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修文县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产业化侧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修文县论文,侧记论文,金钥匙论文,生态农业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夏季的修文乡村满目青翠,空气中弥漫着瓜果、蔬菜的芳香,一派盎然生机。
六屯乡都堡村蔬菜基地采访时,遇到了龙泉组村民何先淼。“前天我家3亩地的莲花白卖了个好价,12000元钱到手,是种传统粮食作物的五至七倍啊。”灿烂的阳光下,何先淼的脸上闪耀着幸福的笑容,他家一共种了近30亩蔬菜,“莲花白,菜辣椒、萝卜、白菜……”除去成本,一年下来的纯收入至少8万元。在贵州修文县,像何先淼这样依托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增收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
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修文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记者了解到,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修文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按照“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定位,以科学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有效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繁荣了农村经济。
驱车在修文的乡村大地上,蔬菜基地随处可见,满坡满岭都是果树。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修文县的四大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以晚番茄、萝卜、青菜、莲花白为主的蔬菜产业,以生猪、肉牛、肉鸡、肉兔、奶牛为主的畜禽产业,以猕猴桃、金秋梨、艳红桃、郭田酥李为主的水果产业,以半夏、杜仲、厚朴、鱼腥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
相继建成了万亩萝卜基地、万亩青菜和莲花白基地、万亩延晚番茄基地;形成了以谷堡、龙场、久长为代表的猕猴桃基地,谷堡、扎佐为代表的金秋梨基地,洒坪、小箐为代表的酥李基地。
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已建成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蛋鸡、猪、肉兔等养殖初具规模,建成各类养殖小区195个;水果面积达8.6万亩;中药材种植19576亩,带动药材种植户户均增收600元以上。
“我们村原来是一个挖煤村,生态环境被破坏得很严重。近年来县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我们觉得这条路子好,就下决心关闭了所有的小煤窑,花工夫恢复好生态植被,现在坡岭上都是艳红桃、葡萄,一个煤洞眼都看不到了。”扎佐镇大河村负责人对记者说。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加快发展,使修文的农业产业链逐渐拉长。近年来,全县共扶持发展好一多乳业及康庄、盛鑫、曾艳种植、联宇食品等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取得了“扶持一家企业,建成一片基地,带动一批群众,形成一个产业”的成效。
据了解,康庄将优质种兔赊销给农民饲养,与养殖户签订技术服务和产品回收合同,带动发展了57个肉兔养殖小区,涉及农户1700多户;曾艳在久长镇以“反租倒包”形式,发展辣椒等蔬菜种植1500多亩,建起了高标准的蔬菜基地,当地农民不但学到了种植技术,还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农户和企业的双赢。
目前,全县共组建发展了龙场晚番茄营销协会、扎佐萝卜营销协会、洒坪小坝养牛协会、奶牛养殖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协会及组织54个,各具特色的企业带动型、协会带动型经济正在发展壮大。
布修文乡村的果树基地、蔬菜基地和养殖小区,被农民亲切地喻为“家门口的小银行”。据统计,修文县去年特色农业经济实现产值7.4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1.3%,为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县农业和统计部门测算,今年该县一产增加值预计增长9%,特色农业预计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3%。
在修文这片热土上,广大农民正依托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这把“金钥匙”,开启科学致富的美好前景。
联系电话:0451-8262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