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等教育论文,中国论文,贫困县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政府已确定至本世纪末在我国9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初等教育和在其余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3~4年初等教育的目标。近几年来, 我国各地(包括贫困地区)在初等教育普及方面业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普及受到落后的经济、恶劣的自然条件、闭塞的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有明显的差距。这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教育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教育资源的投入效率在很大程度也影响到普及水平。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普及水平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所造成的,但在贫困县内部,有可能是虽然教育投入相对较好,但由于教育效率过低所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贫困县教育投入不足与低效率并存作用所造成的。因此,教育效率的高低也是影响到贫困县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联合国儿基会合作1996~2000年促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项目1996年度102 个贫困项目县有关反映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建立了贫困县初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模型,对贫困县初等教育的效率作出了定量的估计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贫困县初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作出初步判断。
二、研究方法
1.样本的采集和背景
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制定了1996—2000年促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项目,旨在加强中国贫困教育落后县的初等教育发展,推动这些贫困县能在2000年之前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1996年是项目的启动年,在我国西部11个省区102个贫困县全面展开项目活动。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该项目的数据采集系统所提供的一套反映项目县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县级统计报表数据。数据的年度为1996年,以西部11个省区的102个项目县作为分析样本。
样本县绝大多数属“老、少、边、穷”地区,财政上入不敷出,贫困程度较深,农民收入偏低,发展初等教育的外部环境相当不利,贫困成为发展教育的最大障碍。102个分析样本县中,有86 个县属国家“八七”重点扶贫县,贫困面较广。从样本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布来看,有51个县199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年绝对贫困线530元, 占样本县总数的一半;其中有12个县低于400元,属特贫县;还有34 个县人均收入在530元至800元之间,刚越过贫困线,尚未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 102个样本县中有69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其中有23个少数民族聚居县的人均收入低于绝对贫困线,12个特贫县中少数民族聚居县占10个,可见,分析样本县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的特贫问题尤为突出。
102个样本县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利, 大多数县的地貌以山区或干旱沙化为基本特征,地处我国西部4个贫困连片地区,即黄土高原地区、 西南喀斯特山区、青藏高原地区和蒙新干旱地区,样本县中分别有74个山区县,14个边境县和25个牧区半牧区县。地理条件的不利影响了经济的发展,1995年,102 个样本县财政自给度(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平均为53.8%,总体上财政自给能力偏低,且县际之间财政状况极不均衡,有54个县的财政自给比例不足50%,占样本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有29个县的自给比例不足30%。这些贫困县的财力严重不足,只能靠国家财政补助以维持最低财政支出水准,财政上的困难使当地政府难以提供足够的办学条件。统计结果表明,样本县多以贫困、财政紧张和自然条件恶劣为基本的县貌特征,是名符其实的贫困县,因此,本文以下以“贫困县”作为分析样本县的代称。
2.研究思路与指标选取
贫困县初等教育发展是一个教育的系统工程,我们将这一系统及其活动分为四个系统要素:教育投入、教育过程、教育产出、教育外部环境。四个要素关系为:由贫困县教育投入包括办学条件、经费、师资等,通过教育内部过程,直至教育输出结果包括普及率与质量等,整个过程均在贫困县这一特定环境下作用。教育效率是指教育资源消耗与教育直接产出成果的比较,简言之,为教育直接产出与教育投入之比。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效率=教育成果(产出)/教育资源消耗(投入),教育过程要投入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表现为一定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产出一定质量和数量的教育成果。本文根据上述系统流程框架,设计了贫困县教育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指标体系,并据此对贫困县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整体格局作出估计,在此基础上,进而运用模糊评判法对贫困县初等教育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得出贫困县初等教育效率系数,并结合贫困县教育的外部环境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分析,对贫困县的教育投入效率作出评析。以下为贫困县初等教育效率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外部环境、教育投入、教育产出3个指标集共17 个指标。
