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与煤炭、天然气并称为我国三大化石能源,在我国工业领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汽车发动所需要的燃料(如汽油、柴油),还是化工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化学品(如乙烯),这些产品都来自于石油开采。石油开采规模浩大、危险性高,油田工程的建设安全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油田工程中涉及到的开采环境、开采设备、开采工艺和开采操作四个方面介绍一些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
关键词:石油开采;安全管理;开采环境;设备;工艺
一、开采环境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石油开采前,需要对油田进行勘探调查,只有在探明油田开采环境的特点及油气存储量后,才能设计相应的开采工艺、安装开采设备、进行开采作业。以陆地石油开采过程为例,需要铺设开采管线、建造井场,这对开采区的地质结构以及岩矿的分布特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在充分了解上述要点以后才能开工建造。海上石油开采相对于陆上开采稍显复杂,这是由海陆开采环境不同造成的。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上的开采环境要比陆上更加不稳定,在采油平台和工程造价上也高得多。科学合理测评开采环境是保证后续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否则在测井、钻井、油气输送过程中易引发坍塌、井喷、油气泄漏等重大事故。笔者认为,油田的勘探和测评工作可以同步进行,并要求生成相应的测评报告,只有确保油田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可开采标准后,才允许动工,这一点应该由明确的法律条文做出规定,对一切违规操作务必严惩。除此之外,开采环境安全还应该包括对开采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确保开采作业不破坏开采区的生态平衡,不干扰到开采区物种的习性,对水体、土壤、大气不能造成污染。实现绿色采油、可持续发展。
二、设备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石油开采大致经过以下过程:石油勘探→石油钻井→石油测井→井下作业→采油生产→油气集输等过程。所涉及到的设备种类繁多,主要有破碎装置、切磨装置、分析检测装置、各种泵、高温高压釜等。对于石油采集设备的安全管理,从购买到安装再到运行、维修,每一个环节采油厂都务必高度重视。购进的采油设备须有详细的设备参数规格以及操作说明。设备在开采区安装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测试。操作人员在正式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考核达标后才能正式进入开采基地作业。设备还要定期维修维护,及时地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一方面保证了整个工程顺利连续地进行,另一方面使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三、工艺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石油工业开采技术主要有自喷法、气举法、深井泵法。自喷法是利用井底油层自身的压力使之喷到地面上。气举法是指通过向井底油层输入高压气体,使高压气体把油层位置逐步抬升,直至抬升至地面。深井泵法是通过泵将深井油层压送到地面上。在决定采取某一种开采方法前,应当先进行充分的论证、模拟,再进行预采油试验,最后才能投入生产,以确保工艺的可行性,并及时发现未被考虑到的问题。在开采过程中,要及时准确提取相关参数,来判断开采作业运行状况是否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采用深井泵法开采石油时,要会分析以下抽油机井资料:电流资料、产量资料、含水资料、动液面资料、示功图资料、静液面资料、环空资料、油压资料、套压资料等。根据上述资料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工艺的执行情况。操作人员还要能够根据设备资料的变化找出问题发生区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操作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开采作业中的操作安全问题直接关乎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艺的顺利实施。为保证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做到零失误,并且对于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应对,需要对每一位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操作安全意识教育
(2)专业知识培训
(3)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安全意识教育重点告诉作业人员油田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包括工作服穿戴标准、作业行为准则、禁带违禁品、注意防火防爆等)。专业知识培训要求作业人员熟悉相关操作,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零失误。事故应急处理办法则由企业的安全教育部门和应急救助中心及应急指挥中心联合起来,向全体作业人员讲解作业中容易遇到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岗前培训关乎全体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一定要足够严格足够认真。培训结束后要实施考核,合格的员工持证上岗。对于考核不能达标的员工要继续培训,直至其考核合格以后,才能取得正式上岗的资格。经过岗前培训要形成“石油生产,安全至上”的企业文化,在全体员工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如果大家都能够自觉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就从源头上解决了油田开采中的安全问题,就有可能杜绝一切隐患的发生。
石油开采因其行业的独特性,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工产品,因此其危险系数较其他行业更高,存在的隐患和风险也更大。这就更加要求全体石油开采从业人员增强安全意识、风险意识,认真学习企业安全教育,掌握有效的自救救他方法,来应对实际生产中的突发事故。保障油田工程建设安全,横向上从开采环境、开采工艺到开采设备再到一线生产操作的安全管理;纵向上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和安全监管力度,从厂区到车间、班组,全面提升油田安全监管工作质量、落实油田安全监管梯级责任制。时间维度上,要定期排查隐患、定期向上级汇报,确保监管的周期性。做到以上几点,才能逐渐把油田开采过程中的隐患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与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更好地实现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论述[J].张宁.化工管理.2018(17)
[2]油田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策略与实践研究[J].冯振桃.化工管理.2015(09)
[3]油田工程的安全管理要点与实践[J].许俊奇.化工管理.2018(16)
[4]油田工程项目施工节能管理分析研究[J].李新蕊,陈安德,周元甲.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论文作者:刘艳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作业论文; 油田论文; 石油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资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