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立面整饰设计论文_陈文辉

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立面整饰设计论文_陈文辉

陈文辉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骑楼是一种在建筑立面形态上骑跨人行道的商住建筑,骑楼和骑楼街在我国近代建筑和城市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篇章。本文研究从墙与壁、窗、楼底与楼顶、光亮设计等多个方面探索骑楼建筑外立面的整饰方法分析了骑楼建筑的意义和特点。

关键词:骑楼建筑;立面整饰

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在这里,不论是沙面或是东山、越秀还是西关,都从建筑中透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传统与潮流共存、中式和西式并重。

近年来,随着广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研究也成为热点,人们在广州老城里不断的寻觅这个城市街道的初始形态和记忆。骑楼[1]是近代广州城市的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形成于19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末,她承载着广州人的生活记忆,见证了广州城区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特点

1、广州骑楼建筑结构与材料特点

骑楼主要分为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上层出挑至街道,用立柱支撑后形成内部的人行道,骑楼下的廊既是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能严格区分人行与车行交通流线,提高交通的安全性,还能遮风避雨防日晒,保护店面以及作为商品展销长廊的作用,方便市民行走和购物。

广州骑楼建筑盛行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气候,广州属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炎热潮湿,骑楼的空间形态,无疑形成建筑生态上的一种微气候,空气流经骑楼产生的温度变化,与室内天井达到对流降温效果。在建筑结构和材料上,骑楼建筑最早是木结构,后为现代的混合结构和钢筋砼结构,外墙装饰大多采用石材和原色水刷石,少数为红砖墙,建筑从传统的一层高度到多层高度,由过去的坡屋顶改为平顶,并设有天台。

2、广州骑楼建筑的造型特点

广州骑楼建筑由于通商口岸的背景,其立面造型主要特征就是中西合璧,既结合了西方建筑的特色,又表现出近代广州所特有的中西合璧审美形态。骑楼建筑模式主要是广东民居竹筒屋的中式平面布局特征,而立面造型又融合了欧洲外廊式样的模仿而成。平面首层前部为人行道,一般深3-4米,后部为商店,二层以上为住宅,住宅前部突出于商店,跨越人行道上部。楼底净高4-6米,楼顶有山花[2]和女儿墙[3],廊部以梁柱式为多,由横梁和柱式组成,立面外观虚实对比强烈,空间层次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广州骑楼建筑的装饰特点

骑楼的立面色彩以贝灰白色和米黄色为主,墙面的浮雕图案、窗洞形式、装饰线条等,融合西方的建筑装饰风格。建筑立面细部的檐口、窗楣、山花、门套等部位,都装饰着花饰,墙面层次清晰,富有变化。从骑楼的建筑装饰上,还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图案,如花窗、砖雕、牌坊以及灰雕艺术等。

二、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外立面整饰现状

近年来,国家、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历史街区整饰和改造,广州市政府2004年就审批通过了《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研究》,将广州典型骑楼街分为北京路-万福路骑楼区、大新路-海珠南路骑楼区、同福路-南华路骑楼区、西关骑楼环共四个区域加以保护。2010年广州实施“四位一体”(立面整治、道路升级、绿化和光亮工程)建筑整治建设,为形成功能合理、景观有序的建筑群,体现广州城市特色,改善广州城市建筑立面和丰富城市景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外立面整饰设计

骑楼建筑立面整饰要充分尊重原建筑的历史文化与逻辑,不仅在功能上配合骑楼建筑空间,也传承了广州城市的文化精神内涵。根据建筑的不同特点,为骑楼量身打造修整方案:对于保留完整、有较高价值的骑楼建筑,尽量保留其特色,整饰尽量迁就建筑;对于保留的比较完整、但比较平淡普通的骑楼建筑,将适量的增加山花、更换栏杆等;对于面目全非或被重建的建筑立面,将结合需求、对建筑外立面作较大的整饰和改造。

