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外贸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论文_高丹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外贸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论文_高丹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在跨境电商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懂国际贸易、外贸英语、平台操作等知识的综合型外贸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当前院校在外贸英语专业传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外贸英语人才能力的要求。基于此,从人才需求的角度, 对跨境电子商务新型外贸英语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进行了分解和细化,通过对当前跨境电商外贸英语人才培养缺陷的分析,探索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外贸英语 人才培养

一、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渠道,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5.2万亿元,增长率达到23.8%,占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7.6%。

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至6.5万亿元人民币,占到我国总体外贸规模的19%,年增速超3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的持续升温,给我国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活力。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兼具外贸人才和电商人才的双重能力,因而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培养造就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的外贸跨境电商人才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新型外贸英语人才需求现状

1.跨境电商人才岗位设置及人才需要数量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都在考虑进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为我国的外贸带来新的增长点,然而从市场需求情况来看,懂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和平台操作等知识的新型外贸人才缺口巨大。根据国家跨境电子商务协会预测,未来三年“互联网+外贸”人才缺口将达到 445.5万人,而且仍将有扩大的趋势。外贸人才需求名列前五位的职业岗位依次是:外贸业务员(含跨境平台运营、跨境客服)、报关报检员、货代员、跟单员、外贸单证员。

2.跨境电子商务对新型外贸人才的能力及知识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对外贸人才工作技能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语言技能。

以英语为主,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掌握小语种语言沟通能力,如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此外还需要具有对于产品描述的写作能力以及与买家在线用英语沟通的表达能力,以及国际网站资讯阅读能力,并获取最新有效信息。

第二,外贸专业知识技能。

国际贸易进出口操作、交易流程需要熟悉国际运输、快递、海外仓储等物流知识熟悉国内B2B贸易平台的操作;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商务礼仪,会展策划,海外仓储及交易风险控制纠纷处理等。此外还应具备外贸实务运用能力、外贸单证填制能力和电子通关系统实操能力。

第三,电子商务技能。

拥有网店运营基本常识,掌握电商网络工具的使用技巧,如商品拍摄、图片处理、店铺设计装修、网络平台上产品的发布与下架、价格设置支付与结算、运输与配送、客户服务、跨境电商网站的运营能力等。

第四,计算机操作技能。

熟悉日常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Word, Excel的运用);熟悉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数据统计软件、网页设计软件、A liexpress、A m azon、G hgate、Ebay等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与管理。

第五,海外市场营销技能。

熟悉产品采购、SEO优化网络营销(SEM、SN S、外媒PR)市场调研、预测与分析;熟悉海外营销手段,熟悉当地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了解客户所在国文化、习俗、语言、法律等专业知识,对于不同国家、文化、消费对象、产品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第六,综合能力。

熟悉跨境物流知识,能够对头程、末端快递解决方案进行合理选择等;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灵活应变的处事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具备企业、财务、人力资源、客户管理能力,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所以跨境电商发展的外贸英语人才,不仅仅只懂得英语就可以,还要了解跟国际贸易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可以看出跨境电商发展的背景下,对外贸英语人才的需求趋向综合化。

三、当前跨境电商外贸英语人才培养缺陷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很难与出口企业用人需求同步。

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对外贸英语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匹配难度凸显。一方面,目前的外贸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方面,专业选修课开设范围窄,实践课时的形式和比例偏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跨境电商模式目前仍然是新兴的事物,在外贸英语的教学中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相关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这使学生无法获得全面的商务英语知识,缺乏进行商务英语活动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学校如不更新外贸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和其培养模式,与地方涉外企业用人需求同步的难度将会相当大。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合适的课程设置,才能让学生掌握针对性的知识,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在当下跨境电商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仍然在课程设置上以及各种教学资源发展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方式,缺乏创新和行业针对性。另外,不少地方院校课程改革中实施的课程模块设置虽然针对岗位业务知识做了方向性强化,开设了像《国际电子商务》和《外贸英语函电》等经济贸易类相关课程,但常常是在学生临近毕业之前才开设这些课程,影响了学生商务意识的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此时学生面临就业实习的压力,无法以正常的心态来学习,相关知识的掌握自然就不尽人意了。

