实际技能培养,另外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技术理论课,包括技术数学、制图、电工学等。在学徒期间,企业发给部分工资。经过严格的三年培训,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技术操作水平有很大提高,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
德国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随着新技术产业兴起和传统工业部门的衰退,失业问题一直困绕着德国政府。70年代中期,德国每年的失业人口超过100万,80年代以来,超过200万,进入90年代达到了近300 万。面对失业,德国政府把失业救济与转业培训合二为一,把失业大军转化为新的高素质的劳动者。1969年,前西德政府通过了《劳动促进法》,规定失业人员必须接受转业培训。培训期间失业者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培训费用补贴。掌握信息处理、计算机操作以及其它社会需要的行业,包括电工、机械安装工、文秘、导游等。拿到证书后,失业者要义务劳动一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企业能为经过培训的失业人员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国家将给予企业一定的工作补贴。这样,德国的失业率一直在欧共体各国中最低,保持了90%以上的就业率。在技术不断进步面前,在职者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形势下,德国政府倡导继续教育政策。各大企业为了减少失业,缓解劳资矛盾,纷纷建立了培训中心,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德国各主要工业部门都加强了对工人的新技术应用培训。据德国经济研究所对德国1500家大企业的调查,培训费总额达290亿马克。
三、德国人力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的人力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成为当今世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典范,被人们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翅膀”。战后德国凭借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操作严格规范的就业阶层,使德国的经济持续、平稳、高速地增长,德国产品成为信誉和质量的标志。同时,随着劳动成本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德国人的劳动时间不断缩短。在80年代初实行周五工作制。从1995年10月起,金属、冶金等行业率先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在发达国家中, 德国的年劳动时间最短, 为1668 小时, 相比之下美国为1890小时,日本为2173小时。
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物质消耗高,浪费惊人,经济效益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我国的教育结构应当调整。长期以来,我国的初级教育的目标是升学,升学率成为人们评价学校教育的尺度,出现了重视文凭,轻视水平;重视理论,轻视技能的倾向,使人才培养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相脱节。根据德国的经验,我们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来确定教育构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刹住一段时间以来“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的攀比之风,加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的衔接,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改变知识分子“动口不动手”的陋习。
第二,我国应当加强对失业的社会救济,大力开展转业培训。我国是一个大国,南北东西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各行业、各部门人才分布很不均匀,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和产业的升级,有些部门下岗人员越来越多,而有些部门又人才紧缺,如何把失业人员、富余人员转变消化为社会新产业的从业者,职业培训是一个关键环节。在这方面,德国把失业救济与转业培训联接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服务体系,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我国当前依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经济效益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就业者的技术水平低,操作能力差,次品率高,浪费严重,熟练的技术工人不足。同时,在人们的理想选择中,没有人愿意当工人。现有的职工队伍中,年轻工人跳槽,老技术工人退休,中间断档严重。另外,大批的农民轮换工没有接受任何职前培训就上岗工作,造成了一些严重事故。因此,应当加强我国的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建立上岗前的培训制度,稳定现有技术工人队伍,提高待遇,加强考核和考级。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