1、墙与壁

首先,铲除原有墙面空壳和残脱的旧批荡,将沿线两侧商铺建筑立面原有形式不一、陈旧破损的广告牌、招牌进行统一修整,采用有传统纹样的木窗构件、木格栅,或有花式的金属板来遮挡,使这些原本杂乱的构件融入街景,让无秩序的零散构件整合为有序的具有韵律感的装饰。骑楼外立面以贴砖为主,使用了仿古青砖、红砖、洗米石、涂料四种形式,招牌及墙柱分别使用了饰面花格和传统中式纹样。

在墙面造型设计上,将复杂的纹样中的单一元素提取出来进行组合变化,或将复杂纹样剔除细线保留主要轮廓层次,既得出一种典雅的纹样又保留原来的味道,将该街区内的文化节点整合成一条具有岭南建筑特色街道。

2、窗

古老的旧窗框定格住丰厚灿烂的岭南民俗和广州传统文化,但冗杂的装饰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在整饰过程中,对保存较完善的建筑延续原有风格,保留矗立式山花、日字窗、满洲窗、山花和万字线等特色构件;对于缺乏细部装饰的骑楼建筑,在窗楣、窗套、檐口等部位增加花饰和线脚,做到整体和统一。

在材质的运用上,同福路、南华路骑楼建筑的原材料主要是珍贵的木材和极低廉的青砖,目前这些材料现今已经十分少,不能满足装饰语言的推广。整饰改造为强化骑楼建筑的地方特色,统一用塑钢彩色玻璃满洲窗替换原来的木质窗,从色彩、质感、形态突出了建筑的人文意蕴,营造建筑与基地环境和谐统一的良好氛围。

3、楼底与楼顶

建筑物立面整饰融入西关岭南建筑风格,除了水刷石、青砖外墙以及部分石材采用冷灰色调,其他基本上采用冷暖灰搭配,使整体色调古朴沉稳、呈现古旧的味道,复建山花、增加梁托,并以遮挡骑楼底新做的三线桥梁。通过女儿墙的改造、檐口处理、重新造型和附加一些富有节奏感的造型构件,尽量恢复骑楼建筑的原来面貌,整饰的同时还丰富街景和立面天际线。

4、光亮设计

为展现骑楼的历史建筑感,整饰后的建筑造型和色调得到统一,在建筑的光亮设计上进行了细致的推敲,使用多样的灯光来照亮建筑并且合理控制灯光的衰减度,突出骑楼建筑中墙、柱、窗等构件的复杂而又丰富的光影关系。

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注意灯光的照度,设置小型的投光灯;墙面采用略为偏黄的中性色灯光为主照明灯具,以体现出青砖和红砂岩的原始搭配之美;建筑顶部外形轮廊造型比较丰富的山花,选用线状照明勾画表现;廊和楼顶就采用节能的LED灯,减少能耗,以响应低碳生活的设计要求。

四、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外立面整饰的启示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最为重要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遗产,充分呈现和反映出当地的传统风貌与地方特色,广州骑楼建筑流传至今经历了多次的碰撞、融合,才形成了今天多元的层次。在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整饰设计项目中采用“修旧如旧,追寻前人足迹,再现历史风貌”的设计原则,从大量的资料中寻找建筑元素的出处,对广州骑楼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通过对女儿墙、旧式窗、灰墙等进行适当的移植和整饰加工,突出广州骑楼建筑风格和文化品位。

注释:

[1] 骑楼:南方多炎热地区临街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将下层部分作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蔽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

[2] 山花:立面上的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和半圆形。

[3] 女儿墙:山花两边的矮墙。

参考文献:

[1] 王河.岭南建筑学派[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9).093

[2] 罗思敏.城市文化复兴[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1).265

[3] 何镜堂.岭南建筑创作思想[J].建筑学报.2009(10)

论文作者:陈文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  ;  ;  ;  ;  ;  ;  ;  

广州历史街区骑楼建筑立面整饰设计论文_陈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