3.效率值的计算方法
贫困县的教育效率值计算步骤如下:
(1)将每一个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中的13 个指标进行标准化,按指标值划分区间,分别给予0.2分、0.4分、0.6分、0.8分获1.0分,求得全部指标标准分(参阅本文最后的附表1)。
(2)各子系统得分为系统内指标标准分的算术平均数, 教育投入和产出两个子系统内指标标准分的算术平均数分别为该贫困县初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标准值。
(3 )应用教育效率值公式:教育效率值=教育产出标准值/教育投入标准值,得到每个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效率值。
贫困县的教育效率值越大,表示该县初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率越高。我们例举一个县的初等教育效率值计算方法,该县的初等教育效率分析指标和指标标准值如附表2所示。第一步, 通过指标划分标准(附表1),计算指标标准得分;第二步, 求得各子系统内指标标准分的算术平均数,得到该县的教育投入标准值=[(0.4+1.0+0.6)/3+(0.4+0.6+1.0)/3+0.8]/3=0.711;教育产出标准值=[(0.8+0.6+0.8)/3+(0.8+0.8+0.8)/3]/2=0.767;第三步,应用教育效率值公式,得到该县教育效率值=教育产出标准值/教育投入标准值=0.767/0.711=1.078(参阅附表2)。
三、贫困县初等教育的效率分析
1.贫困县教育效率的归因分析
贫困县教育效率的高低并不单纯由教育产出成果所决定,它需要同时考虑教育投入的大小。效率值高可能是由于高投入——更高产出或低投入——高产出所引起的,反之,效率值低也可能是由高投入——低产出或低投入——更低产出。因此,各县之间的教育效率高低比较只是相对的、横向的比较结果。我们对贫困县效率值顺次排序,取效率值最高(效率系数>1.05)的34个县确认为教育效率高的县,取效率值最低(效率系数<0.80)的34个县确认为教育效率低的县,效率值处于中间的(效率系数在0.80至1.05之间)的34个县确认为教育效率一般的县。
贫困县县际之间的初等教育效率差异很大,决定贫困县教育效率的因素也有很多,据方差统计结果表明,贫困县的人均收入、地形地貌、民族情况均对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效率产生显著性影响,由此可见,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效率影响因素除了教育本身管理与运作体制以外,贫困程度、人文背景及外部环境等均会对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表1 102个县效率值分类的分布情况
样本少 数非少数山区 丘陵
数 民族县民族县 县 平原县
高效率的县 34
2014
11
34
(效率值>1.05)
中等效率的县34
1915
295
(效率值0.80~1.05)
低效率的县 34
30 4
340
(效率值<0.80)
收入低于
收入低于
530元的贫困县 400元的特贫县
高效率的县
6 0
(效率值>1.05)
中等效率的县20 1
(效率值0.80~1.05)
低效率的县
(效率值<0.80)
2511
按教育效率高低分类的102个贫困县基本情况分布如表1所示。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51个县中,有近一半的县教育效率偏低;69个少数民族县中有30个县教育效率偏低;34个教育效率最低的贫困县均属山区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02个贫困县中, 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有32个,其中有21个县的初等教育效率处于最低水平,在10个少数民族山区特贫县中,有9个效率系数偏低。看来, 初等教育效率偏低现象在贫困程度较深,地处偏远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较为普遍,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初等教育普及的难点地区,这就加剧了这些地区初等教育的的普及难度。当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在教育投入方面有一些特殊政策,相对生均成本较高,这是造成效率较低的一个客观原因。
2.贫困县教育效率对初等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
贫困县发展小学教育,普及程度是最为关键的教育产出成果,教育的投入多少和教育效率的高低均会影响贫困县初等教育的普及水平。换句话说,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普及程度低,原因可能是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或教育效率过低所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贫困县教育投入不足与低效率并存作用所造成。我们依据1996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男女童入学差距对102个贫困县的普及程度作了分类, 同时针对各类贫困县的教育效率、教育投入以及教育环境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普及程度的贫困县教育投入、效率、环境情况
样低效率值
本 效率
(效率系数<0.80)
数 均值
的县数
普及程度高(入学率超过99%)
10 1.20 0
普及程度较高(入学率超过95%,
男女入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23 1.08 0
普及程度一般(入学率超过95%,
男女入学率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
或入学率在90%~95%之间,男女 26 0.89 9
入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普及程度较低(入学率超过90%,
男女入学率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或
入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 21 0.89 7
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普及程度低(入学率低于80%或入
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学率
22 0.6518
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
教育投入 人均纯收入
标准值的 均值
均值(元)
普及程度高(入学率超过99%) 7.03706
普及程度较高(入学率超过95%,
男女入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6.76756