3.传统的外贸教学方法与电子商务实践操作之间存在脱节。

现今,在高校外贸英语教学中,存在“重视理论内容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许多高校因为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外贸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活动,很少组织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践,就不能真正地了解相关国际贸易知识的实质。此外,外贸英语专业的实训操作大都以在实训室模拟外贸操作软件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然而,模拟外贸平台操作在使学生懂得了基本的外贸商务操作知识的同时,其离真实的外贸交易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鉴于此,学校开课前需清楚企业所需,要提供实战机会,把课堂上所授知识融于工作中,从而使外贸英语专业学生能真正满足跨境电商发展形式的需求。

4.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匮乏。

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完善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保障。然而目前学校中能够胜任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师资力量,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跨境电商外贸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各大高校的外贸类专业,大多数都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却没有商务实践经验,因此有跨境电商或者电商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而企业招聘来的具有跨境电商和商务活动实践经验的教师,虽然能够满足商务英语课程对丰富商务活动经验的要求,但是其教学能力不足,依然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因此,既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高素质的教学能力又有丰富的跨境电商商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制约跨境电子商贸专业发展与学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四、以跨境电商为背景下的外贸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1.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在跨境电商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出口企业发展需要,学校需改革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增加跨境电商前沿理论和实践课程,建立“外贸理论教学+外贸专业技能实训+企业实习+自主就业创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式。学校需要细化专业培养方向,结合电商模式植入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新趋势,重新制定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此外,在开展电商经营的外贸企业人才紧俏的机遇下,学校应该充分调研区域经济市场的外贸人才需求结构,并积极利用自身办学上的优势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及外贸人才结构现状匹配,对复合型外贸人才的职业技能素质也应当提出新的要求。如将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管理内容按照短周期循序渐进的规律与国贸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程进行交叉融合。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多地掌握国际物流、国际市场营销等专业技能,同时构建相应的实训体系以培养兼具备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支持的复合型外贸人才。

2.加强专业、高素质的外贸英语教师团队建设。

在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具备教授英语、外贸知识和电商知识的能力,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学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经验的前辈及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企业专业人才定期对本校的商务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提高教师的商务水平和电商知识,影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引导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去旁听校内的国际商务课程以及经济管理课程,从而提高自身的经济素养。

其次,积极引进企业中拥有实际外贸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讲解最新的电商发展理论,最有代表性的商务活动实践经验,行业的产品信息以及分析市场动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能够了解行业的变化与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当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提高校内教师的商务英语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效解决学校教师授课和学生岗位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培养出优秀、全面的师资队伍,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

3.拓展校企合作方式,加强实践锻炼。

《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指出,出口企业大量缺少的是真正具备综合能力从事业务的人才。因此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外贸英语教学改革,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拓展校企合作方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的、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

第一,学校可以在校内承接跨境电商企业业务,真正实现学校、企业、学生无缝对接。对于学生而言,可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跨境电商实战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外贸创业能力。

第二,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的跨境电商商务英语课程项目,学生深入到企业承接企业相关的业务,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升其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对创业指导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企业想要创新就需要很多创新型人才。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比赛。此外,学生也可以依托一些外贸网络零售实践平台如全球速卖通、Ebay、Amazon等为当地企业提供产品推广活动。另外还可自己寻找货源,尝试网上创业。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对产品优化、询盘交易、在线交易、直通车运行、客户维护等工作进行学习并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当学生的创新技能得到提高后,整体的教学效果就很好,学校的就业率也得到了提高。

五、结语

跨境电商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以后还会有更好的发展。学校应该抓住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培养外贸人才的电子商务能力,根据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现状,改革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寻求能够适应培养和造就复合型跨境电商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从职业能力提高角度出发提升个人的能力,从而使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鲁鸿雁 跨境电商环境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探析[J].教师,2015,(11)。

[2]王芳 “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3]徐艳艳 跨境电商加速发展背景下新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探析[J].对外经贸,2015,(8)。

[4]庄小兰 跨境电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J].管理观察,2015,(6)。

[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跨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究报告[EB/OL]。

论文作者:高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外贸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论文_高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