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耳鼻喉科 湖南 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儿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的48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8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和不良情绪。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恐惧、哭闹、反常行为以及不配合治疗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到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当中,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心率和血压指标,有效的消除和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个性化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所有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当中随机选取96例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从手术类型来看,在这96例患儿当中,有22例中耳置管手术,26例扁桃体手术、37例鼻外伤手术、11例耳廓肿物和耳前瘘管术。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按照入院前后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为(6.13±1.23)岁,其中中耳置管手术的有12例,扁桃体手术的有13例,鼻外伤手术的有19例,耳廓肿物和耳前瘘管术的有4例;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为(6.09±1.19)岁,中耳置管手术的有10例,扁桃体手术的有13例,鼻外伤手术的有18例,耳廓肿物的有和耳前瘘管术的有7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试验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1.1纳入标准[1]:(1)所有患儿均经过临床确诊为耳鼻喉科手术患儿;(2)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耳鼻喉科手术指征;(3)所有患儿家长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且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儿;(2)存在耳鼻喉科手术禁忌症的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的48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的内容如下所示:在患儿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儿进行沟通和交流,消除患儿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在必要的情况下给患儿打适量的镇定剂;观察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协助患儿完成相关术前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实施手术切口的感染预防护理。观察组的48例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的个性化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2.1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并对患儿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加强和患儿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采用适合的玩具、给患儿讲故事、播放患儿喜爱的动画片等多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1.2.2麻醉前护理
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后,要求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的协调、统一工作,尽可能的缩短患儿手术的时间;在患儿全身麻醉前,护理人员要核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临床信息,对于不合作的患儿,由患儿家长陪同患儿进入手术室,给予患儿吸入“七氟烷”药,在患儿安静睡觉后,家长离开手术室;然后再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插管麻醉;对于能和医护人员合作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将各种故事书和玩具准备好,加强对患儿进行陪伴,同时给予患儿积极鼓励,缓解患儿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和负面情绪。
1.2.3麻醉中护理
护理人员要协助麻醉师选择适宜的手术体位,对于仰卧位的患儿,需要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清理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给予患儿面罩给氧,在麻醉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将各种手术医疗器械和抢救药品准备好,进行麻醉给药前,确保患儿静脉通道的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后,采用夹板将静脉通道固定好,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体液的输入量和输入速度,选好手术体位后,需要对患儿进行手术体位的妥善固定,对于需要肢体制动的患儿,需要采用适宜的固定带将患儿进行固定。
1.2.4术中护理
在患儿耳鼻喉全身麻醉的手术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保持手术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保持在24℃左右,湿度保持在60%左右;采用贴膜对患儿的眼睛进行全面保护;在借助开口器进行手术操作的时候,需要保护后患儿的口唇部位,避免开口器伤及到患儿的口唇[2]。在具体的手术操作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仪器和器械,在使用电凝器进行电凝止血时,最好选择小功率的电凝器,保证电凝器的电凝功率低于30W;对于手术中的动力系统,调节动力系统的转数时,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则调节,在手术完成以后的切口缝合方面,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缝针和缝线。让患儿手术过程中的吸引器始终保持通畅,对患儿手术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脉搏以及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
1.2.5术后护理
在患儿完成手术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心率、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观察患儿的口唇颜色、意识状态和四肢保暖情况,保证患儿的床边不离人,及时应对和处理患儿术后的各种突发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和不良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恐惧、哭闹、反常行为以及不配合治疗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耳鼻喉科手术是儿科中较为常见的临床手术之一,在小儿耳鼻喉科手术当中,由于儿童生理解剖结构与成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儿童的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也普遍较差,因此患儿对手术操作、麻醉药物等的耐受性也比较差,导致患儿病情在耳鼻喉科手术的围手术期会出现较多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难度,因此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
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术前和术后患儿的心率和血压情况,保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有效的缓解患儿的恐惧、哭闹等不良心理状态,有效减轻患儿的苦恼、反常行为和不配合治疗等不良情绪[3]。本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当中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总之,将个性化护理应用到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当中,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心率和血压指标,有效的消除和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黎晓静,李曦,李雯.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的个性化护理[J].医疗装备,2016,29(1):182-183.
[2]姚雨彤.耳鼻喉手术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4482-4483.
[3]郝春艳.对进行耳鼻喉手术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9-60.
论文作者:杨枚娟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患儿论文; 手术论文; 心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术后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