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吴艳

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吴艳

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农场学校 吴 艳

摘要:本文论述了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解决现代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热情等问题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

坚持教学民主,营造宽松氛围。

优化教学策略,激活学生思维。

讲究教学艺术,活用教学手段。

关键词语:怎样调动 学生 老师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以及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相关。语文课堂也应该充满灵气与活力。赞可夫说过:“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既自由自在又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做到:

1、坚持教学民主,营造宽松氛围

陶行知说:“创新能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在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长者,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挚友,使学生能够大胆怀疑,勇于猜测,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节外生枝或异想天开的问题,允许学生敢于给其他同学甚至教师的教学进行挑剔。

1.1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人师至关重要的是将学生的错误作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师对学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宽容学生的错误和失败。经验告诉我们:不摔跤,谁也学不会走路;不犯错误,谁都难以长大成人。教师都有难免出错,何况自制能力稍差的学生,不能有错就全面否定,一棍子打死。我们应该明白,成功总是要经历一个尝试和错误的自然过程后才能获得,失败往往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教师深入调查学生犯错误原因及反复出现错误的根源,对症下药。这样,就有可能使学生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

1.2 理解。教师要能够蹲下身子以儿童特有的眼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乃至所错。要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及其行为。首先要反省教师自身,改变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更新育人思想,铭记“教育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长期工程”。树立新的学生观、人才观、教育观,保护学生的权益,形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间应架起“友谊、理解、平等”的桥梁,把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终生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崇高事业。

1.3赏识。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是最生动的生命个体,需要教师真诚的赞美和赏识,教师的赞美和赏识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赏识学生需要教师有一颗博大的爱

心,能够视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投入更多的情感,坚持用自己的爱心感化“问题学生”。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教师要用不变的真心感染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陶行知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学生感受到了这种爱,就会抬头挺胸,扬帆奋进,他们的目标就不难实现。教师还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够把握课堂上稍瞬即逝的创新火花。教师应随时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发现特长,充分肯定并加以利用,激发起学生内在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使其成为奋发向上的驱动力和精神支柱。教师应多用优美的语言、由衷地赞美鼓励引导学生,让学生“我也能行”的星火借助教师的东风日益扩大起来,并将缺点,不足一点点烧掉,最终完善成一个优秀的人。

教师应时常给学生家长写封信,每封给家长的信里都装满“甜言蜜语”。你会感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产生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亲密感,这是一种奇妙的精神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会让学生对学校、家长充满信心和希望,对教师家长充满信任和理解。同时也会让家长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以鼓励。教师、家长共同联手,学生的转化工作会事半功倍,

1.4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在众人面前伤其自尊。实践证明:教师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而当一个人被尊重呵护时,这个人会感受到“学习有味,生活有劲”甚至会尽其人格的力量创造出人生的奇迹来,我国古代孙子也有“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的名句。鉴于此,施教者能不尽心养育自己博大的人文情怀吗?非此,人生不足以提升,教育更难得真谛。所以教师应以其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2、优化教学策略,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到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难度、学习伙伴,让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自己评价学习结果。教完《智子疑邻》一课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内容:布置课堂作业时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自己布置一些作业,这下课堂上可热闹啦,同学们的积极性异常地高。虽然他们最后交上来的“作品”还不太出色,甚至还很稚嫩,但同学们都是非常乐意去做的,也是非常用心去做的。

2.2 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共同的目标下,分工合作,他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形成启发,相互帮助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节时,各学习小组都分别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大家介绍,再比一比哪组讲得比较深入、透彻,详细和生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生动。

2.3探究学习。创新教育强调让学生“试一试”,鼓励开动脑筋,主动探究。为培养创新人才,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以往“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形成“探索——转化—创造”的学习机制。一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图书,到多媒体教室进入中国环境网,围绕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毁坏的程度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说如果毁坏地球我们将无处可去等问题进行探究。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环保意识。

2.4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一般思维不可能升华为创造思维的,任何科学创造、发明、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在现代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同样离不开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2.4.1 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表象是想象力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使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事物,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发展其想象力。例如,在对我国自然资源观察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动、植物资源及地形、地貌的鲜明而生动的表象,这正是学生形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丰富想象力的基础。

2.4.2引导学生建立联想的联系。联想是通过若干对象赋予一种巧妙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形象。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斯塔林茨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的“中转”而建立起联想的联系,这种联想联系对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例如,“木质”和“皮球”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但只要经过几步中介联想,就可建立联想联系: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又如“天空”和“茶”的联想:天空——土地,土地——水,水——喝,喝——茶。这种联想联系可以在广泛的基础上加以运用,并且随时可以运用,它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无限大的可能性。

再有,人们所使用的锯子是古代鲁班从锯状的野草联想到而发明的。1680年,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从剖开鱼腹,分析鱼鳔中得到启发,制造了一艘潜水艇。“蒸汽大王”瓦特从壶里的水烧开,水汽掀动壶盖得到启示,发明蒸汽机。这些发明都是科学家们通过相关事物联想到的。由于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他们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也同样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联想的联系,特别是在分析某些课文和写作训练时,更应注意引导建立联想的联系。

2.4.3进行假想性推测。此类方法类似于英语的“虚拟语态”,它是指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如果真的发生会怎么样,通过此法训练,学生就可以进行无限丰富的联想,从而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进行这种思维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假如世界上没有老鼠”,然后让学生尽量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假象是真的,那么现在的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当然这里需要有逻辑推理来制约。可能的回答有下面这些:可以减少粮食损失;猫会饿死;没有“鼠疫”这词;动物界少了一种哺乳动物等等。

2.4.4进行幻想训练。幻想并不是胡乱猜想,而是具有内在的必然性,是思维统摄下人类理性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因此,幻想大多能预示着可能的逻辑后果,并且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证实。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著名作家凡尔纳,有着非凡的想象力,并且电视机、导弹、坦克尚未发明之前,在他的作品中早已“发明”,任何科学创新都离不开大胆幻想。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科学的第一项巨大成就,就是以大胆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幻想是创新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史上的许多事物的过去和今天都表明“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爱因斯坦曾讲过一段精辟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大胆想象,设计目标来刺激学生的幻想。例如,我们在讲《真正的英雄》这一课时,可设计如下一些题目:1、假如世界上没有宇航员,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2、假如外星球的生物来到地

球,人类会面临什么?3、假如有一天地球被严重破坏了,人类将移居哪个星球是最合适的?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进行想象力训练,应采取灵活恰当的方式,遵循科学思维的一般方式。使学生通过想象能够发现看来无关的事物间的联系,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想到更多更远的东西,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讲究教学艺术,活用教学手段

吕淑湘先生曾经指出:“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还要讲究营造教学气氛的艺术。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师还要不断恰当地运用表扬、激励手段,使学生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永远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激情。要使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生命活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游戏、活动、表演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目前,尤其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彻底改变“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利用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VCD、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

结束语:我们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利用以上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渴望知识,主动学习,激起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不管是与人与己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有了这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的国家才会继续繁荣、昌盛,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论文作者:吴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吴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