普及程度一般(入学率超过95%,
男女入学率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
或入学率在90%~95%之间,男女
6.73556
入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普及程度较低(入学率超过90%,
男女入学率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或 6.26485
入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
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普及程度低(入学率低于80%或入
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学率 6.25 527
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
民族县占 山区县占
样本县比例 样本县比例
(%) (%)
普及程度高(入学率超过99%) 60.0 30.0
普及程度较高(入学率超过95%,
男女入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78.3 47.8
普及程度一般(入学率超过95%,
男女入学率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
或入学率在90%~95%之间,男女
53.8 80.8
入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普及程度较低(入学率超过90%,
男女入学率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或
入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
57.1 81.0
学率差距小于3个百分点)
普及程度低(入学率低于80%或入
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学率 864100.0
差距大于3个百分点)
表3不同普及程度的贫困县教育效率值分布情况
样本数
效率值效率值在效率值在
高于1.20 1.05—1.20之间 0.8—1.05之间
普及程度高10 62
2
普及程度较高 23 86
9
普及程度一般 26 25 10
普及程度较低 21 12 11
普及程度低22 11
2
效率值在
效率值
0.6—0.8之间低于0.6
普及程度高
0 0
普及程度较高 0 0
普及程度一般 7 2
普及程度较低 6 1
普及程度低
810
统计结果表明,上述5 类不同普及程度的贫困县的教育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说,各类贫困县随着效率值的增大,普及程度也随之相应地有所提高。普及程度相对最高的10个县,教育效率与教育投入均相对比较高,属相对的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状态;普及程度较高和普及程度一般的两类县在教育投入方面相差无几,主要是在教育效率方面的差距造成普及程度上的差异,普及程度一般的那一类县中有9 个县处于低效率状态;普及程度一般和普及程度较低的两类县的教育效率水平持平,在教育投入上有所差距;普及程度较低和普及程度低的两类县比较,在教育投入上基本持平,普及程度之间的差距主要由于教育效率的不同而引起,普及程度低的那一类中低效率的县所占比例高达81.8%,是各类中比例最高的。由此可见,在教育投入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贫困县初等教育普及程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教育效率造成的,因此,增大教育投入是一个重要方面,但如何提高其教育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杜绝无谓的低效率浪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附表1教育投入和产出指标标准分的划分范围
指标10.8 0.6
小学危房比例 <1%
1%~2%
2%~5%
小学学生课桌凳配齐率100%90%~100%85%~90%
小学教室配齐率 100%95%~100%90%~95%
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 >35%30%~35% 25%~30%
小学教育拨款占教育拨款比例 >80%70%~80% 60%~70%
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20元10~20元 5~10元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90%85%~90% 80%~85%
适龄儿童入学率 >99%95%~99% 90%~95%
适龄女童入学率 >99%95%~99% 90%~95%
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0%80%~90% 70%~80%
小学辍学率
<1% 1%~3%
3%~5%
小学五年保留率 >90%75%~90% 60%~75%
小学学生全科考试合格率 >90%75%~90% 60%~75%
指标
0.40.2
小学危房比例 5%~10%>10%
小学学生课桌凳配齐率 80%~85%<80%
小学教室配齐率
80%~90%<80%
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
20%~25%<20%
小学教育拨款占教育拨款比例
50%~60%<50%
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1~5元<1元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60%~80%<60%
适龄儿童入学率
80%~90%<80%
适龄女童入学率
80%~90%<80%
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 60%~70%<60%
小学辍学率5%~10%>10%
小学五年保留率
50%~60%<50%
小学学生全科考试合格率
50%~60%<50%
附表2某县指标和指标标准值
指标
指标值(%)
指标标准值
小学危房比例 9.16 0.4
小学学生课桌凳配齐率 100.0 1.0
小学教室配齐率
94.24 0.6
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
20.35 0.4
小学教育拨款占教育拨款比例
62.54 0.6
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 26.13(元) 1.0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87.44 0.8
适龄儿童入学率
96.37 0.8
适龄女童入学率
94.82 0.6
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 81.20 0.8
小学辍学率1.99 0.8
小学五年保留率
78.10 0.8
小学学生全科考试合格率
76.25 0.8